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2025年02月18日20:50:32 娛樂 3313

當地時間2月17日晚,由文晏導演的電影《想飛的女孩》亮相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發佈會。據悉,該片由劉浩存文淇主演,講述了一對錶姐妹二十餘年的成長與救贖的故事,入圍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將參與金熊獎的角逐。

《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 天天要聞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導演文晏分享了選擇劉浩存、文淇出演的原因。她表示,此前在電影《一秒鐘》就留意到了劉浩存,「感覺到她有既脆弱又強大又反叛的氣質」。而選擇文淇出演的原因是,一開始她認為20歲的文淇演27歲的方笛有點太年輕,和選角導演溝通想要一個「大一點的文淇」,但沒有找到適合的演員。在把劇本發給文淇後,結果是文淇自己選擇了出演方笛一角。資料顯示,劉浩存在影片中飾演拚死逃離毒窟的「田恬」,文淇飾演表姐「方笛」。

劉浩存在發佈會上提到,自己是吉林通化人,對於東北人來說學重慶話還是有難度的,「很榮幸能遇到彭靜(影片方言顧問)」。文淇則說,這次演了一個比自己大5、6歲的角色,難點在於要找到潛藏在角色下的悲涼的本質,如何用麻木的表象來隱藏自己的慾望,以及對於愛、家庭、親情的追求,「這對我來說非常有挑戰性」。

《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 天天要聞

在影片世界首映後,不少觀眾也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個人觀影感受。網友tyrocolt在觀看了影片後向南都記者表示,自己是四川人,電影《想飛的女孩》在口音上「確實不能全部還原」。該網友還指出,該片整體故事的布局和節奏上有不足,特別是在國際舞台上進行比較的話,故事感會稍顯弱,但有關女性成長的故事被多角度挖掘,「這個相互救贖和治癒的故事我很喜歡」。網友leo yu則向南都記者直言,「看預告就知道本片會差,只是沒想到會差到搞笑的程度。」他認為,雖然演員在該片表演上出了問題,但主要責任可能在於導演,「我也有幾個業餘朋友看了之後覺得還可以的,他們都很喜歡劉浩存的表演。」

《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 天天要聞

《想飛的女孩》亮相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發佈會。網友tyrocolt攝

網友嘟嘟ber~告訴南都記者,她在觀影后明顯感覺到影片在劇情、人物塑造和敘事邏輯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她指出,影片講述了一對錶姐妹之間的情感糾葛,但整體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表姐和表妹的故事線更像是為了營造「文藝感」而刻意拼湊的橋段,缺乏內在的邏輯和情感支撐。同時,在敘事節奏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情節之間的銜接缺乏必要的過渡和鋪墊,「給人一種割裂感」。該網友特別提到,劉浩存和文淇的表演無疑是影片最大的亮點,即使影片情節和剪輯存在缺陷,但她們依然能夠憑藉出色的表演將觀眾拉回到故事中。

《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 天天要聞

發佈會現場。網友嘟嘟ber~攝

據南都此前報道,電影《想飛的女孩》並不是文晏首次入圍柏林電影節,她擔任製片的電影《白日焰火》曾拿到2014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她執導的《嘉年華》也曾入圍2017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文淇在其中擔任女主角。《想飛的女孩》是文晏與文淇的又一次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文晏在對話1905電影網時提到,該片主演劉浩存和文淇在拍《想飛的女孩》之前並不認識。文晏還透露,在影片拍攝前期,就儘可能讓她們一起去磨合形成姐妹的狀態。在排練期間,兩位演員沒有照本宣科綵排劇本里寫好的戲,導演反而提供一些會出現在人物生活世界裏的場景,比如姐姐春節回家後兩人如何一起度過、妹妹去車站送姐姐會說什麼話等表演情境,讓她們即興演繹。

《想飛的女孩》世界首映!首批觀眾觀感:劇情顯得空洞而刻意 - 天天要聞

《想飛的女孩》將於3月8日在全國上映,目前該片淘票票想看人數超過4.5萬人,豆瓣想看人數2.8萬人。距電影上映還有18天,通過該片在世界首映後的觀眾評價來看,目前該片口碑存在一定的差異化,且靜待影片正式上映後觀眾的口碑發酵如何。 

采寫:南都記者 林經武

圖片來源於網絡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