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2025年04月11日15:02:03 娛樂 1706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運營 / 獅子座


在中華文明的千年長卷中,每一抹傳統色彩都是解碼東方美學的密鑰,蘊藏着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智慧與審美哲思。你有了解過中國的傳統色系嗎?

騰訊視頻出品、著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的團隊打造、稻來傳媒製作、貴州茅台總冠名的中國首檔傳統色彩人文紀錄片《尋色中國》,將於4月11日起,每周五18:00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該片是陳曉卿團隊繼美食紀錄片後的又一次全新嘗試,攝製組歷時一年,跨越中國多個省市及港澳台地區,運用先進影像技術記錄下諸多傳統色彩技藝。影片以色彩為切入點,通過珍貴影像串聯起傳統文化、技藝與審美的深層對話,為觀眾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色彩發現之旅。4月8日,該片在北京舉辦首映禮,並邀請導演團隊及專家學者一同展開「傳統色彩的文化解碼與文明對話」主題論壇,讓觀眾提前領略這部匠心之作的魅力。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解讀東方美學密碼,探索色彩里的中國智慧


《尋色中國》創新性地以六大主題色系構建敘事框架,每集深入解讀一種中國傳統色彩的獨特文化內涵。「煌煌國色"展現帝王專屬色彩如何演變為民間紐帶;「神顏莫測」揭示中國人通過色彩與天地溝通的智慧;「她的色號」打破刻板印象,探索女性與色彩的深層聯結;「我見青山」呈現自然色彩的人文轉化;「花花鄉野」捕捉民間生活的鮮活色彩;「奇色何尋」則探尋傳統色譜中的另類存在。《尋色中國》以色彩為獨特視角,帶領觀眾探索一個全新的中國,發現蘊藏在傳統色譜中的生活智慧與審美哲學。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尋色中國》以獨特的審美視角展現中國特有的色彩浪漫,展示每一抹傳統色中承載的獨特文化意象。影片不僅探索色彩與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深層聯繫——無論是街頭手寫招牌的硃砂紅,還是緙絲服飾的明黃,都訴說著色彩與日常的交融;更深入體悟"天人合一"的東方哲思。製作團隊以唯美的視覺語言打造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指南,同時以現代科學視角重新詮釋中國色,建立全新的色彩認知體系。通過創新性的傳播方式,影片將重新解讀傳統色彩,帶領觀眾以全新的視角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正如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所言:「過去我們讓大家『口舌生津』,這次希望能讓觀眾『眼裡有光』。」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從文化解碼到生活煥新,讓東方色譜"活"起來


在紀錄片《尋色中國》首映禮暨主題論壇上,來自文化、藝術、學術及產業界的多位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傳統色彩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價值。


