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曾經風靡全球,讓無數人為之痴迷、為之瘋狂的追劇。構建起的維斯特洛大陸彷彿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有着鮮活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劇情。但不得不說,其中也有一些不解之謎,尤其後面脫離了老馬丁原著加持,編劇放飛自我,留下很多不合邏輯,讓人費解的劇情。
奈德輕信
奈德·史塔克北境守護,臨冬城公爵,為人正直,穩重謹慎。
首相瓊恩·艾林被陷害致死,勞勃來到北境希望奈德出山幫他治理國家,奈德是國王勞勃唯一信任的人。奈德最初是不願意南下到君臨的,因為「史塔克家人南下沒有一個好下場」,父親瑞卡德和大哥布蘭登就是南下君臨城被殺。但他又不能不去,因為兄弟情誼,因為王命難違。
尤其為出發前收到信件前首相也是奈德養父瓊恩·艾林是被謀害,所以奈德和妻子更感覺君臨之行充滿危險,異常的小心謹慎。
出道君臨上任首相的奈德也是,謹慎審視並懷疑着每一個人,財政大臣貝里席(小指頭),大學士派席爾,八爪蜘蛛瓦利斯,王后瑟曦。這些都是權力的好手,深藏不露。
在調查發現了更多疑點和真相後,反而令人費解的開始輕信他人。
首先輕信瑟後有底線,懂知難而退,發現三個孩子都不是勞勃親生的真相,奈德並沒有直接告訴勞勃,反而先向瑟後攤牌,建議她帶着孩子們遠走高飛,沒想到被瑟後反將一軍,告訴他:「權力的遊戲沒有中間地帶,要麼贏,要麼死」,這為奈德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然後輕信小指頭會幫他,而他相信小指頭的原因是,這個男人深愛着自己的老婆凱特琳,最後正是小指頭背後拿着匕首放在他脖子上說「我說過,不要相信我」
最後相信喬佛里不殺他,在勸說下承認自己有罪並相信喬弗里會放了他。奈德似乎是厭倦了這個權力場而做的最沒有思考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直接招致了他被砍頭。
從謹慎到輕信,和人設非常不符
珊莎送給小剝皮
珊莎隨小指頭逃到鷹巢城,聯手做掉瘋狂姨媽萊莎後,本已穩定,小指頭轉手把珊莎送給了小剝皮,非常不合邏輯。
珊莎是凱特琳·史塔克的女兒,凱特琳是徒利家族的長女,小指頭是徒利家的養子,出身不高,家族領地是最小的一個,這也是他外號「小指頭」的來源。小指頭深愛凱特琳,但凱特琳對他沒感覺,凱特琳與布蘭登·史塔克訂婚時,還曾找布蘭登決鬥,差點被宰了。凱特琳的妹妹萊莎·徒利卻一直迷戀小指頭,還趁小指頭酒醉和他上床,後來兩人就糾纏在一起還懷了孕,因為小指頭家族弱小不足以和徒利家族聯姻,霍斯特·徒利下令打掉孩子,並趕走了小指頭。
小指頭仍一直深愛凱特琳,凱特琳「血色婚禮」上死後,小指頭把愛轉移到珊莎身上,從珊莎身上看到凱特琳的影子。也正是因為向珊莎示愛吻了珊莎被萊莎看到,萊莎吃醋威逼珊莎,反被小指頭推下月門。所以小指頭怎麼會捨得把珊莎主動送出去。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萊莎死後,珊莎和小指頭有段對話
珊莎:「你想要什麼」
小指頭:「你知道我想要什麼」
第二天珊莎就改頭換面以一身黑衣出場,自信而從容,並且和小指頭相視一笑,相信這一切都在不言中。
令人意外的是小指頭把珊莎送到波頓家,嫁給了小剝皮,這一點非常不合邏輯。
首先,小指頭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如果說害怕剝皮家,完全沒必要,谷地騎兵相當有名,實力強大,後面贏得私生子之戰還是靠的谷地騎兵。而且鷹巢城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歷史上從未被攻破,小指頭完全不需要擔心。如果說想借剝皮家的實力,剝皮家族也沒有任何幫到他的地方。
其次,有人說是想利用珊莎控制波頓家族,意在整個北境,那更離了大譜,珊莎又不是小指頭什麼人,自他把珊莎送走那一天,就已經完全失去了,何談控制。他應該清楚把珊莎留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大王牌。
