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部深入人心的故事,宣傳意味很濃,極具教育意義!
它拍攝於1965年,明顯地是為W,G推波助瀾而特意製作的。
實際它也是時代的產物,符合六十年代的時代特徵,所以也不必對其中激進的意識形態表達感到意外。
要知道,小姐妹們的英雄事迹可比雷鋒叔叔厲害多啦!龍梅玉榮這名字當時多響亮!小姐妹當年這知名度絕對是頂流。
它的畫風很好,雖然很主旋律,但是莫名很好看——讓我有種看以前小學課本的感覺。
無論是晴空還是暴風雪中的草原,都極度完美!羊群畫得很可愛,春夏的草原畫面甚至有點印象派的影子。雖然是歌頌型動畫片,仍然屬於小時候怎麼都愛看的電影類型。
兩個小姐妹圓滾滾的,穿着雪地靴,在草原上跑來跑去,動畫的可愛弱化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使故事變得溫馨。
"天上閃爍的星星多",很好聽的主題曲。開頭的歌詞里明顯感受到當時的意識形態氛圍。一開口就是親愛的誰誰誰,親愛的gcd,誰誰誰在您的照耀下成長……
首要的是羊。公家的財產放在第一位。
公社的羊一隻也不能丟,還要喂的圓圓的,胖胖的,過不了幾年,公社的羊群就要接上天邊的白雲了……
暢想完畢,小姐妹開始閱讀雷鋒的故事……
此為鋪墊。
很快就緊急通知,中午要來暴風雪。
小姐妹迎着暴風雪要把羊趕回去——小孩子冒着危險去維護集體財產的戰鬥就此拉開序幕……
兩個小女孩保護着羊群,在大草原上掙扎的情景令人揪心動容!
確實欽佩這種畫風所描繪出的動感,特別是風。
幾次有機會姐姐讓妹妹去找人,妹妹看到姐姐一個人hold不住,又折轉回來幫忙。
「你能撐得住我也不怕!」
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人只能跟着羊群,沒有更好的辦法,人在羊在!這是宗旨。
為了不讓羊丟,她們堅持不離開羊,挨餓挨凍也堅持。走走停停,在避風處偎依着休息……
此處情節緊張,配樂生動。
唯一的不足就是人物說起話來生硬,非常有無產階級大無畏的氣勢。
「你不是說雷鋒叔叔冒着大風大雨送老奶奶回家嗎……我不累!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生硬拔高的台詞幹擾着觀眾的共情。
明明有休息的機會,玉榮仍堅持繼續趕羊——羊掉進陷阱,她下去救羊,又幫助陷進風雪裡的羊出來,就是在這時候,右腳的靴子丟了……
即使走不動了,她還是爬在羊群後面,「羊群是我們集體的命根子!」
可能那個時代生產力就這樣吧!
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能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令人敬佩。因為對動物的生命也是同等珍愛。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姐妹倆做的事,有點那個了……可是那時候的人是真的發至內心地愛集體愛國家,沒有了信仰的我們沒有資格嘲笑貶低她們,她們確實是小英雄!
忍受常理無法承受的傷害,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辦得到吧,心中的信仰是真的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我小時候多受這些動畫片的影響啊!
印象深刻的大冰坨子!
妹妹的腳都變成了大冰坨子!
還是水墨動畫最生動,幾乎每個細微的表情都刻畫的很傳神。
姐姐要把鞋子脫下來給妹妹穿,但是腳和靴子凍在一起,已經脫不下來了!
於是姐姐把衣服撕破,給妹妹裹在腳上。
姐姐背起妹妹,繼續追趕羊群!
真催淚!
佩服小姐妹倆的意志力,死神也怕咬緊牙關!
途中妹妹掙扎着要下來,姐姐堅持不讓……
在集體主義思想高漲的年代,11歲和9歲的兩個小姑娘,還是戴紅領巾的年紀,抱持着保護集體財產的信念,沒吃沒喝,在漫天風雪中,一天一夜、零下40度、趕羊走了70多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忍受着嚴寒、飢餓與疲勞的侵襲,除了主人公本身的毅力以外,信仰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
必須承認,有些人從小就很勇敢,交給的任務再艱巨也不退縮。
這就是英勇,善良,無畏,勇敢堅強,有責任心的好姐妹!
零下四十度,大人都頂不住,更何況兩個孩子。
一群人都出來找。
她們的爸爸也真心大,怎麼能讓孩子單獨出去呢?
好在她們都得救了!
姐姐背着妹妹一直走,最後被人找到。姐姐也暈倒了。
姐姐醒來第一句話:
羊呢,妹妹呢?
從小教育公家財物比人命貴重。小時候不會考慮那麼多,只是現在看,表情會逐漸凝重。
這個是有真人版的。
本片最後對妹妹玉榮腿部凍傷的後果做了淡化處理,現實故事的背景是讓人唏噓的。
真實情況是:9歲的玉榮兩腿均受到嚴重凍傷,不得不截肢。
當然,電影里的人還好好的。
電影最後的結局,呈現了非常正面的價值觀。
結尾處,被救羊群如白雲般飄過綠色草原的長鏡頭,既是對自然力量的臣服,也是對人力改造世界的禮讚,形成耐人尋味的意識形態復調。
這樣就對了。
動畫片不是紀錄片,是給孩子看的,換成美好的結局挺好。
當然,重看這部童年的產物,就會發現節奏還是略拖沓了,以這個劇本的體量,濃縮為25分鐘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