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馮小剛的賀歲檔影片,霸佔中國觀眾春節期間的重要娛樂項目很多年。
但自從《私人訂製》、《非誠勿擾3》接連失利後,觀眾知道屬於馮氏的喜劇時代已經過去。
在《第二十條》上映取得空前戰績後,預示着中國兩大導演摸索轉型之路的正式開啟。
但是同樣是犯罪類題材,一個是正能量的宣導,另一個《向陽花》卻在上映僅六天內,接連遭到罵名。
都是大師級製作,都有趙麗穎的參演助陣,何以遇到如此大的落差?
歌頌母愛還是美化犯罪
《向陽花》已經不是趙麗穎第一次挑戰素顏、底層、粗糲的角色了。
在《第二十條》中,一句台詞都沒有的趙麗穎,就將演員教科書式的演技撕裂揉碎,和現實的血肉攪拌在一起呈現在觀眾面前。
單從演員的賣力的角度而言,趙麗穎這次在《向陽花》里的表演和《第二十條》中表演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為何這次「高月香」卻沒能如願收到好評?
大概是此劇過分追求「女性意識」,而忘記了生活的本質的緣故。
在《第二十條》中「郝秀萍」(趙麗穎扮演)和丈夫長期處於壓迫中,但即便是再委屈再想衝破現實的束縛。
但以郝秀萍自己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村長的勢力,與現實的壓迫所抗衡。
被迫打算與村長簽訂說明書,以跳樓自殺來抵抗現實,這是郝秀萍這樣的底層女性,所能想到的最常規的做法。
苦難且真實,處處充滿無奈,卻又處處彰顯生活本質。
但是,在《向陽花》中的高月香同樣是生活在底層的一位普通母親,為了女兒為了生活,不是尋求正軌渠道的努力,而是走向犯罪的道路。
人人都知道「人間正道是滄桑」,走正道才是貼合片子的主題「向陽而生」。
如果是生活艱難就去犯罪,哪怕是出發點為了親情,恐怕「向陽」的主題都難能立住腳。
尤其是當高月香屢次三番犯罪後被抓,走進牢房時高月香理直氣壯地表達:「被抓進坐牢也比流浪漢,飢一頓飽一頓的強。」
到這裡不得不想問一下馮導,此處想宣傳什麼中心思想?
生活艱難困苦被壓迫得抬不起頭的大有人在,而積極努力想要尋找一線光明的依然大有人在。
為了生活向犯罪低頭,這不是「向陽」而是「向黑」……
大家是否還記得短視頻平台那位小林媽媽,孩子生病後丈夫選擇自殺拋棄母子二人,再嫁後依然被拋棄。
小林帶着兩個孩子流落在重慶街頭,以幾元一份的小吃,努力積攢着為孩子治療的手術費用。
但是當被發現時,小林媽媽依然保持着陽光般的微笑,對社會各界的幫助也只取適當的部分。
她想給孩子治病,但同樣想為孩子拼一個積極的人生。
這樣生活,在現實中活生生的例子才是「向陽而生」,而高月香只是藉著母愛之口的法外狂徒。
觀眾的低分評判里,多半是無法容忍高月香有辱母愛光輝。
價值觀傾斜這次翻車了
這兩年網劇爽文大行其道,所以在《向陽花》官宣上映前,觀眾還以為終於可以不用被爽劇的套路裹挾着,終於可以看到正常點的現實題材作品。
可是,當看到高月香出獄後,帶着同樣有着犯罪前科在底層掙扎的同伴,走向人生的輝煌,觀眾有點懵。
回歸社會後,她們竟然能一路拼殺,開店、創業,這麼熟悉的套路似曾相識,這難道不還是爽劇的套路嗎?
前面,趙麗穎所有的粗糲、方言、被打壓被欺負,都是在為後面的崛起做鋪墊。
被打壓得越低,最好是低到塵埃里,低到二進監獄也在所不辭。
可是,出獄後不是遭到社會的排擠,親人的抵觸,反而是能夠在創業過程中被現實生活接受?
這麼脫離現實情境的劇情設定,不知道馮小剛導演是如何想出來的?或者說這部劇的主創人員中,是深受爽劇的毒害?
電影《向陽花》的主題,是為了彰顯女性成長。
所有主流影片的價值觀,一定是符合當下社會核心價值觀,即便是沒有說教意義,也要具有正能量的意義。
但《向陽花》前半部販賣苦情,底層女性就是生活在這樣悲苦的生活中。
後半部卻在宣傳,只要敢想敢做什麼都有可能,哪怕是走向犯罪的道路,也有可能破繭重生……
此時,演技再好、劇情設定再出彩、導演名氣再大的腕,都無法為影片托底。
因為當核心價值觀有所偏離後,就像高考作文跑題一樣,閱卷老師不會因作文的用詞華麗、邏輯縝密給你高分。
這和觀眾認可趙麗穎的演技,但卻無法給出高分一個道理。
85小花的破局之路
趙麗穎接連出演的兩部底層女性的影片,其演技已經獲得了「破局」,這也給當代85後女演員,指出了更多的演藝可能。
女演員上了年紀後,往往會受社會審美標準的裹挾,陷於容貌焦慮中,靠醫美來維持已經垮掉的容顏和身體。
但與其這樣做,去和那些出道的年輕演員拼青春偶像劇,不如沉澱下來找到屬於更符合當下年齡的戲份。
或許沒有華美的戲服,或許沒有精緻的妝容,或許會將眼角嘴角皺紋暴露無遺。
但同樣,或許能夠像趙麗穎這樣,為自己未來更長遠的演藝道路,拼殺出獨一份的血路。
在這條路上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