精明的權謀者,做了不明智的決策
小惡魔降智
小惡魔可以說是《權力的遊戲》劇中的智力擔當,喜愛讀書,頭腦清醒,權謀手段過人。
小惡魔身為最有權勢的蘭尼斯特家族一員,一個不能上陣殺敵,攻陷城池從而獲得赫赫軍功 的侏儒來說, 就用多讀書來武裝自己, 用自己的頭腦和智慧來在另外的戰場上來一決勝負。
小惡魔頭腦清醒,善於審時度勢,有很強的大局觀,對時局和戰局的清醒判斷,讓泰溫對他 刮目相看, 委任為自己的代理首相。
君臨城代理首相期間,清除投機鑽營,陰謀不忠的人,維護皇城治安,重新俘獲民心,聯合各家勢力,通過聯姻和合作的手段,讓在無能的喬大帝統治下的君臨城逐漸達到一個新的穩定狀態。
但保護君臨城之戰立了大功的小惡魔並不被父親泰溫認可,還被罷免了首相,後來經過「紫色婚禮」事件甚至被判了死刑,小惡魔在射殺老獅子泰溫後,和瓦里斯一起投奔了龍媽,並成為龍媽的御前首相。
但從這時候開始,小惡魔好像降智了,經常的判斷和決策失誤,沒有多少可圈可點之處,只能理解為沒有了老馬丁原著的支持,編劇開始放飛自我了。
關於小惡魔還有一個不解之謎,就是小惡魔到底是不是瘋王強姦小惡魔的目前喬安娜生的兒子,這點原著和劇中都沒有明示,但確實有很多跡象表明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首先,瘋王伊利斯·坦格利安從泰溫和喬安娜新婚洞房開始就一直糾纏喬安娜,甚至沒有帶王后情況下在西境住過半年,這給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機會。
其次,原著中描寫小惡魔的金髮發白,而坦格利安家族有銀髮特徵,他的頭髮顏色似是蘭尼斯特與坦格利安的混合,小惡魔兩眼一黑一碧,坦格利安家族中也有成員擁有獨特的眼睛顏色。
並且小惡魔從小就對龍有強烈渴望,曾夢想有自己的龍,常讀關於龍骨的書,到君臨還特意找尋龍的頭骨,劇中龍媽把龍關到地窖,小惡魔獨自伸手觸摸龍,龍並沒有反抗和噴火。
第三,從泰溫對小惡魔的態度來看,泰溫是懷疑小惡魔不是自己的兒子的。認為他是自己和家族的恥辱,「世人的律法讓你冠上我的姓氏,穿戴我的衣裳,就因為我無法證明你不是我的種。」
所以小惡魔極可能是「坦格利安」
瓦里斯反水
瓦里斯作為情報總管,他的「小小鳥 」遍布世界各地,沒有他掌握不到的情報, 作為太監總管,詭計多端、 阿諛奉承、行事無孔不入,他又深得幾任國王的信任,從未失勢。
性格高深莫測,難以琢磨,亦敵亦友,難以判斷。隨着劇情進展,觀眾逐漸發現, 這個早已沒了卵蛋的弄臣,才是最悲天憫人,普度眾生之人,他一直有着堅定的目標,給世人一個和平的年代,你如果是治世能人,他就是你的朋友,你如果是瘋王佞臣,他就是你的敵人。
認可奈德的正直、 正義後感到欣慰並儘可能幫助他, 奈德在獄中問瓦里斯:「 你到底為誰效 力 」,瓦里斯說:「為國效力啊大人,總得有人憂國憂民。 」
認可小惡魔當首相的才能,衷心說出:「權力存於人心。信則有 , 不信則無。惑人的把戲 , 如浮 影游牆。即便是矮小之人 , 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 」
瓦里斯把自己的情報提供給各個不同的權力遊戲玩家。瓦里斯將秩序和平衡看得比任何事都 重要,只有在有利於達成這樣的局面時他才會顯示出一定的忠誠心。
他從不衝動,僅想以自己微弱之力輔佐明主。唯一一次衝動是救走了小惡魔,也知道自己再 難回去, 毅然隨小惡魔一起離開君臨城。逃亡路上,小惡魔自暴自棄,而瓦里斯還在擔心江山社稷。瓦里斯說七國需要一個比托曼強硬,比史坦尼斯溫和的坐上鐵王座,這個人就是龍媽, 最終兩人一同前往彌林輔佐龍媽。
但是回龍石島之後,令人費解的是,瓦里斯反水了,即便是最後劇情強加給龍媽一個「瘋王」,但瓦里斯追隨龍媽征戰厄爾索斯大陸,統治奴隸灣期間,龍媽的表現是符合瓦里斯的明主目標設定的,攻回維斯特洛大陸也是瓦里斯希望給七國帶來一個合適的鐵王座人選。
但瓦里斯就莫名其妙的反叛龍媽,要知道原著中瓦里斯還沒有死,大概率是編劇駕馭不了這麼多角色,尤其是瓦里斯這種複雜的角色。
不如強行寫死拉倒
夜王怕鋼
夜王的塑造是成功的,出場是震撼的,劇情是精彩的,而劇情是崩塌的,結局是草率的。
夜王的存在本就不可理解,目的是帶來無盡長夜併除掉三眼烏鴉以抹去世間記憶,夜王為啥要死磕三眼烏鴉,那怎麼說也得是三眼烏鴉掌握着他的命門,結果呢?
