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來自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和同心青年委員會的40多名青年義工深入肇慶市懷集縣懷城鎮的文星兒童福利中心,組織了一次名為「大手牽小手,同心向前走」的探訪活動。
28日,肇慶市婦聯主席張麗文、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項目部部長邱玉、宣傳部副部長王一琴、兒童部科長鄧超瑩,肇慶市婦聯副主席龐志堅、兒童部副部長陳顯金,懷集縣副縣長陳衛紅、婦聯主席羅海珍,香江集團副總裁、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同心青年委員會主席劉根森以及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劉楸妍出席了本次活動。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義工們和文星兒童福利中心的78位孩子組合成8個小家庭,大家一起學習、生活、勞動、遊戲,進行了一次心靈互換體驗的旅程。

圖1:肇慶市婦聯主席張麗文向劉根森贈送禮物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是由香江集團創建的中國第一家非公募基金會,同心青年委員會則由一批有活力和勇於擔當的企業家二代(「創二代」)青年才俊組成的全國性社團組織。這次由兩家共同發起,香江集團大型活動執行團隊策劃執行的特殊心靈之旅,讓福利院的孩子們再次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與此同時,孩子們的堅強樂觀、愛心老師們的不懈努力,深深地感動了來探訪的青年義工們。義工們在活動中和孩子們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在各自的「小家庭」中,大家不分彼此,平等交流,孩子們在「家庭成員」的關愛和鼓勵下,得到了心靈上的自我釋放。
愛心改變命運
肇慶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青山秀水讓人留戀暢想。同時,肇慶也是一個山區,貧瘠的大山滋生了貧困,也阻隔了人們追求富裕的節奏。目前在肇慶,依然有許許多多貧困的人家,更有許許多多無依無靠的孤兒。因為貧困,讓他們還徘徊在幸福的邊緣。
2009年通過社會熱心人士的集資,懷集縣文星兒童福利中心建成。硬件搭建好了,但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除依靠政府支助外,要想給孩子們一個幸福的家,資金的缺口一直都是該中心最大的難題。然而,愛穿過了大山,社會上的愛心企業和人士紛紛來到這裡,牽起肇慶孤兒的手。早在2007年,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組織了30多名香江義工與30多名肇慶孤兒結下了對子。這份因愛而牽起的緣份,一直在延續。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在該福利中心建成後便捐助35萬元,為孩子們建立了「香江愛心圖書室」,帶來了一萬五千冊圖書;從2010年開始,每年資助善款24萬元,用於該中心孤兒的學習生活,直到他們年滿18周歲;同年4月,成立了首個「香江兒童之家」,為照顧好孤兒的生活,基金會為他們改善了居住環境、添置了嶄新的學習、運動、遊戲設施,並多次組織義工對孤兒進行探訪和關愛活動。

圖2: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劉楸妍發表講話
用愛心編織新「家庭」
這次的探訪,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希望除了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外,還能給這些孩子們帶來精神上的扶持和溫暖的關愛,這也是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一直倡導的:物質上的給予和精神上的呵護才是愛的根本。
因此,香江社會基金會秘書長劉楸妍為了能給孩子們帶去更多年輕有活力的正能量,自發組織20多名香江義工聯合同心青年委員會的20多名優秀的「創二代」走進福利中心,不僅給孩子們帶去了嶄新的文具,書籍,體育器材等禮物,還精心策划了一次兩天一夜的「心靈」之旅。
義工和孩子們組成了八個小家庭,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每個家庭都有一張任務卡,家庭成員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體驗了包餃子比賽、爬山等遊戲。28日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晚會再一次拉近了義工和孩子們的距離,為了展示各自的小家庭,大家紛紛利用各種閑暇時間出點子、勤排練,原本還有些生疏的「家人」,很快就熱乎了起來,汗水和歡笑揮灑在福利中心的每一個角落裡。
29日,活動接近尾聲,香江社會基金會特意為義工和孩子們舉行了分享會,一張張記錄著大家一起生活遊戲的溫馨照片隨着音樂展現在屏幕上,兩天48小時的美好回憶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愛的力量,家的溫暖。
香江集團副總裁、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同心青年委員會主席劉根森在現場深受感動,他說:「這次的旅程非常有意義,特別是讓同心青年委員會的每位青年都有更深的感觸,我們都是在父輩勵志奮鬥的環境中長大的,耳濡目染了父輩們「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慈善大愛,我們要繼續發揚父輩們的創業精神,勇擔社會責任,向社會傳遞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正能量,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用愛心傳遞希望,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同時,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劉楸妍也發出了呼籲,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企業、組織和個人,在給孩子們送來歡歌笑語的同時,應該多致力於孩子們智力的開發與觸動,為孩子們帶來豐盛的精神食糧,幫助這些特殊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能更好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
臨別在即,義工們在孩子們依依不捨的「再見」聲中踏上了歸程。「每次來都發現孩子們比以前長高了、快樂了。」義工們表示,他們一定會再來看望孩子們的,因為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