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2號探秘人
編輯|2號探秘人
前言
有病不就醫,卻在綜藝上訴苦?
趙露思的團隊到底想幹嘛?
《小小的勇氣》一夜之間登上數十條熱搜,被全網怒噴!
被網友質疑拿抑鬱症「洗白」的趙露思,到底做了什麼?
網友直言:
把山區當做秀場,趙露思的何不食肉糜才是真正的「殺人誅心」!
01
有病不去看,卻跑到綜藝上作秀?
趙露思的新綜藝又翻車了!
近期抑鬱症好轉的趙露思加盟綜藝《小小的勇氣》,卻沒想到一開播就被罵上了熱搜!
趙露思的經紀公司打着「0片酬公益綜藝」的旗號,卻似乎並未如其宣傳的那般純粹。
這檔公益綜藝打着 「零片酬」 的高尚旗號,本應是聚焦山區貧困人群真實生活,為他們送去幫助與希望的溫暖之旅。
然而,鏡頭所呈現的內容卻讓觀眾大跌眼鏡。
在綜藝中,趙露思身穿華麗的藏服跳舞、寫日記獨白。
這些鏡頭佔據了大量的篇幅。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的村民和孩子們的真實生活狀況,在節目中只是作為背景板出現。
節目中,趙露思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那些真正需要關注的山區窮人,卻被無情忽視。
這種明星與弱勢群體之間的權力不平等,讓不少觀眾感到憤怒和失望。
公益節目本是為山區博取關注,改善現狀。
但趙露思卻好似將綜藝當成了自己的秀場。
然而,這並不是最過分的。
真正讓她被罵上熱搜的,是她在山區村民面前頻秀「優越感」!
02
初到目的地,趙露思走走停停,不忘打卡拍照,與預期的公益氛圍格格不入。
到達目的地後,她也只是簡單寒暄,便準備休息,還讓村民幫忙搭建帳篷。
趙露思身體不適可以理解。
但她沒有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幫忙,反倒指揮村民?
被網友質疑:「這不是來做公益的,像是來度假的。」
若說她僱傭村民為她工作倒也罷了,但節目中並沒有看到她對村民的感謝。
反倒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始終像個局外人,無法融入山區。
利用明星特權,上演「何不食肉糜」式表演?
節目中最具爭議的片段之一,是趙露思觀看山區孩童攀爬懸崖采松茸的視頻後,脫口而出的「好酷」。
在她眼中,這種與死神擦肩的生存掙扎竟被解讀為「冒險精神」。
全然忽視背後因貧困被迫冒險的殘酷現實。
將苦難浪漫化的視角,被網友稱為「現代版何不食肉糜」。
當村民因生計凌晨勞作、老人為五元差價反覆懇求時。
趙露思卻在鏡頭前大談「每天只睡兩小時」的明星壓力。
甚至要求村民為她的帳篷消毒、專人做飯,將公益現場變為「明星度假村」。
在綜藝中,面對非遺傳承困境,趙露思卻質問老手藝人:
「為何不傳手藝,是否自私」。
張嘴就來的指責,卻沒看到山區青年流失、手藝難以謀生的困境。
更離譜的是,她竟然在山區中「秀英語」?
她用英文詞彙「studio」詢問村民工作場所,在對方茫然時反覆解釋,被網友怒罵:
不會說中文嗎?在村民面前秀英語真的好意思?
而她作為公眾人物,對拐杖的認知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趙露思的言論迅速登上熱搜。
開播當天,甚至貢獻了十幾條熱榜!
在後續的節目中,趙露思也並未積极參与公益活動,而是頻繁訴苦。
她向村民抱怨原生家庭的不幸,父母管教過嚴,試圖塑造一個被迫進入娛樂圈的悲劇形象。
但了解她的粉絲都知道,她生病時她的母親24小時陪護。
早年因網紅照走紅,也是趙露思父親砸資源請汪涵在節目中力捧她。
父母的付出趙露思隻字不提,卻在節目中訴苦?
頻頻在節目中賣慘,趙露思的口碑實現了兩極化。
不少粉絲同情她:
做什麼都是錯。
但更多的網友諷刺:
有病就好好休息,別來禍害公益綜藝。
那麼,趙露思真的病的那麼重嗎?
並不見得!