劇中夜王走了八季,布蘭躺了八季,所有人都以為憋着啥大招,兩個人相遇竟然沒有發生任何化學反應,這兩大伏線嘎然而止。布蘭三眼烏鴉的意義就是引夜王來長城以南?
你引他幹嘛
風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而夜王走了八千里,只為十元的盒飯,多一塊都是浪費的。
瓦雷利亞鋼,瓦雷利亞人發明的一種玄秘合金,能被用來製作無與倫比性能的兵器。傳說在製造過程中混入了咒語和魔法,用龍焰協助鍛造。即使如此,瓦雷利亞鋼最大的特點只是輕便、堅韌、從不生鏽、卷刃或折斷。
再看看夜王,無敵的存在,不怕任何物理攻擊,就連能夠燒毀一切的龍焰對他也無濟於事,一把小小鋼匕首,給捅死了。夜王自己都笑了
太不講武德了
龍媽屠城
突然黑化唐突的也太不禮貌了,龍媽的人設一直是仁慈寬厚,善良愛民的,甚至爛好人還害死了馬王,解放了所有奴隸,因為龍孩子傷害了農戶的牲畜,把龍關進地牢,戰爭是殘酷的,但她的統治是仁慈的,但在最後卻突然選擇燒毀君臨城,其行為轉變缺乏足夠的情節鋪墊和合理的心理動機,感覺是為了黑化而黑化。
當時情況她攻陷君臨,只需要飛過去噴死瑟後,頂多只需噴倒紅堡,就已經勝利了,其他勢力必會馬上臣服,君臨城本來就是她的家,坐上鐵王座是她的夢想,為了一個小偷燒毀自己的家,任誰也想不通。
不少觀眾用現有結局,反推前面龍媽具備暴君潛質,瘋王傾向,但你如果按劇情的人設正推,她的結果絕非瘋王,瘋王是龍媽成長的一面鏡子,以史為鑒的背景。
就以臨冬城之戰說,自私的瑟後選擇躲在君臨城,龍媽知道夜王的強大,毅然北上為了人類而戰。她完全可以先噴了瑟後再北上,但她選擇先為人民而戰。
帶着全部家當去往臨冬城,並未受到禮遇,還受到三傻不少的抵觸,也未憤然帶兵離去。
即使她走向殘暴統治,也應得到公平的討伐,正義的反叛,而不是僅僅靠想像,就用陰暗的手段暗殺。
龍媽是編劇殺的,和旁人無關
灰蟲子不報仇
龍媽對於灰蟲子和無垢者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不僅僅是他們的女王,更是他們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正是龍媽的慧眼識人,選定了灰蟲子,給他信任和權力。
灰蟲子深愛着彌桑黛,龍媽可以為彌桑黛的死而怒火焚城,灰蟲子難道還不及龍媽。龍媽被刺殺,灰蟲子帶着無垢者走了,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的。
有人說北境軍隊到達,灰蟲子權衡利弊才退卻,更是完全不可能,無垢者最大特點就是無所畏懼,沒有龍媽就沒有現在的無垢者,他們可以說是為龍媽而生,為龍媽而死的,他們不可能退卻。
費解繼續,灰蟲子準備前往彌桑黛的家鄉納斯島,也叫「蝴蝶之島」,但是外來入侵者在島上活不長,入侵者無一例外會染上一種怪病,在島上最多不過一年就會死去。而納斯人本身就不會染上這種病,島上的蝴蝶保護了納斯人。所以灰蟲子他們去那裡怎麼生存下來?
灰蟲子剛了一路,最後慫了?
