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2025年03月11日20:30:21 娛樂 6322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蒼山》這部電影,真摯又細膩,郭柯宇在其中的表演,真的沒讓我失望,她的表演是教科書級的「減法藝術」,樸實無華,細節滿滿,她飾演的小妹始終佝僂着背——這是長年負重者的身體記憶。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是的,《蒼山》這部影片將鏡頭聚焦於像小妹這樣一些背井離鄉、離家打工的女性群體,這部分女性也許是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媽媽、姐姐等等,從她們的視角出發,為我們展現生活的另一面。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小妹在上海從事家政工作,承擔著照顧老年痴呆母親和早戀叛逆兒子的重擔。她的經歷,是眾多女性的縮影。

她們背井離鄉,原因各異,或許是為了一份更好的收入,或許是為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或許是為逃離原生家庭的困境,又或許是為追尋自己的夢想。每一種背後,都藏着生活的無奈與艱辛。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她們在上海這座繁華大都市裡,每日奔波於不同僱主之間,在狹小出租屋內操持瑣碎,面對着的壓力與挑戰,是許許多多同在異地打拚的人能切身體會到的。

觀看影片時,我無數次想起身邊那些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的女性朋友們,她們的故事讓我感慨,也讓我明白,生活雖不易,但只要心懷希望,就一定能越過越好。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作為導演的處女作,《蒼山》卻展現出成熟工整的一面。

導演雖平時低調,但鏡頭語言運用得相當出色。影片採用現實主義與超現實場景穿插的手法,現實主義部分真實還原了小妹在上海的艱難生活,如在弄堂出租屋裡為生計忙碌,操持家務、照顧家人的場景,還有面對生活壓力時的默默承受,都極具生活氣息,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超現實場景則為影片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與詩意表達,如橋上 coser 讓小妹幫忙拍照,一旁男人大聲朗讀詩歌;廣場上工人拆下 「蒼山」 字牌時,有人演唱歌劇;小妹和母親坐着的公園長椅後,一位老人精神矍鑠地打拳,這些畫面看似突兀,卻又巧妙地融入影片,給人以別樣的美感和深刻的隱喻。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影片中很多鏡頭設置都非常有美術感,這可能源於導演本身學美術的背景。演員的站位和走位,都盡量讓畫面看上去平衡且飽滿,每個人都在自己應該的位置上,視覺上給人很舒適的體驗。

不過或許也有一丟丟匠氣。但整體而言,這種獨特的視覺風格為影片增色不少,讓觀眾在感受故事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影片里柳琴戲的唱段為影片增色添彩。柳琴戲不僅增強了影片的文化底蘊,更成為連接人物情感與故鄉記憶的紐帶。

葬禮上,小妹唱響母親最愛的柳琴戲,聲音被如潮的悲痛淹沒,那一刻,影片的情感達到高潮,愛的隱忍和剋制在此刻得到了詮釋,讓人為之動容。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影片結尾獨留章小妹在塔樓上的處理,我覺得很詩意。章小妹看似沒有選擇什麼,實際上她有着多種選擇。

與丈夫之間的感情可進可退,對孩子的學業不過多干涉,自己的事業可以在家發展,也可以繼續去上海做家政,或者,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處理方式,給人一種生活仍在繼續,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感覺。

《蒼山》:被冷落了的佳作,郭柯宇貢獻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 天天要聞

《蒼山》在平凡的故事描述中訴說著很大一部分人生的真摯情感與深刻思考。它讓我們看到生活的重壓、故鄉的變遷、情感的剋制,也讓我們體會到在困境中汲取力量、勇敢前行的希望。

相信每一位觀眾都能從這部影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悟,進而珍惜當下,努力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