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會了我,可我討厭她」| 做股票懂了還賠,比不懂還疼

2020年12月13日00:55:06 娛樂 1930

賺了幾天,一把賠進去。這情節,好熟悉。

有人把做賠的股票,刪自選了,不看了。

有人賠得太多,徹底刪除行情軟件。

還有很多人,一遍一遍復盤找問題,四處拜師求精進。

每天都在上演,日升月落般一平常。

「她教會了我,可我討厭她」| 做股票懂了還賠,比不懂還疼 - 天天要聞

不平常的是,明明有人手把手教,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就是做不到。懂了還賠,知道錯在哪裡還是控制不住自己,這比稀里糊塗賠了更難受——「康康太討厭了」。


熊市,能夠空倉就是頂尖高手了,用不着方法。

牛市,膽子夠大就是投資大師了,用不着本事。

此時的震蕩行情,最鍛煉操盤能力。——這個操盤能力,首先是倉位管理。

市場會一批一批淘汰不合格的交易者,從融資盤、到滿倉的、再到倉位控制有問題的。

有些毒打,必得親身經歷。明天是美好的,後天也是,再疼,也不能倒在今天夜裡。

我不喜歡摸你的頭給你安慰。

我真希望我錯了,真希望你能賺錢。

「她教會了我,可我討厭她」| 做股票懂了還賠,比不懂還疼 - 天天要聞

再論做T的精髓

上證指數帶量快速向下打壓時,加倉一成做T。這一成倉,無論盈虧要迅速減掉。

這是昨天早上留的一招後手。

為什麼要「帶量、快速向下打壓」,這是散戶恐慌的典型表現:慢慢跌不會恐慌,快速跌才會。沒有量說明沒多少人割肉,有量,說明割肉的人多。字字珠璣,卻句句帶血,真相就是這麼無情。

為什麼要「加倉一成」,而不是把剩餘的三成倉都加上去?一定有人這麼想,也有人這麼做。如果出現下跌中繼呢?

為什麼要「無論盈虧迅速減掉」?這是下跌過程的搶反彈。雖然經驗告訴我它的成功率不低,但是再高的成功率,它還是個逆勢操作,必須得快,靠持倉時間短來控制風險。只要保證加的這一成倉能出來即可,哪怕是略虧。

況且,現在大盤處在200點箱體的中軌。做T迅速出來,就是要源源不斷的資金,保證永遠有後手。

短短几十個字,逆了多少人性。做T的精髓,不是對價格高低點的把握,而是對倉位的把控,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是對人性的參悟。

「她教會了我,可我討厭她」| 做股票懂了還賠,比不懂還疼 - 天天要聞

這個後手,昨天一天沒用上,因為殺跌出現在尾盤。一般尾盤帶量殺跌,次日還會有低點。

這個策略描述不完整,還要加上「殺尾盤時不做」,這一條在前天講過,很久以前在視頻合集里也講過,就以為大家都知道所以沒寫。這是我的問題,文章是獨立的,就算重複,還是需要把該講的講到。好在昨天下午在盤中微頭條提醒了大家不要做T了。

今天做法

如果低開向下直接做T,然後迅速出來。不必等量,因為昨天已經有量,恐慌盤已經出來了。高開就不用做T。

護盤我選了滬深300里的建築、運輸、房地產中的大藍籌,沒有選券商。因為長線有券商,短線就不必再配置。護盤,不是只有券商可以護,這些大藍籌里也有穩定盤面的作用,並且與疫情復蘇經濟向好相關。

完整重述一遍策略

1,一成倉位做T

2,重點關注兩類板塊

第一條主線前期受打壓的科技股吃吃喝喝(排除白酒),醫藥

註:醫藥排除疫苗,好的疫苗已經炒作過了

註:吃吃喝喝排除白酒,因為長線已有白酒,不再去做短線

第二條主線:主板的、滬深300里的運輸、建築、房地產

3,操作體系:

  • 短線倉位:三成倉,第一條和第二條主線的倉位配比要達到1比1。兩條主線的兩碗水要端平。
  • 短線選股:趨勢好、處在相對低位、低估值、籌碼滿血、沒有負面消息
  • 短線買入:分批、低吸,不追漲
  • 短線賣出:賺錢快跑不戀戰
  • 長線保持四成倉不變。

「她教會了我,可我討厭她」| 做股票懂了還賠,比不懂還疼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黃子韜宣布做衛生巾,讓老婆徐藝洋先試用,網友無條件信任! - 天天要聞

黃子韜宣布做衛生巾,讓老婆徐藝洋先試用,網友無條件信任!

自從315曝光衛生巾問題以來,放眼望去,整個市場居然找不出一個可以完全放心的產品,以至於很多女性朋友都陷入了焦慮狀態。就在這個時候,黃子韜站了出來,他說要給所有女性朋友做出一款讓大家完全放心的衛生巾來,並且,他會讓自己的老婆徐藝洋先試用!
官方披露:潛伏在我核心要害部位的間諜郝某,被判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官方披露:潛伏在我核心要害部位的間諜郝某,被判無期徒刑

4月11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佈視頻披露:近期,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一起重大間諜案件,犯罪嫌疑人郝某是一名長期潛伏在我核心要害部位的外國間諜。國家安全機關查明,郝某在國外留學時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策反,後按外方要求打入我中央某部門。據介紹,一天,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年輕學生郝某,因要赴某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周榜永不眠 - 天天要聞

周榜永不眠

我們摒棄的,應該是「低水平內卷」。對汽車行業了解的朋友,一定聽說過「銷量周榜」。我們往回倒兩年(約2023年),那是一個「野生消息」肆意泛濫的時代。怎麼理解「野生」呢?無根據、無來源,張口就是「以我為準」,但偏偏這種「超自信」的表述,可以激發更大的流量。在漫漫的「消息海」中,有一類消息關注度頗高,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