03
有網友爆料:
趙露思有「賣慘,作假」的嫌疑。
抑鬱症的治療通常需要很長時間,但趙露思卻在短時間內就宣布康復並復工。
這種快速康復的速度讓網友直呼「醫學奇蹟」。
甚至醫美博主指出,趙露思描述的癥狀與肉毒素中毒相似。
但趙露思的身體實況我們並不清楚。
或許個人身體差異不同,趙露思恢復更快也說不定。
但當日賺208萬的她,向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村民傾訴「工作30小時的壓力」時,人設就徹底崩塌了。
吃着社會的紅利,卻還要向吃不起飯的窮苦人民訴苦?
趙露思此舉,無疑是過於矯情了。
這檔名義上是趙露思的康復心路歷程和探訪山區的公益之旅。
但實質上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明星形象工程。
打着「0片酬」的旗號,看似高尚,實則這種公益綜藝對明星的商業價值提升,遠非那點片酬所能比擬的。
熱搜上的#趙露思素顏#、#趙露思落淚#、#趙露思勇敢#等話題,無一不在為她的明星形象添磚加瓦。
然而,真正的公益,應該是將鏡頭對準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將明星作為節目的主角。
與趙露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紅基金會20餘年紮根災區的實踐。
從收養纜車事故孤兒到公示每一筆善款,韓紅團隊以「解決問題」為第一位。
正如她在河南水災中親自搬運物資的身影所示,真正的公益需要放下身段、直面苦難,而非將鏡頭對準自我感動。
胡歌的《一路前行》中,他和團隊當清道夫,當起了普通志願者。
袁立十年如一日深入礦區幫助塵肺病患者,拒絕將救助對象作為宣傳素材。
這些才是真正的公益行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弱勢群體帶去了實質性的幫助。
他們的共同點在於弱化明星光環,讓受助者成為敘事主體。
相比之下,趙露思的《小小的勇氣》就顯得有些諷刺了。
熱搜詞條清一色都是關於她本人的話題,而山區兒童的真實需求,卻被擠到了話題的邊緣。
節目發起的#勇氣故事#打卡活動,也並未與山區建立實質聯繫,更沒能帶來實際幫助。
最終只是一場自我感動的網絡狂歡。
在《小小的勇氣》,村民淪為趙露思獨白時的背景板,孩子們的藝術天賦討論止步於輕飄飄的「要支持」。
卻迴避貧困家庭無力承擔教育成本的現實。
趙露思團隊可能至今都沒想明白:
為什麼同樣是做公益,胡歌、韓紅等人能被稱讚,而她卻招來一片罵聲?
其實很簡單,公益的本質是「看見」而非「展示」。
明星參與公益的方式,應該是當記錄者而非拯救者。
用平等的鏡頭讓弱勢群體講述自己的故事,建立長期有效的幫扶機制,而不是這種一次性的作秀。
抖音素人博主通過粗糙的助農視頻賣出滯銷農產品,北海流浪記記錄敘利亞難民生活後促成實際援助。
他們沒有明星光環,鏡頭語言樸素直白,但卻實實在在地幫農民賣出了滯銷農產品,改善了一戶戶家庭的生活。
這才是公益的真諦所在。
公益的核心不在於製作成本與明星流量,而在於能否建立可持續的幫扶機制。
趙露思團隊雖捐贈縫紉機、搭建電商渠道。
但節目熱度消退後,山區非遺手藝仍面臨市場萎縮的困境。
更可怕的是,這種節目傳遞的價值觀真的離大譜。
明星到貧困地區轉一圈,流幾滴眼淚,居然就能完成「心靈凈化」?
當地人的困難與痛苦,不過是襯托明星成長的背景板。
等攝製組撤走後,山區兒童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改變,但趙露思的微博又能漲粉百萬。
這種把他人苦難當自我營銷燃料的操作,觀眾早就看膩了。
如果趙露思團隊真的想做好公益,不妨先放下明星架子,好好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公益。
學會用平等的視角看待他人的苦難,遠比在熱搜上「養病」有意義得多。
畢竟,公益不是作秀,也不是贖罪券。
它是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幫助他人的過程。
但趙露思的團隊顯然不明白這一點。
結語
公益不是一場秀,也不是一種贖罪的方式。
它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善意和行動,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關懷和幫助。
希望趙露思和她的團隊能真正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沒有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趙露思個人綜藝《小小的勇氣》引爭議,別讓明星做公益變成「何不食肉糜」.新浪財經
《小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