電影未上,卻引來罵名,陳凱歌新作《志願軍,雄兵出擊》惹爭議!

陳凱歌,這位備受敬重的導演,他曾經創作過一些備受稱讚和懷念的佳作,如《霸王別姬》等。

他的最新力作《志願軍:雄兵出擊》儘管備受關注,但一張宣傳海報卻在眾人之間引起了廣泛爭議,甚至遭到了大量負面評價。

雄兵出擊》作為一部以中國軍人英勇事迹為主題的電影,不僅集結了吳京章子怡黃曉明等眾多頂級明星,還加入了近期風頭正勁的王傳君張頌文

海報上,一個小女孩身着女性服裝,臉上塗著誇張的小丑妝容,面帶微笑,造型十分搶眼。而海報上方醒目地寫着《志願軍:雄兵出擊》,似乎與電影的主題格格不入。

這種不協調的設計立刻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激烈討論和不滿情緒,一些人甚至懷疑這是否與電影的主題相符,是否屬於一種故意引起爭議的行為。

更有網友發現,這張海報竟然是在8月15日發佈的。這個日期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無疑是難以忘懷的。8月15日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日,在這一天發佈了一張女孩身穿白裙,正中央卻有一個巨大的紅點的海報。你有沒有覺得這有些相似之處?

原來,這個小女孩名叫李曉,在電影故事中被外國人收養,在年幼時被迫扮成小丑以娛樂人們。

這一海報設計的目的是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警醒,引發大家對舊社會戰亂時期中國兒童受到列強侮辱的反思。

儘管官方解釋了設計意圖,但仍有觀眾對這種表達方式表示不滿,他們認為電影海報作為電影的第一印象,應該更準確地傳達電影的主題和情感。

選擇在這個時間發佈這樣一張海報,且當時沒有解釋,直到輿論達到頂峰才解釋,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一種策略,是為了宣傳而故意做出的行為。

「海報的造型讓人感覺小女孩處於一種幸福快樂的狀態,沒有片方解釋的那種歷經苦難的感覺。」

「志願軍題材必須帶有陽光一面,給人以光明即將到來的感覺,緬懷革命先烈所付出的精神。而不是製造出一種奇怪的氛圍。」

抗美援朝中有巨大的犧牲和傷亡,多少英雄埋骨他鄉,才有了這些年的和平環境。我們不允許有任何污衊和誹謗。」

「用心應該用在創意上,同時也需要主創人員的誠意。問問陳導和他的團隊,你們拍《志願軍》是為了緬懷和尊敬志願軍先烈,還是為了利用歷史的熱度?」

「如果我是導演,我會充分展現抗美援朝中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獻身精神。我不在乎演員的外貌,我只關注他們的精神面貌。我希望呈現那種捨我其誰、一往無前的高昂鬥志。」

「我會真實描繪戰爭的殘酷,展現朝鮮人民急切需要我們幫助的心情。我會展示那些解放了的中國青年軍人,為了保衛他們來之不易的家園,毫不猶豫地迎戰的心情。

他們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地跨過鴨綠江,保衛朝鮮、保衛和平、保衛家園、保衛新中國。我們不需要炒作、不需要誇張的表演和化妝。」

「希望導演們在拍攝抗美援朝題材時,從內心深處進行洗禮。先感動自己,然後再展現給大家。不要消費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從而耗盡了志願軍勇士們的愛國精神。」

這一事件引發了對電影與文化關係的深入思考。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表達形式,在宣傳中應如何引起觀眾的關注,並準確傳遞作品的主題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