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2025年05月25日16:40:18 娛樂 8887

每經記者:張靜    每經編輯:賀娟娟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在陝北的黃土高原上,王海燕用一針一線綉出了一片屬於民間藝術的天地。

作為王氏布藝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她的故事始於祖輩的文化熏陶,紮根於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從虎頭帽到布老虎,從日常服飾到節慶香囊,她用多年的堅守,「布藝」這個看似尋常的詞彙,成為承載着吉祥寓意與生活智慧的文化符號。

書香綉底色

王海燕的布藝之路,始於「書香門第」的浸潤。祖父輩皆是文化人,父親是教師,從小穿的布鞋、背的拼布書包,都是祖母親手縫製。那些綉着花鳥的衣衫、納着吉祥紋樣的鞋墊,不僅是她的「行走的非遺」,更在她心中種下了對傳統手工藝的親切感。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1997年,初中畢業的她穿着繡花布鞋參加考試,被眾人圍觀,讓她第一次意識到身上的手工服飾自帶的獨特魅力。儘管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工作後輾轉省內外,但每到一地,她總會鑽進博物館、文化館,留意各地的布藝刺繡。2011年,大唐西市的非遺展成為轉折點,她帶着自己做的香包參展,沒想到反響熱烈,從此正式踏上了布藝創作之路。

「小時候覺得這些都是奶奶的日常,後來才明白,一針一線里藏着老輩人的講究和智慧。」 她常說,家庭的文化氛圍讓她懂得,布藝不僅是手藝,更是一種文化表達的方式。

針腳藏乾坤

在王海燕眼中,陝北布藝是「集刺繡、剪紙、縫紉於一體的藝術綜合體」,虎頭鞋、虎頭帽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她製作的虎頭鞋,講究「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圓圓的虎眼象徵「天圓地方」,飽滿的鞋身寓意孩子「圓圓滿滿」,鞋面上的五毒紋樣、龍鳳圖案,更是將民間辟邪納福的心愿綉進了針腳。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陝北的布老虎和關中不同,我們更少用五毒,因為天氣寒冷,大家更相信老虎本身就能辟邪。」 她解釋道,陝北布藝的色彩尤為艷麗,大紅大綠的配色不僅是視覺上的喜慶,更飽含對生活的熱愛。男士鞋墊底色深沉,綉龍紋、荷花,象徵莊重;女士鞋墊則鮮艷明媚,綉鳳穿牡丹、蝶戀花,盡顯靈動。這些細節,都是她從祖輩那裡繼承,又在實踐中不斷琢磨出的經驗。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最讓她驕傲的是手工的溫度,一雙虎頭鞋需要納千層底,一個虎頭帽要花一周時間,每一針都不能馬虎。「機器繡的快,但少了手作的靈氣。你看這鞋墊上的小女娃,眼睛綉歪一點,神態就不一樣了。」

守正待來人

作為傳承人,王海燕清楚「守正」與「創新」的分量。

她保留傳統針法和紋樣,卻也嘗試簡化工藝,讓更多人能參與體驗——比如將複雜的綉制改為粘貼,把立體的五毒圖案簡化為平面設計,方便孩子和年輕人上手。「老手藝不能一成不變,得讓現在的人覺得有意思,願意靠近。」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但傳承之路並不順遂。年輕人嫌手工耗時、收入低,願意靜下心學習者寥寥。機繡產品的衝擊更是直接,流水線生產的香包、掛件低價傾銷,而她的手綉作品動輒數百元,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願意買單。即便如此,她仍堅持「不降低標準」:縫歪的虎眼必須拆了重綉,不達標的作品絕不賣出。

王海燕:虎頭鞋上的針腳 | 陝西守藝人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在小雁塔,一位坐輪椅的老太太花200元買我的虎頭鞋,說要擺在家裡紀念小時候媽媽做的鞋。那一刻我就覺得,再難也得堅持。」如今,她的兒子受她影響喜歡美術,偶爾幫她設計圖案,這讓她看到了希望。加上國家對非遺的扶持,越來越多的研學活動、展覽讓傳統布藝走進大眾視野,她相信「從娃娃抓起,總會有新人接棒」。

王海燕的工作室里,擺滿了色彩斑斕的虎頭鞋、布老虎和綉片,每一件都藏着一個故事。

這一刻,傳統手工藝不是博物館裏的展品,而是紮根生活的活態文化。當機器取代不了的手作溫度,遇見願意慢下來的人,針線便有了超越實用的意義。那是對祖輩智慧的致敬,對文化根脈的守護,更是一個手藝人對「擇一事終一生」的樸素堅持。

每日經濟新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雙金王!孫穎莎激動落淚 - 天天要聞

雙金王!孫穎莎激動落淚

北京時間25日,2025年多哈世乒賽結束了女單決賽的爭奪,孫穎莎4:3戰勝隊友王曼昱奪得冠軍。這是國乒本屆比賽收穫的第二枚金牌,孫穎莎也實現了世乒賽女單兩連冠。資料圖:孫穎莎 圖片來源:國際乒聯(ITTF)社交媒體在守住各自半區後,孫穎莎和王曼昱如願會師決賽,幫助國乒提前鎖定冠軍。作為隊友,兩人也非常熟悉彼此。本...
這出大師劇在滬演出,講述第一代紅色印鈔人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這出大師劇在滬演出,講述第一代紅色印鈔人的故事

5月23日晚,以1952-1954年在上海商學院任教的馮國樑先生為原型創作的話劇《我帶着第一套人民幣進上海》在奉賢區海之花青少年活動中心鯨魚劇場首演。據悉,該劇為上海市文教結合2025年大師系列校園劇創編巡演立項項目。《我帶着第一套人民幣進上海》是一部聚焦新中國金融攻堅戰的紅色題材戲劇,以新四軍印鈔員馮國樑的視角展...
「紅椅子」再現,《中國好聲音》「重生」?《亞洲新聲》對陣《歌手》,年輕新人能否撼動老牌音綜 - 天天要聞

「紅椅子」再現,《中國好聲音》「重生」?《亞洲新聲》對陣《歌手》,年輕新人能否撼動老牌音綜

每經記者:宋美璐 每經編輯:魏官紅在《歌手2025》上線僅兩期便引發「馬嘉祺揭榜」「林志炫淘汰」等熱議之際,愛奇藝新推出的音樂綜藝《亞洲新聲》於5月23日上線,悄然切入競爭最激烈的音綜(音樂類綜藝節目)競爭,並以「亞洲新聲收留心碎歌手觀眾」詞條登上微博熱搜。《亞洲新聲》聚焦年輕新人挖掘,被網友認為是《中國好...
范丞丞、楊超越、陳都靈等34名演員參加培訓班!增加稅法課學時,廣電總局邀律師講解實務案例 - 天天要聞

范丞丞、楊超越、陳都靈等34名演員參加培訓班!增加稅法課學時,廣電總局邀律師講解實務案例

2025年青年演員和經紀人培訓班(第二期)於5月18日至21日在京舉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建國出席開班式並授課。據新京報,白宇、陳都靈、春夏、范丞丞、井柏然、焦俊艷、楊超越、朱亞文等人參加了本次培訓班。本期培訓是廣電總局組織的總第6期青年演員和經紀人培訓班,也是廣電總局研修學院與北京廣電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