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雲嶺大地》的推薦

2024年02月14日20:25:04 娛樂 1860

關於《雲嶺大地》的推薦 - 天天要聞

《雲嶺大地》是我第一部完全使用AI編曲軟件和弦派製作的原創音樂專輯,共收入在五天時間內創作的九首歌曲,融入了雲南風土人情的相關元素。我的朋友於美琦為我提供了很多視頻素材,給所有歌曲都配上了MV,對宣傳很有幫助。

第一首《雲嶺大地》是整部專輯的主題曲,編曲選用大氣國風的風格,演唱選用了民族唱法的音色,從一個較為宏觀的視角宣傳雲南的風土人情。雲南電視台有部叫《雲南》的紀錄片,片尾曲化用了《小河淌水》,唱出了一種歷史沉浮的蒼涼感。我創作這首歌,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參照。

第二首《旅歌》原本寫的是茶馬古道,但是經過考慮還是把相關的元素抹去了,講述外出闖蕩的心路歷程,是一首勵志的歌。因為第一首寫得比較柔美,第二首切換成歡快的曲調,有助於體現整部專輯的多元化。

第三首《天生橋》是對同名古詩的演繹,寫的是香格里拉的天生橋。受歷史唯物主義的影響,我對各地各民族的民俗和信仰都秉持着批判的態度,所以讓我發自肺腑地讚頌神靈是絕不可能的。

第四首《風花雪月》寫的是大理。因為我是大理的,當然在創作中要有特別的偏向。每一個寫整個雲南的作品,我都要刻意地把大理的元素專門放進去。但是我對大理也並不是特別熟悉,只能根據自己的印象抽象地創作,沒有摻進去什麼奇特的知識點。

第五首《望夫石》本來要寫的是阿詩瑪,但是實在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切入,也不太好取名,只好換了個選題。望夫石和阿詩瑪是兩個有關聯又相互獨立的故事,對此我沒有深入研究但有基本的了解。古代有很多男子外出闖蕩從此再不復返,獨留痴情的女子死守一生的凄美故事,令人喟嘆。

第六首《印象雲南》從遊客的視角體驗雲南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雲南的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各有各的特色,整合起來創作一首歌還是很有意義的,但是篇幅有限不能寫全,只能查閱資料找一堆意向作為代表。旅遊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奢侈乃至奢靡的活動,所以旅遊的觀感主要來自於豐富的閱讀,而不是身臨其境。

第七首《山寨夜話》是借用山寨夜生活表達一點對人生的思考。雲南有獨特的火塘文化,我想把它單獨拿出來寫,但是想不出來確切的主題。畢竟這是一部融入雲南元素的流行音樂作品,而不是科普性創作,所以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更恰當一些。

第八首《摩崖詩刻》和上一首類似,是借摩崖詩刻表達對人生的思考。許多文人雅士拜訪名山大川都要留下點墨寶以示紀念,有的就以石刻的形式呈現。隨着光陰的流轉,這些刻錄的印跡慢慢消磨了,後人就在這些遺迹之中追憶往昔,生出許多情感。雲南高山大川密布,是選擇這一主題的契機。

第九首《阿夏》寫的是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的走婚習俗,也叫「阿夏走婚」。對摩梭人風俗的深入了解,是我對整個雲南所有民族全面了解的開端。雖然摩梭人並沒有被單獨作為一個民族劃分,而是歸屬於納西族。走婚有沒有真摯的愛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是按照真摯的愛情的角度來創作的這首歌。

經過十多年的練習,我的作詞作曲技能已經沒有多大問題了,但是由於編曲技能欠缺以及創作條件有限,要寫一首完整的作品出來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所以我一直在按捺着創作的熱情。而現在和弦派為我提供了詞曲編唱一體化創作的條件,可以僅靠一部手機就能實現隨時隨地短時間內完整創作,這是一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

——2024年2月14日

《淺嘗不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