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2025年04月12日20:00:24 娛樂 7147

近日,中國宣布將遵循市場規律,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這一消息迅速引發連鎖反應——4月10日,美國多家電影公司股價暴跌,華特迪士尼單日跌幅達6.79%,華納兄弟探索公司更重挫12.53%。這一市場震蕩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在全球電影產業格局中,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已發生根本性轉變,美國電影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遠超外界想像。

中國已成好萊塢「戰略生命線」

當前中國擁有超過9萬塊銀幕和超過10億觀影人群。去年,中國票房總量達425.02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之位。這些傲人的數字,支撐着一路以來中國市場對好萊塢電影的驚人消費能力——《變形金剛》系列在中國內地收穫41.7億元,《復仇者聯盟》系列收穫86.7億元,《速度與激情》系列更是狂攬96.04億元……美國《好萊塢報道》直言:「中國不僅僅是票房助力,它甚至能決定一部大片是盈利還是虧損。」媒體分析師保羅·德加拉貝迪安也判斷道:「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票房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

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中國觀眾穩定的影院消費習慣,正在彌補美國本土市場的結構性衰退。隨着流媒體衝擊,北美影院上座率持續走低,2024年的票房比2017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降低了20%。反觀中國,春節檔、國慶檔等檔期屢創票房新高。imax首席執行官葛方德曾表示:「如果在談論全球電影的未來時不提中國,那就遺漏了最關鍵的一塊拼圖。」

美國電影業深患「中國依賴症」

中國市場的戰略價值不僅體現在票房收入上。迪士尼在上海、香港建設主題公園,環球影城在北京成功運營,這些都表明美國娛樂產業早將中國視為全球布局的重要支點。其中,北京環球影城2024年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的16.5%,是僅次於奧蘭多和大阪的第三大收入來源。除了門票,各種好萊塢衍生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收入更是不可小覷。

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 天天要聞

這種深度依賴還體現在美國電影工業體系對中國市場的「主動適配」——劇本創作考慮中國元素,重要角色起用華人演員,取景地也多次轉向中國城市。華納兄弟為《巨齒鯊2》設置中英雙主角,派拉蒙在《變形金剛》系列中植入中國品牌,都是這種戰略調整的明證。美國政府濫用關稅手段的短視行為,無疑將引發對美國電影行業乃至整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反噬。

減少進口美國片是理性選擇

中國國家電影局「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的表態,本質上是遵循市場規律的理性選擇。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當前中國觀眾對好萊塢電影的審美疲勞已現端倪。以今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為例,漫威大片《美國隊長4》僅收穫1.04億元,迪士尼真人電影《白雪公主》在中國內地票房更只有區區的927.2萬元。這與過往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 天天要聞

相比起來,國產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熱度則愈來愈高。2024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中,國產片票房佔比接近八成。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國漫《哪吒之魔童鬧海》更以超150億元票房,登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該片還在海外引發關注,推動中國動畫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價值觀。

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始終持開放態度。這種精準調控恰恰體現了成熟市場的鑒別能力,更能以「優中選優」的態度,倒逼好萊塢提升創作質量。

全球文化格局處於重構時刻

此次事件暴露了美國文化產業的深層矛盾:一方面企圖通過政治手段遏制中國發展,另一方面又無法割捨中國市場帶來的巨大利益。而中國擁有深厚悠久的文明積澱和發展迅速的電影工業體系,其對好萊塢電影的依賴正在逐年降低。這種依賴降低不僅體現在內容提供上,同樣體現在電影技術本身。例如,當《流浪地球》系列證明中國也能產出世界級科幻大片後,好萊塢的「技術神話」也已被徹底打破。

中國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痛的是誰? - 天天要聞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中國通過調整進口結構,削弱美國電影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擴大引進歐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多元電影,恰是推動全球文化多樣性發展的負責任之舉。正如國家電影局說強調的,中國將「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但這種開放絕非對某國文化產品的單向依賴,而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雙向交流。

美國電影股價的暴跌只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當電影市場屢被政治因素干擾,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中國市場為何「不再慷慨」,而是美國為何將文化交流政治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企圖將文化產業武器化的行為,最終傷害的只會是自己。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不會因美國電影的減少而停滯,但好萊塢若失去中國,喪失的將是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戰場。

文|記者 李麗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業內人士質疑美電影關稅政策:如何定義「外國電影」? - 天天要聞

業內人士質疑美電影關稅政策:如何定義「外國電影」?

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以美國電影業「正在迅速衰亡」為由,宣布將對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不過,白宮發言人5日對媒體表示,美國政府「尚未就外國電影關稅做出最終決定」。然而,對電影業的關稅威脅,仍然讓美國很多電影業內人士憂心忡忡,擔心關稅給好萊塢帶來又一次衝擊。近年來,不少美國電影公司前往英國、澳大...
谷峰:滴水終入海丨逝者 - 天天要聞

谷峰:滴水終入海丨逝者

谷峰(1930-2025),香港演員 提起谷峰這個名字,你或許並不熟悉,但如果提起他飾演的角色,你大概率不會陌生:《倚天屠龍記》(94版和01版)里的白眉鷹王、《鹿鼎記》(98版)里的海大富、《九品芝麻官》里的水師提督常昆……谷峰是典型的甘草演員,他不是聚光燈下的巨星,卻是香港影視圈不可或缺的「結構者」。他的存在,...
「新加坡第一帥哥」,靠《玉面飛狐》驚艷時代,卻被TVB雪藏11年 - 天天要聞

「新加坡第一帥哥」,靠《玉面飛狐》驚艷時代,卻被TVB雪藏11年

從「新加坡第一帥哥」到TVB封殺!吳岱融靠《玉面飛狐》成80後心中白衣男神,如今怎樣了?在TVB武俠劇的黃金時代,有一位演員的名字曾閃耀一時,他就是吳岱融。吳岱融原名吳瑰岸,1959年出生於新加坡,憑藉出眾的外形條件,他早年便以「新加坡第一帥哥」的稱號嶄露頭角。1985年,吳岱融因出演新加坡電視劇《人在旅途》中的「...
蔡依林新專輯《PLEASURE》官宣,首支單曲28日上線 - 天天要聞

蔡依林新專輯《PLEASURE》官宣,首支單曲28日上線

南都訊 記者鍾欣 林經武 5月5日,華語流行女歌手蔡依林正式官宣第十五張個人專輯《PLEASURE》。據了解,新專輯以「七宗罪」為創作靈感,深入探討慾望與人性的複雜關係。此次蔡依林不僅全程參與創作,更親自擔任製作人,力求為樂迷帶來一場關於慾望本質的音樂哲思。「只有蔡依林才能超越蔡依林」,距離上一張專輯《Ugly Bea...
太突然!斯凱奇宣布退市 - 天天要聞

太突然!斯凱奇宣布退市

5月6日晚,斯凱奇(Skechers,SKX.NYSE)宣布退市的消息,引髮網友熱議。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憑藉大眾化定位和舒適性優勢在全球鞋類市場「殺」出重圍的斯凱奇,於當地時間5月5日突然宣布私有化決定。據悉,3G資本將以每股63美元現金收購斯凱奇,交易預計將於第三季度完成。據公開資料,3G資本是巴西億萬富翁金融家豪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