論壇現場,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負責人、《尋色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本片監製、騰訊視頻黑曜石工作室負責人朱樂賢,首席色彩顧問、中國傳統色研究者郭浩,色彩顧問、傳統建築色彩研究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李路珂香港書法家華戈(馮兆華),《尋色中國》製片人曲楠、執行總導演郭安等嘉賓展開深度對話,從不同視角解讀色彩背後的文化密碼。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陳曉卿導演將自己的團隊定位為「故事講述者」,旨在為色彩研究披上「故事的糖衣」,讓觀眾感知色彩與生活的關聯。他強調,紀錄片通過沉浸式觀看系統、戲劇化表達及審美層面的嚴謹呈現,既吸引觀眾眼球,又傳遞真實的色彩文化內涵。影片聚焦中國傳統色在歷史土層中的沉澱與當代煥新,希望激發更多人對這一文化瑰寶的關注與熱愛。作為曾成功打造多個美食類紀錄片IP的創作者,陳曉卿將美食與色彩的文化屬性類比,認為二者皆是連接人與世界的感官窗口。「《尋色中國》希望用影像語言喚醒大眾對傳統美學的感知,助力中國文化傳播。」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王莉深入探討了傳統色彩與茅台品牌的深厚關聯。她表示,色彩不僅是茅台酒「色、香、味、格」品質表達的核心要素,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茅台通過「鞠塵」「醬色」「柘黃」等傳統色名,將釀酒工藝與千年文化相聯結,賦予產品獨特的人文價值。茅台正以「回望歷史、面向未來」為宗旨,推動「四尋」計劃——包括《尋色中國》紀錄片支持、文物修復的「尋古中國」、古籍美酒文化挖掘的「尋醴中國」,以及未來籌劃的「尋味中國」,旨在系統性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時,茅台在產品設計中積極應用傳統色,如蛇年生肖酒採用「絳紗色」、文化產品選用「紫礦」與「緗葉色」,以色彩提升品牌美學內涵,並推動傳統色國際化傳播。此外,王莉呼籲更多企業與品牌加入傳統色保護與應用行列,共同激活這一文化瑰寶的當代生命力。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朱樂賢透露,該片從立項之初即規劃為三季IP,通過獨特的敘事手法、拍攝語言及音樂設計,有望為色彩類紀錄片建立全新規範。「騰訊視頻將持續拓展多元內容賽道,以《尋色中國》為契機,推動傳統文化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郭浩從色彩研究的視角出發,稱《尋色中國》突破"五色"框架,展現色彩多樣性。他指出傳統色正在復興,北京多所學校已採用傳統色設計校園,該片有望像春晚《滿庭芳國色》一樣引領新一輪傳統色熱潮。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李路珂揭示了建築色彩的時空維度,指出其以"潤物細無聲"方式影響我們的精神態度。通過永樂宮案例展示色彩的時間痕迹,並闡釋紫礦色在傳統建築色彩中的重要地位。她以文淵閣為例說明色彩認知的時空差異,強調現代科技讓古建築色譜重煥生機。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華戈(馮兆華)從拍攝親歷者視角談到,紀錄片讓他更深刻認識到中華色彩的豐富內涵。中華文化五千年綿延不斷的關鍵在於"走正途、言端字正",他以教導劉德華梁朝偉等明星書法的經驗為例,指出真正的藝術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面對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現狀,華戈呼籲在吸收外來元素的同時,更要堅守中華文化根本,將優秀傳統一代代傳承下去。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郭安在論壇現場分享了創作心得。他透露,團隊從17個候選故事中精選出4個最具感染力的案例進行第一集「煌煌國色"的拍攝。拍攝中特別注重將視覺思維融入創作,創新性地運用動畫、版式設計等表現手法,將古籍中記載的"玄"等傳統色名轉化為生動的動態影像。在拍攝過程中,團隊尤其重視色彩與環境的關係處理,比如通過精心設計的暖光來襯托青花瓷的古典美感,從而賦予傳統色彩更加豐富的敘事內涵。


《尋色中國》首映禮在京舉辦 4月11日開啟東方色彩美學之旅 - 天天要聞

正如論壇所揭示的,傳統色不是塵封的古董,而是流動的文明。《尋色中國》通過記錄傳統色彩在現代設計、時尚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讓這些文化瑰寶真正"從博物館走進生活"。


4月11日起,每周五18:00觀眾可通過騰訊視頻跟隨陳曉卿團隊的鏡頭,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色彩發現之旅,見證東方傳統色在當代煥發的勃勃生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親愛的仇敵》:羅曼在飯局的表現,才是成年閨蜜間的真實關係 - 天天要聞

《親愛的仇敵》:羅曼在飯局的表現,才是成年閨蜜間的真實關係

由陳妍希和高葉合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親愛的仇敵》上線後熱度不錯,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兩位女演員的合作會覺得很意外。陳妍希是大家公認的一位清純的女演員,早些年的時候她憑藉青春校園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直接以校園女神的身份出圈,她塑造的沈佳宜也成為了無數少男心目中的白月光。相比較之下,高葉卻是完...
香港AI,大消息! - 天天要聞

香港AI,大消息!

【導讀】港科大成立馮諾依曼研究院引領AI創新,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AI元素滿滿 中國基金報記者 郭玟君 5月9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馮諾依曼研究院(Von Neumann Institute,以下簡稱研究院)揭牌儀式上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相信人工智能蘊藏巨大的潛力。我們的目標是通過『AI+』策略,將AI融入各行各業。」近...
小S二女兒全面接管大S資源,拍照復刻姨媽動作和眼神! - 天天要聞

小S二女兒全面接管大S資源,拍照復刻姨媽動作和眼神!

近日,小S的二女兒各種活動和拍攝雜誌頻繁,藉著大S的熱度,頻繁上熱搜。小編好奇:什麼時候小S二女兒資源這麼好了?有報道稱:小S二女兒已接管大S資源,連上美麗佳人,都在模仿姨媽動作和眼神,不得不讓人懷疑:這算不算蹭熱度?小S二女兒一直挺崇拜姨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

近日,西安美術學院運動會的開幕式上,來自特殊教育藝術學院的宸玥,因舉牌畫面「美得不真實,像AI」而走紅。5月9日,據四川觀察報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宸玥說「其實這些對我沒什麼好處,反而會挨罵。」宸玥稱與自己相關的話題登上熱搜第一後,很多評論說她「長得很可怕」「長得太誇張了」「要是在街上見到我都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