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YNA)在剛剛發佈了新聞,證實韓國導演金基德於今年12月11日,因Covid-19病情惡化而在醫院去世。
另外,金基德的死亡也得到了他的翻譯達里亞·克魯托娃(DaryaKrutova)證實。

金基德生於1960年12月20日,是知名的韓國電影導演之一,曾多次獲得電影節大獎。然而他作品的尺度和他的私生活,也一度飽受非議。
金基德1990年代初期在巴黎學習美術,然後回到韓國從事編劇。

1996年,他的導演處女作《鱷魚藏屍日記》,受到韓國評論界好評,自此嶄露頭角。

1999年,憑藉情色片《漂流欲室》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

2001年,憑藉動作片《收件人不明》再度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

2002年,憑藉情色片《壞小子》再度入圍柏林電影節,但僅獲得藝術獎和演員獎 。

同年,他說服偶像明星張東健出演自己的低成本電影《海岸線》 。

2003年,金基德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該片當選韓國當年十大佳片之一,並代表韓國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2004年2月,金基德以《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

同年9月,憑藉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

2005年,拍攝電影《弓》,講述了一位花甲老人和17歲女孩之間跨越年齡的愛情故事。

2007年,金基德拍攝了以監獄和死囚作為題材的電影《呼吸》,張震扮演了一個教導所保安科長,這是金基德為張震量身定做的影片,該片真實取景於監獄,而且選擇用死囚將要結束的生命與初生的愛情萌芽作為視角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尊嚴的故事 。

2011年5月13日,拍攝紀錄片《阿里郎》,入圍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因為該片是金基德自2008年患社交恐懼症離群索居後的第一部作品,影片並無具體故事,編劇、導演、演員、後期製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 。

2012年9月9日,金基德執導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年輕評論家獎」、非正式單元的兩個獎項和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

2013年6月,執導驚悚片《莫比烏斯》,講述一個意外造成兒子致命傷的女人和一個自宮贖罪的男人之間的故事,該片入圍了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因含母子性交的亂倫場面,在韓國被評為限制上映級別 。

2014年,執導驚悚犯罪片《一對一》,該片講述一位少女被殺害後,七名市民懲罰導致少女被殺的政府和軍方高官的故事,同時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委 。9月23日,金基德簽約中國電影公司嘉視年華,啟動他的第一部高成本大製作電影《無神》 。

2016年,拍攝電影《網》,講述一名北韓的漁夫因不得已的原因漂流到南韓而展開的故事 。
編輯:周敏嫻
圖片來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