完全說不通
布蘭當國王
這個超級的無厘頭,令人費解分為兩個層面,是三眼烏鴉當國王,還是布蘭當國王。
如果是三眼烏鴉當國王,那這個所謂的「綠先知」是不會死的,是傳承的,那這個世界成了三眼烏鴉世代相傳的天下了。「三眼烏鴉」本身就是最大的費解,三眼烏鴉號稱是這個世界的記憶,夜王追殺他就是抹除這個世界的記憶,笑了啊,你是這個世界的記憶,要書有什麼用,要歷史傳承有什麼用?並沒有看到他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好的東西
只帶來了夜王
如果說是布蘭當國王,他那軟弱的性格和柔弱的個人力量能保護誰,Hodor、玖健都是保護他死的,如果是三眼烏鴉賦予他錄像機的能力,那只有回放能力,沒有未卜先知,更適合當法官,不適合當國王。一遇事就躺板板翻白眼,其他全不顧。
再有不合邏輯的是小惡魔推選布蘭當國王的理由是打破世襲,布蘭沒有生育能力,他死了大家還是通過推選確定新的國王,難道再繼續推薦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嗎?總之最後的國王
布蘭他不配
費解之王雪諾
雪諾就是不合邏輯的費解之王
第一:龍媽誰的可以殺,只有他不可以,龍媽是他的姑姑,是他的愛人,他當初連是敵人的女野人都不捨得殺,怎麼會殺一個自己至親的女人。雪諾是殺自己人擅長,難道殺自己人殺上癮了,斷掌科林是他殺的,野人王曼斯因他而死,火吻耶哥蕊特因他而死,親手殺了守夜人兄弟,親手殺了龍媽。(不管這些人因為什麼原因,但都因他而死)。
但無論如何不應是他殺龍媽,如果擔心龍媽因為他是繼承人殺他而先下手殺了龍媽?這不就是莫須有,他如果不想要王座和龍媽表達清楚,龍媽從不殺自己人,她不會殺雪諾。他如果想坐鐵王座,那他殺了龍媽更無坐上鐵王座的可能,臉還得要的。
第二:雪諾殺龍媽是對還是錯,如果是對的,那他殺龍媽是給大家除掉一個「瘋王」,那他就應該是大功臣啊,不當國王也得出將拜相,結果他被流放了。如果他是錯的,那之前對龍媽的臆測就全是錯的,龍媽的那些做法也都是強加給她的,雪諾殺死了一個大家的好女王,就應該給處死,結果他只是被流放了。
第三:跪了布蘭,塞外野人從不跪任何人,野人王曼斯因為不跪史坦尼斯而被燒死,而劇中雪諾是唯一跪了六國之王布蘭的人,然後他去當了野人王,曼斯都要從墳里跳出來了。
第四:帶領野人重新去極寒之地,野人因為生存環境惡劣,曾經想攻入絕境長城,損失慘重,都沒攻進來,也是雪諾極力撮合讓野人進城,參與抵禦夜王大戰,給野人在長城以南劃分領地生存,野人參戰了,戰爭結束了,就應該有一席之地在境內生存,但劇中最結尾,雪諾又帶領野人拖家帶口的去往極北之地,十萬個為什麼都不知道為什麼。
第五:泄露身份,直到自己是坦格利安身份的他,本來已經答應不告訴任何人,其實連布蘭都守着秘密,但他轉頭就告訴了三傻,說身份必須告訴家人,他非常清楚三傻對龍媽的態度,絕對會利用這個對抗龍媽。
他口中說的是他不想坐鐵王座,但內心深處其實想的是私生子不能坐鐵王座,而不是丹妮莉絲是女王。如果有人把他強推向鐵王座,他就會勉為其難,就像被迫當上守夜人總司令,就像被迫當上北境之王。聽從小惡魔慫恿刺殺了自己的愛人和姑姑,甚至沒有給龍媽證明自己是不是瘋王的機會,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了。
他還活着才是這個劇最大的敗筆
迷之爛尾
《權力的遊戲》結局是本劇的一場災難,劇情崩塌,人設崩塌,初衷崩塌,一起都源於編劇崩塌。
劇情初衷崩塌,按照權力的遊戲劇情發展,應該是在權力的慘烈鬥爭,世界付出代價後獲得新生,迎來一個新的格局。
不是不能死人,在最初泄露版的劇情中,死的人更多,基本全都死了,但結局更合理,他們都有自己應該的死法,起碼雪諾殺龍媽這種狗血不會出現,結局也代表舊的世界死亡,生存的小惡魔扶持新生的嬰兒帶領新世界繼續前進。
而在爛尾版的劇情中,輪椅上的布蘭做了六國國王,沒有二丫和小熊女配得上北境之光的三傻當上北境之王,艾德慕、勞勃·艾林這些無能之輩當上領主,成為一個腐朽的世界。
並不是新時代的誕生而是舊時代的延續,小惡魔的說法是,布蘭沒有生育能力,就沒有世襲制,以後的國王採取推舉制,看似進入了一個民主時代,但細想在那個還是勢力割據,鬥爭不斷地時代,這種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國王死了,兄弟都會相殘,諸王都在紛爭,沒有兒女的不是更混亂。
而且一個靠翻白眼治理國家的人,比一個「瘋王」更可怕
馬丁老爺子近期已經出來透露,原著《冰與火的世界》應該是寫不完了,這爛尾結局給老爺子
整不會了
文/唐朝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