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2024年02月14日20:55:04 娛樂 1511

春節電影票房又一次十分火爆。可是讓人意外,由劉德華主演、寧浩的導演的《紅毯先生》卻票房撲街了,目前上映五天,票房只有700多萬。


現在春節檔冠軍是賈玲的《熱辣滾燙》,票房已經超15億。第二名是韓寒的《飛馳人生2》,票房也超過14億。這兩部電影票房是註定大賣的。


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聞


張藝謀的《第二十條》目前也有7億票房,雖然無法比肩去年的《滿江紅》,但是這個成績也還算可以。張藝謀這幾年不斷在嘗試新的風格,而且他也放棄了過去衝擊奧斯卡的執念,開始全力走市場路線。以張藝謀的年紀來說,他還可以保持不斷創新,這就已經是成功了。


可是劉德華跟寧浩的影響力就不用說了,劉德華是華語娛樂圈最頂級的天王,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光是粉絲就有7000多萬。劉德華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巨大的關注。寧浩也是中生代導演中的頂樑柱,從早期的《瘋狂的石頭》,還有後來的《心花路放》等電影,在票房上都獲得成功。


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聞


可是這樣的組合,卻拍攝一部票房大撲街的電影。從電影本身的質量來說,我們很難說《紅毯先生》就不如《熱辣滾燙》跟《飛馳人生2》。這兩部熱賣的電影,同樣也有不少的槽點。


電影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演員的演技、劇情、場景、剪輯、音樂、導演等都可以決定電影的好壞。可是電影本身的好壞往往也不代表票房的好壞。很多票房大賣的電影,並不是優質的電影。


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聞


同樣優質的電影也不一定票房大賣。只是如今的時代跟30年之前已經不一樣了。30年之前,很多電影人都是生活在體制內,他們可以為了理想去拍攝一些電影,不需要考慮票房。可是如今在市場化的時代,如果票房不成功,意味着就是最大的失敗。


現在你要讓觀眾走進電影院去看你的電影,你必須給觀眾一個理由。比如說《流浪地球》這樣的超級大片,視覺效果拉滿就足夠吸引觀眾了。


賈玲這次的《熱辣滾燙》為何票房成功?很簡單,賈玲減重100斤就足夠吸引觀眾了。作為一個多年的春晚常客,過去一直以肥嘟嘟諧星形象出現的頂流,減重100斤這個噱頭確實太大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反差。反差才可以給觀眾帶來新的衝擊。類似的事情劉德華在20年之前就干過。當年拍攝《瘦身男女》的時候,劉德華就曾經自毀形象,讓自己變成了一個胖子。作為一個帥了幾十年的明星,突然變成了一個大胖子。這就是巨大的反差。


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聞


簡單來說,如果賈玲這次再拍一部《你好,李煥英》這樣的溫情片,哪怕在演技、劇情上繼續突破,票房也很難超越。


吳京為何拍完《戰狼》1跟2之後就暫停了自己的導演生涯,因為他給自己立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如果再要靠動作、軍事、愛國的組合,已經很難突破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吳京可以做到的。


《紅毯先生》這樣的電影從劇情到演員、導演,其實更像是一群電影圈的老朋友,大家一起拍給圈子內人看的電影。這就好像香港之前拍攝的《龍虎武師》,這就是一部致敬動作替身的電影,這種電影在院線上映之後,註定很難獲得成功。


劉德華加寧浩,王炸組合為何干不過賈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聞


當然以劉德華跟寧浩來說,他們的號召力跟實力依然在,如果他們換一個思路,依然可以拍出成功的電影。這就好像張藝謀一樣,當國師放棄衝擊奧斯卡的執念,拍出商業片來,可以說也是降維打擊。


去年的《滿江紅》證明,他也可以拍出幾十億票房的電影。同時這幾年的電影,從《堅若磐石》到《懸崖之上》等電影都在口碑跟票房上獲得了保底的保障。關鍵從2016年以來,張藝謀的工作效率之高,拍片之多,別說同時代導演無人能及,就是年輕導演中也沒人比得上。


如今年輕一代的導演中,不過是韓寒還是賈玲,他們都更加懂得市場跟流量,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反差製造觀眾的共鳴。


只是每一次高票房電影的出現,都會引發觀眾的熱議,到底什麼樣才是好的電影。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