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孝庄臨終前敲打康熙的那5句話,字字薄情,句句成全

文/傾舞霏陽

在電視劇《天下長河》中,奚美娟飾演的孝庄,雖然筆墨不多,可她的智慧和遠見,卻讓人無比佩服。

尤其是她臨終前,刻意敲打康熙的這5句話,字字薄情,卻句句都是成全。

後來康熙能創下如此盛世,孝庄的這幾句話,居功至偉!

太子是廢是立

康熙對太子是寄予厚望的,從小就在身邊帶着,悉心教導,可他低估了索額圖的影響力和太子悄然的抵觸和叛逆。

從小到大,太子就在暗地裡被索額圖教唆,非但買了治理黃河空出來的大批良田,甚至去揚州大批買賣年輕女子,甚至服用床笫之間的禁藥。

貴為太子,卻如此荒唐,康熙知道真相後,內心只有無盡的絕望。

那時的孝庄,替康熙做了決定,輕饒了太子,可她深深的知道,如此作為的太子,不堪大用!

是以,臨終前,孝庄囑咐康熙:

太子能立則立,不能立就重新選優,這是頭等大事!

明明是至親之人,可太子的命運卻在孝庄的一言之間被定了性:能就行,不能就廢。

太子人選一定得是最優的,這樣才能守住康熙打下來的基業。

孝庄的對至親的涼薄,卻是對康熙最周到的成全

她深知康熙在太子身上花費的心思,更明白,若有朝一日,太子讓康熙徹底失望時,康熙的痛苦和糾結。

所以,孝庄把醜話說在了前頭,惡人她做,她給康熙吃了顆定心丸:如果覺得太子不行,廢了就是,她支持他!

這樣的叮囑,在不遠的將來,於無形之間,淡化了康熙的內疚。

要想成就霸業,必須有所犧牲,不堪大用的太子,也不外如是!

勝者為王,流血犧牲在所難免

在孝庄眼中,康熙還缺乏些帝王的殺伐果斷,他的情感,讓他多了仁慈和軟肋。

康熙要想做狼王,就勢必會有流血,會有犧牲,勝者為王,只有贏到最後,才能庇護『狼群』!

要得必先舍,想贏就得硬着頭皮上。欲戴皇冠,必受其重!哪怕尊貴如帝王,也有不能隨心無可奈何的事情。

所以,孝庄駕崩後,康熙把自己關在屋子裡2個月不理朝政。

等他收拾好出關後,先拿靳輔陳潢開刀,率先拿掉了軟肋,讓朝臣知道,他不再偏愛陳潢。

緊跟着把火燒到了明珠高士奇的頭上,罷了他的官,抄了他的家。殺雞儆猴般的讓索額圖非常忌憚。

康熙的一言一行都在向眾臣子釋放1個信號:他不再是那個可以被肆意糊弄、質疑的好脾氣的皇帝,自此之後,他是帝王,一言九鼎,說一不二。

孝庄告訴他要接受犧牲,要做千古一帝,必須『心狠手辣』,沒有軟肋,沒有私情,不會偏愛,用帝王之術御人,才能笑到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

孝庄幾句話,決定了部分臣子的宿命,她把康熙往帝王的路上推近了9分,而康熙也不負她望,終成了1個孤家寡人。

孝庄對康熙的影響力,根深蒂固,她漠視犧牲和流血的涼薄,是在磨礪康熙的帝王心性。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人都是自己成才的,難逃本性,這個話你也要記住!

孝庄特意強調了這句話,細細思量,她說的是靳輔和陳潢,說的是天下英才,說的也是康熙本人。

黃河泛濫,康熙重用靳輔和陳潢治河,前者深知後者在治河上的能耐,一味偏愛,替2人抗下了不少非議;而後者感恩康熙的知遇之恩,赴湯蹈火,把治河當做了畢生的事業,矢志不渝。

然而,孝庄駕崩後,康熙出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拿靳輔和陳潢開刀。

他決心很足:芝蘭當道,也必除之。

只因為康熙要成全自己的帝王權威,必須掃清靳輔和陳潢這2個障礙。

2人有才,但本性難移,3次抗旨不遵,根本沒把他的皇威放在眼裡。如果康熙放任2人的挑釁,只因2人都有才,反而繼續縱容偏袒,無疑是在拿自己的權威開玩笑。

康熙惜才,但孝庄告訴他,天下之大,人才之多,不必憂慮沒有人才,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才自然會讓自己成才。

是以,康熙在孝庄駕崩之後,拿下了明珠,高士奇,靳輔和陳潢等一眾人才、

他的翻臉無情,是完全參透了孝庄涼薄背後成全他的一番深意啊!

不殺大臣要換大臣

康熙8歲登基,能倚重的唯有滿族的老臣,哪怕後來他親近漢臣,都暫時無法動搖滿族臣子的在朝根基。

所以,索額圖和明珠可以肆意拿捏他,戶部尚書伊桑阿可以公然反駁他,他都得忍着,不能發作!

在電視劇《天下長河》中,康熙唯一治罪的王光裕也是個漢臣,孝庄說他念舊情,實則不然,羽翼未豐之際,他只是不能隨心發作,只能隱忍。

而針對索額圖和明珠這樣的重臣,康熙一貫用的是制衡之術。直到孝庄臨終前,給他指了第3條出路:

不殺大臣,卻可以換大臣。

索額圖也好,明珠也罷,康熙和他們同根同源,如果以帝王身份,論生殺,未免讓人寒心!

但如果揪着對方的錯處,卻可以一舉三得:

1、摘了他的帽子,換沒有根基的新臣子上去;

2、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抄家可以充入國庫,為國民做最後一份貢獻;

3、用正義為皮,維護表面上的仁義和諧。

當然,這種方式,普遍適用!

唯一的贏家當屬康熙:拿下一批不聽話的,捧上一批忠心聽話的,他的朝堂,勢必安穩!

孝庄簡單地幾句話,把康熙用人的煩惱徹底解決了,鐵打的康熙流水的朝臣,忠於他才有富貴前途。

朝臣經過幾輪更迭,到那時,才是康熙一人的朝堂!

遵循自己心意去活

基於擔心和放不下,孝庄慎重的交代了康熙這幾句話,可最終,她無比欣慰的留下了最後一句話:

從今往後,按你的心意,活着!

她看似涼薄的交代了一切,可最終卻放心的把選擇權交給了康熙。

她深信,康熙可以做的很好!

萬事不能一蹴而就,康熙先得接受她的離開,再得接受她敲打他的這幾句話,薄情背後全是對康熙帝王之路的成全。

細細回看了幾遍這個片段,每每都唏噓不已:若沒有孝庄輔佐,康熙的成就或許會減分不少。

一代賢后,當之無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