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橋北》大概是內地十年來影響力最深最廣的民謠專輯了。
這張充滿了各種意向、咋看起來有些不明所以然的專輯彷彿一個鏡子迷宮,每個走進去的人都看到了無數個自己。
也因此,在關於這張專輯的各種討論里,總是充滿了所謂「文藝青年」關於失落的故事。
但其實《安和橋北》一直都只是宋冬野一個人的。
他只是用他成長的地方作為專輯名稱,在裏面記錄了自己的故事以及他朋友的故事,然後用直白的嗓音唱了出來。
然而,還是有這麼多的人依然在問:多少年能有一張《安和橋北》?
《安和橋》
宋冬野
《安和橋北》的走紅,是小眾音樂在大眾審美里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有人說,這是民謠復興的時代。
這張專輯發行時,《董小姐》這首歌剛好因為當年熱火朝天的選秀節目中翻唱版本紅遍大街小巷。
越來越多的酒吧和live house出現在了城市的各個角落。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一時間成為了每個愛而不得的人的簽名檔。
但《安和橋北》的魅力其實值得更加深入的推敲。
比如《董小姐》里一句你說「前半生就這樣吧 還有明天」就尤其令人着迷——前半句頹喪的話音剛剛落下,後半句又立刻升起對明天漫無目的的嚮往。
這樣的洒脫某種意義上概括了整張專輯的氛圍。
雖然整張專輯中充滿了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感,但文字里卻並沒有太多絕望,相反,宋冬野似乎追求着一種理想主義的「遠方」。
鴿子啊 我在你溫暖的路上——《鴿子》
我的餘生 都用來尋找北方——《關憶北》
我要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斑馬斑馬》
在實體專輯的設計中,有一句「這個世界不是特別好」被放在了一打開專輯的側頁。
但如果你打開歌詞頁,就會發現,「這世界會好的」。
能夠寫出這樣文字的人,總歸是對人生有所期待的。
《安和橋北》這個名字來源於宋冬野從小長大的地方,寫的是他關於家鄉和童年的執念。
仔細審視這張專輯的歌曲名字,會發現其中的歌名完全是各種抽象的意向名詞,卻意外地給人一種奇妙的畫面感。
有在海邊禱告着,等待着的莉莉安:
她已來臨
翠綠的衣裳
在爐火中
化為灰燼
升起火焰
一直燒到黎明
宋冬野寥寥幾筆便刻畫出一位痴情的女子在夕陽和海鷗盤旋的天空下等待的身影。
有受傷的斑馬和流連的浪子:
你的城市沒有一扇門為我打開啊/我終究還要回到路上
一些歌詞甚至是極端口語化的:
我說去他媽的愛情 都是過眼雲煙的東西
專輯中充滿了迂迴卻又直白得恰到好處的歌詞、並不複雜的編曲和質樸的演唱技巧。
但其中動人的恰恰就是宋冬野本人略帶憨厚的口語、語氣,以及夾雜在其中他娓娓道來的生活氣息。
《安和橋北》中有一個富有文學色彩的結尾:整張專輯的outro,是一首三分多鐘的intro。
宋冬野說:「這個片段取材於我生活中的聲音,也取材於我想像中的聲音,我試圖用它來闡述我這二十幾年的小人生,但最後還是撒憂納拉吧,沒有遺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這樣。」
用十首歌講完了十個故事後,再用一段聲音帶到某個開始。我想很難有人不對這樣的設計浮想聯翩。
《安和橋北》到今天為止已經發行7周年了,不知道最後的那首intro開啟了多少人生中的故事。
毫無疑問的是,它對內地民謠是有里程碑式意義的。
《安和橋北》之後的宋冬野,經歷了爆紅、吸毒被捕、拘留、低調復出。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人生起落為他帶去了什麼樣的體悟,但多多少少能夠在他17年發行的歌曲《郭源潮》中窺見他的改變。這首歌也讓宋冬野獲得了29屆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郭源潮》
《安和橋北》永遠屬於天馬行空的青年。7年前的宋冬野還流浪在各個城市,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功,說著「市你妹的場啊!」
也許我們和他一樣,都在漸漸變成郭源潮。
只是,多少年能有一張《安和橋北》?
好不好聽
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