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劉詩詩說一念關山是群像戲」登上熱搜。
然而與演員這番表達不同,不少網友在評論時仍強調,劉詩詩是該劇的「一番」。
所謂「番位」,是演員出現在宣傳物料和電影中的排位次序,而「一番」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演員。絕大多數影視劇主角都在兩人以上,因此出現了粉絲、經紀公司「爭番」現象,嚴重的甚至變成了爭吵激烈的「撕番」,「明確番位」甚至成了寫進合同明確的事項。
「普通觀眾根本不在乎誰是『一番』,我們只希望看到高品質的作品。」記者走訪發現,絕大多數觀眾表達了對「爭番」的反感。
據一些知情人士介紹,這一話題能登上熱搜,與此前《一念關山》發生的「爭番」事件不無關係。《一念關山》由演員劉詩詩與劉宇寧主演,該劇是憑《仙劍奇俠傳三》《步步驚心》等古裝劇成名的劉詩詩時隔多年再次出演古裝劇。相比劉詩詩已有多部作品傍身,在網上唱歌引起關注的劉宇寧近年來才在《長歌行》《說英雄誰是英雄》等影視作品中出演角色。
演員本人表示該劇是「群像劇」但不少粉絲仍然強調其是「一番」
今年9月,劉詩詩數個粉絲站宣布暫停「營業」,因為《一念關山》劇方「模糊番位」:微博「官宣」時兩位主演的名字在同一排;官方海報上女主角雖處在中心,但體積沒有周圍人大;官方微博在評論時竟稱男主角是「我們永遠的頭兒」。
一番操作之後,片方竟然真的改了:宣傳信息中劉詩詩排在第一,獨佔一列;官方微博轉發劉詩詩的單人海報並附言「跟着領頭的如意老大」。儘管此次劉詩詩本人再度表示該劇是「群像劇」「每個角色都有閃光點」,但仍有不少網友執着於「爭番」,強調其「一番」身份。
這並不是近期唯一發生「爭番」事件的影視劇,一些影視劇的「番位之爭」更讓普通觀眾看得瞠目結舌。
不久之前,演員楊冪與龔俊聯袂出演的《狐妖小紅娘》發佈相關信息,楊冪的名字排在龔俊之前;但隨後出現一條熱搜「龔俊楊冪宿命感」將龔俊擺在前面,立即有粉絲質疑該條熱搜討論度不高卻登上了熱搜榜第六位,「明顯是人為操作」,甚至有人曬出截圖顯示,該話題主持人承認熱搜是男方買的。
背景板顏色面積也要爭?
不僅爭排名,任何角色出現的地方都是「必爭之地」。愛奇藝一張招商現場照片上,以該片海報作為背景,兩位演員分別以紅、藍色為背景,各佔一方。
這碗水算端平了?
立即有人指稱女方紅色部分佔據圖片面積更大,明顯是「一番」,但又有人將其中相互交融的顏色進行區分,認為所佔面積一樣大,兩人是「平番」;後來竟有粉絲用軟件分析圖片色溫,以數據方式探究誰是「一番」。
動用圖片分析軟件算「高端操作」?
幾張該劇開機前的儀式照片再度讓粉絲「破防」,一方粉絲甚至稱之為「職場霸凌」:只因為圖中楊冪將香插在了香爐正中,而龔俊將香插在了邊角。
這兩張圖竟看出了「職場霸凌」?
為了平息番位之爭,許多製片方想出了花樣百出的辦法。
電視劇《風起洛陽》採取了雙男主角和單女主角搭配的方式,在片尾字幕上,演員黃軒、王一博和宋茜三人姓名排在同一行,頭銜分別是「領銜男主演」「領銜女主演」。儘管從排名來說,王一博被夾在其他兩人中間,但一些粉絲對此頗為滿意——這個位置是粉絲們最看重的「中心位」。
《風起洛陽》三人並列式
記者發現,不少電視劇中兩個主角名字如果同時出現,放在左邊位置的姓名會比右邊位置略低一些,還有些電視劇中同時出現主角名字時,會以不同方向淡入淡出的方式來「平衡」。電視劇《你是我的榮耀》雲集了潘粵明、楊洋、迪麗熱巴等人氣演員,片尾字幕竟然創新「尊老愛幼」式的排名,強調「排名不分先後,按年齡排序」,於是潘粵明被擺在第一位,有網友稱「這大概是偶像們最不想排第一的演員表。」
《你是我的榮耀》「尊老愛幼」式排名
類似的手法還有不少,由許凱、古力娜扎出演的電視劇《雪鷹領主》在發佈時,按劇中角色名拼音首字母排序,綜藝節目《戀戀劇中人》按參與人員生日排序,紀錄片《奇妙之城》記錄了六位藝人在不同城市的經歷,竟然創造了按城市地理經度排序的方式。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對「番位」的看重不僅是粉絲自娛自樂,許多經紀公司也和粉絲一起「爭番」,甚至在簽訂合約時要白紙黑字明確「番位」。
2019年9月,由演員彭昱暢、王大陸、魏大勛等人出演的電影《小小的願望》首映禮當天,彭昱暢工作室發佈聲明,稱片方簽訂合同後「模糊演員排序」,損害了彭昱暢作為領銜主演的署名權,要與片方解除合同進行維權。
原來,此前各類宣傳中名字一直排在第一位的彭昱暢,電影中排到了王大陸之後。次日,王大陸工作室也發佈聲明,表示王大陸是受邀出演電影男一號,網傳「壓番其他藝人」等不實。與此同時,《小小的願望》製片方則發佈道歉,稱兩人同為領銜主演,簽署的合約均為「男一」。
經紀公司為啥對這類看似粉絲之間的「鬧劇」如此上心?據業內人士透露,「番位」意味着藝人的地位,與後續片酬報價、商務活動收費等息息相關,「爭取『一番』,就是鞏固藝人的商業價值。」
然而在絕大多數普通觀眾看來,他們只希望欣賞「品質上乘的作品」,誰是一番誰是二番並不重要。有觀眾以豆瓣評分8.3的現象級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為例,「從海報到演員表,陸毅飾演的侯亮平都是當之無愧的『一番』,但吳剛飾演的李達康、許亞軍飾演的祁同偉,哪一個不比主角更出圈?甚至侯勇飾演的趙德漢,戲份不多,但冰箱藏錢的表演被廣為討論,這難道不比搶一個所謂的『番位』更重要嗎?」
《人民的名義》誰是「一番」?
還有觀眾記得另一部現象級電視劇《偽裝者》:「明家姐弟,誰是『一番』?有人在意嗎?我們只記得這部劇很精彩。」還有人以該劇的女性角色為例:「宋軼出演的於曼麗和王鷗飾演的王曼春,兩人其實算反派,誰還記得女主角其實是程錦雲?」
「發現沒有,發生『爭番』風波的影視劇品質都不怎麼樣?影視劇是集體創作的過程。」從事影視製片工作的吳先生認為,年輕演員與其「爭番」,不如扎紮實實從每一個角色打磨演技,「有作品傍身,商業價值也會水漲船高。相反如果常常是爛片的『一番』,哪個品牌願意用?」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來源:作者: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