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在全世界範圍內搞出了不小的動靜,而這一次,卻不小心把自己的「遮羞布」扯下,「草台班子」本性暴露無遺。
(美防長赫格塞思強調,沒有人分享作戰計劃)
1、美防長一口咬定,哪有什麼「作戰計劃」?
據媒體消息稱,日前,特朗普政府官員錯將《大西洋》月刊的大咖主編傑弗里·戈德堡,拉入「轟炸胡塞計劃群」,一開始以為是惡搞,沒想到,美高層各級官員都赫然在列,他們正激烈的討論如何轟炸胡塞,以及後續會引發的後果。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顯而易見:美軍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的詳細計劃被提前曝光,引發了軒然大波。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倒是使出了一套推諉的絕招,堅決否認有泄密行為。他一口咬定沒有人分享所謂的作戰計劃。之後,《大西洋》月刊公布了這個群的聊天記錄。
(美一眾高官,在群里談論攻擊胡塞具體行動)
信息表明,赫格塞思可是相當詳細地闡述了行動的每一步方案,甚至連要在空中翱翔的戰鬥機和導彈的確切發射時間都被聊了出來。
2、時間、行動全部吻合
這場「群聊門」事件顯然讓《大西洋》月刊的主編和他的同事沙恩·哈里斯,覺得有必要揭開其中的內幕。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的高官們指鹿為馬之後,他們決定將部分內容公之於眾。
根據他們的描述,事情發生在3月15日,即美軍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的那一天,這場行動時間點被精準地擺上了桌面。
(美軍行動細節,與群聊里的計劃完全吻合)
當天上午11時44分,美國東部時間,赫格塞思在群聊中信誓旦旦地宣布:「天氣利好,中央司令部確認行動可以啟動。」這時候的群聊看似氣氛沉穩,實則暗流涌動,因為隨之而來的便是關於空襲計劃的詳細討論。一架架f-18戰鬥機、mq-9無人機、還有海基戰斧導彈,各自在信息流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與會者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副總統萬斯,以及中央情報局局長等人,儼然這是一個不該存在於普通商業軟件中的「高層戰略會議」。
3、特朗普政府「打哈哈」,想把這事糊弄過去
事件曝光後,特朗普及其團隊似乎找到了「萬金油」式的應對策略:淡化事件的嚴重性,並指責他人。特朗普本人甚至試圖將這次泄密事件定性為一種「輕微的違規行為」,將責任推給技術問題和聊天軟件的不完美。他的手下們自然也積極響應,如赫格塞思始終堅稱,「沒有人分享作戰計劃」,顯然是想把這件事說成是一場誤會。
(特朗普輕描淡寫的態度,引起眾怒)
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如此輕描淡寫的態度實在令人生疑。更有甚者,華爾茲則竭力轉移視線,一邊表揚美軍的空襲效率,一邊像潑水一樣攻擊被意外拉入群的戈德堡。這種策略看似是在驅散雲層,其實只是在心虛地遮掩真相,還攻擊《大西洋》月刊泄露美國機密。
對此,《大西洋》月刊則堅定地回應稱,這是對新聞自由的壓迫!
作為一家以追求真實和透明為己任的媒體,他們認為,政府官員的這種抹黑和轉移焦點的行為,既是對新聞工作的肆意妨礙,也是對公眾知情權的蔑視。如果政府可以這樣隨意甩鍋和掩蓋,那麼新聞監督和民主監督又何從談起?
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到現在都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