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鶴尾
編輯|娛叔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熟悉的BGM一響起,又勾起了我重刷《家有兒女》的興趣。
經典不愧是經典,這麼多年之後再看竟然還能找到「亮點」。
毛巾做的雪
250的褲衩,880的球鞋,17萬的車,2萬的鋼琴……
好傢夥,劉星你小子也沒說你們家這麼有錢啊。
原來「你的童年我的童年根本不一樣」!
等等,劉星你家小區里的這積雪怎麼也和我們的不一樣。
難不成天上飄下來的雪花,也有我們沒見過的「高端貨」?
不對,這根本不是雪。
這分明是白毛巾。
搞半天原來是穿幫鏡頭啊。
小時候只顧着看劉星和夏雪鬥嘴了,都沒留意這些。
現在再看,《家有兒女》里的穿幫鏡頭還真不少啊!
搶鏡的收音話筒
因為演員們專業能力的下降,這些年影視行業出現了許多「怪象」。
比如濫用替身;
比如摳圖換臉;
比如配音。
配音在影視作品中本來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它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有些演員音色不貼合角色的問題。
比如孫儷飾演的甄嬛,就是後期配音完成的。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配音變成了某些演員不背台詞的「遮羞布」。
「數字小姐」和「數字先生」頻出,讓觀眾都差點忘了:
最開始的影視作品中,演員們都是現場講台詞直接收音的。
比如《家有兒女》。
從老戲骨宋丹丹,到只有8歲的尤浩然,當時都是現場收音。
不過也正是因為現場收音,讓《家有兒女》留下了一個「漏洞」。
有一集夏東海生病,虛弱無力地躺在床上。
劉梅就和劉星三姐弟一起守在床邊照顧他。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合家歡」場景。
但是視線上移,你就會發現屏幕上方有一個非常突兀的黑色東西。
這就是不小心出鏡的收音麥。
可能劇組當時拍攝的時候,只顧着看演員們的表現了。
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這個「搶鏡」的麥克風。
這讓我想起了鄭凱曾經拍攝的一部電影——《江湖論劍實錄》。
只說這個電影名字大家估計都一頭霧水。
但如果我說「家父張二河」,大家是不是瞬間就懂了。
在《江湖論劍實錄》中,男二號張鼎鼎因為喝醉酒誤親了一個男的。
第二天醒來之後,他悔恨萬分,對着鏡頭剖析心路歷程。
結果這個時候,鏡頭上方的收音麥居然出鏡了。
不過跟《家有兒女》不同的是,《江湖論劍實錄》的導演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個穿幫鏡頭。
但是因為這個片子是個十成十的荒誕搞笑片。
所以導演發現之後,沒有選擇終止拍攝「再來一條」。
而是立馬拉近鏡頭將收音麥「藏」了起來。
這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最後反而把喜劇效果拉滿了。
夏雪的爛拖鞋
劉星家家底豐厚,劉梅夫妻倆對幾個孩子的吃穿用度也從來不會剋扣。
看劉星他們幾個平日里穿的衣服就知道,那可全都是名牌。
哪怕放到二十年後的今天,我也穿不起。
但是在這種富足的家庭環境下,夏雪居然穿了一雙「開膠拖鞋」。
劉星的耐克
有一集劉星姐弟幾個在客廳里玩鬧。
三個孩子排排坐在沙發上,激烈地討論事情。
劉星弔兒郎當蹺了個二郎腿,夏雨一腳踩桌子一腳蹺二郎腿。
夏雪最淑女,沒有蹺二郎腿,只是將一隻腳放在了桌子上。
但這一放,就出問題了。
原來道具組為了省錢,給夏雪準備的是一雙開膠的「爛拖鞋」。
平時走路還好,看不出來。
但一抬起來,鞋底就立馬「現原形」,直接掉下來了。
空白的榮譽證書
劉星姐弟三個雖然平日里調皮搗蛋,「壞心眼」多多。
但到正經事情上,三個孩子從來不打馬虎眼。
有一集,夏雨拿着仿真槍在家裡玩。
結果一個不小心,打到了姥姥的頭上,給姥姥額頭打了一個大窟窿。
爺爺見狀,當機立斷沒收了夏雨的仿真槍。
並且在夏家展開了一場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比賽。
爺爺帶着劉星三姐弟,將他們手裡那些有問題的練習冊全都送到了原出版社。
並且要求他們改正。
出版社收到之後,也沒有推卸責任,立馬進行了積極修正。
而且還給劉星他們幾個頒發了榮譽證書。
記得當時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覺得心裏可驕傲了。
感覺像是自己做了好事被表揚。
現在再看,才發現夏雨不小心翻開的榮譽證書里,居然是空白的。
一個字都沒有的證書,也難為夏東海還裝作一副興緻勃勃的樣子,在那裡來回翻看。
要是我,估計早就笑噴了。
長腳的床單
全國人民都知道,劉星家是重組家庭。
劉星和夏雨夏雪不是一個爹媽生的。
也正因此,才會留下那個影史上的經典場面:
「我叫夏雪。」
「我叫夏雨。」
「我叫下冰雹。」
因為不是一個爹媽生的,所以劉星他們仨跟對方的爸爸/媽媽接觸時,總是不太自然。
劉星和夏雨還好,兩個男孩大大咧咧,不會想那麼多。
但夏雪就不一樣了。
小姑娘家的,總歸心思比較敏感。
所以劉梅這個大人就主動出擊,試圖拉近與夏雪的關係。
夏雪喜歡養倉鼠,劉梅就主動說自己也喜歡。
但實際上她對這玩意兒怕得要命。
夏東海從她身後過來碰她一下,她都以為是「耗子」來了。
嚇得差點原地起飛。
夏東海過來的時候,劉梅正在整理床單。
所以她就順勢將床單放在了床上,然後坐了下來。
這個時候床單正在劉梅和夏東海兩人之間放着。
然而下一秒鏡頭切換,床單就跑夏東海的後面去了。
難不成這床單是長了腳,自己跑到後面去了嗎?
結語
小時候看熱鬧,長大了看門道。
以前看《家有兒女》,注意力全都在劉星三姐弟的上面。
那些名牌,資產,穿幫鏡頭,真是一個沒看出來。
哪像現在,只一眼,就將這些瞧得明明白白。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長大」吧……
部分參考資料:
1. 網友考古發現:《家有兒女》里的雪竟然是毛巾!.大象新聞
2. 《家有兒女》前期籌拍花絮:學生故事堵塞郵箱.搜狐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