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2023年12月04日11:47:12 娛樂 1513

這兩年被內地觀眾拋棄的香港電影人,似乎有點飄。

以為是內地觀眾和電影環境的問題導致港片衰落。完全忘記了是內地觀眾給港片續了一波命,甚至沒有內地觀眾港片早就沒了。

可內地觀眾沒想到,梁朝偉拍了《尚氣》,跑去韓國捧女團。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周潤發在釜山電影節力捧韓國電影,陰陽怪氣中國電影。

陳可辛更是言之鑿鑿,說要放棄內地市場,自己要拍國際視野的大片,首部大片就是《醬園弄》。

有趣的是這些人很快就被現實教訓了一把。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尚氣》票房撲街,梁朝偉又老老實實回到了內地市場拍戲,可惜《風再起時》《無名》兩部大片票房都不如預期,周潤發賣情懷炒冷飯的《別叫我賭神》票房更是慘不忍睹,陳可辛是直接打臉,《醬園弄》回到了內地備案,變成了一部國產片。

現在這種例子又要加上吳宇森了。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12月1號吳宇森導演的好萊塢動作片《靜夜廝殺》北美首映。

上周末北美市場堪稱群雄混戰,音樂電影《碧昂絲:文藝復興》一馬當先,北美首日票房破1150萬美元,還有日本電影《哥斯拉1.0》首日票房轟下了472萬美元,創造了今年非英語電影在北美的最佳首映紀錄,甚至比本土市場表現還要好。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作為同日上映的《靜夜廝殺》則完全被忽視。

電影首日票房僅100萬美元,截止12月3號電影首周末3天票房才300萬美元,也就是2100萬人民幣左右。

而根據網絡報道這次《靜夜廝殺》製作加宣發成本在6000萬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超4億。按照目前的走勢電影北美最終票房破千萬美元是不可能的,虧損已經無可避免。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這次《靜夜廝殺》就是香港導演們心心念念的大尺度,北美定位都是R級。

因此《靜夜廝殺》直接放棄了在中國內地的上映,對於電影來說這簡直是最大敗筆,吳宇森雖然已經不是巔峰狀態,但在華語地區還是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哪怕是差評如潮的《追捕》內地票房都衝破了1億,這部《靜夜廝殺》又是吳宇森時隔多年的復出之作。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搞搞噱頭沒準在內地市場能夠取得破億的票房,也能極大緩解電影的成本壓力。

可惜吳宇森完全高估了自己在北美觀眾的號召力。

電影主打一個吳宇森的暴力美學,還加入了一個電影高概念,就是全片沒有對白,當然電影有正常的背景音,所謂的全片沒有對白其實是男主失去了聽力和說話能力,電影以男主的視角展開,自然是沒有對白了,撇開這位概念噱頭。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靜夜廝殺》純粹就是一部好萊塢流水線式的R級動作片產品。

暴力元素拉滿,各項限制級畫面滿天飛,吳宇森給電影帶來的就是所謂的港片風格,什麼慢鏡頭啊,練習格鬥啊,端着機槍出來掃射啊等等,如果內地觀眾看了這片,還以為是上個世紀90年代港片呢?都2024年了,吳宇森還痴迷於如此老套的拍攝方式。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整部電影也沒有所謂的劇情可言,簡單一句話就是聾啞人父親給兒子報仇。

這種劇情竟然還瘋狂注水,加入了大量毫無意義的親子戲,簡直是莫名其妙,R級觀眾走進電影院難道是為了看溫情文戲的嗎?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國產片混不下去,重回好萊塢首戰就撲街了,77歲吳宇森彷彿被時代拋棄了。

吳宇森無疑是港片標誌性的大導演,也曾經是在好萊塢發展最為順利的香港導演。

英雄本色》帶着三個失意老男人翻身,之後吳宇森的《喋血雙雄》《義膽群英》《縱橫四海》等等部部都是超級經典,隨着好萊塢攻佔香港電影市場,香港電影人也開始陸陸續續前往好萊塢發展。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吳宇森的《斷箭》《變臉》都獲得了成功。

更是躋身一線好萊塢大導演行列帶來了《碟中諜2》,2002年就能讓米高梅電影公司花了1.5億美元拍《風語者》,可見好萊塢當時對吳宇森的信任程度。

可惜《風語者》票房慘敗,差點了電影公司破產。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不過吳宇森跟沒事人一樣回到了飛速發展的內地市場。

還獲得了超級大導演的地位,《赤壁》《太平輪》《追捕》部部都是集結多國明星的大製作,但我們可以發現,也許是吳宇森在好萊塢習慣了國際大製作,每一部電影都喜歡啟用中日韓等多個國家的演員,不僅僅拉高了電影成本,對於中國內地觀眾而言,不見的是加分項。

成本超4億,票房僅2100萬,吳宇森新片放棄中國市場是最大敗筆 - 天天要聞

這導致《太平輪》《追捕》都虧得不輕。尤其是上下兩部《太平輪》票房才2.5億不到,可電影成本就花了4億。

這讓吳宇森在內地市場走下了神壇,2017年《追捕》之後,吳宇森已經6年沒有新片了。

直到這部《靜夜廝殺》,讓人唏噓不已的這位77歲導演復出好萊塢首戰就撲街了。

恐怕影迷以後很難看到這位大導演的新作了。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 天天要聞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還記着老牌運動品牌斯凱奇嗎?昔日「鞋業大王」,如今竟靠「賣身」求生。2025年5月5日,斯凱奇宣布接受巴西投資巨頭3G資本的收購要約,交易金額高達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3億元)。這次交易,成為全球鞋類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也是斯凱奇成立33年來最戲劇性的轉折。從「美國第二運動品牌」到被資本吞併,斯凱...
《親愛的仇敵》:羅曼在飯局的表現,才是成年閨蜜間的真實關係 - 天天要聞

《親愛的仇敵》:羅曼在飯局的表現,才是成年閨蜜間的真實關係

由陳妍希和高葉合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親愛的仇敵》上線後熱度不錯,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兩位女演員的合作會覺得很意外。陳妍希是大家公認的一位清純的女演員,早些年的時候她憑藉青春校園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直接以校園女神的身份出圈,她塑造的沈佳宜也成為了無數少男心目中的白月光。相比較之下,高葉卻是完...
香港AI,大消息! - 天天要聞

香港AI,大消息!

【導讀】港科大成立馮諾依曼研究院引領AI創新,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AI元素滿滿 中國基金報記者 郭玟君 5月9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馮諾依曼研究院(Von Neumann Institute,以下簡稱研究院)揭牌儀式上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相信人工智能蘊藏巨大的潛力。我們的目標是通過『AI+』策略,將AI融入各行各業。」近...
小S二女兒全面接管大S資源,拍照復刻姨媽動作和眼神! - 天天要聞

小S二女兒全面接管大S資源,拍照復刻姨媽動作和眼神!

近日,小S的二女兒各種活動和拍攝雜誌頻繁,藉著大S的熱度,頻繁上熱搜。小編好奇:什麼時候小S二女兒資源這麼好了?有報道稱:小S二女兒已接管大S資源,連上美麗佳人,都在模仿姨媽動作和眼神,不得不讓人懷疑:這算不算蹭熱度?小S二女兒一直挺崇拜姨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

近日,西安美術學院運動會的開幕式上,來自特殊教育藝術學院的宸玥,因舉牌畫面「美得不真實,像AI」而走紅。5月9日,據四川觀察報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宸玥說「其實這些對我沒什麼好處,反而會挨罵。」宸玥稱與自己相關的話題登上熱搜第一後,很多評論說她「長得很可怕」「長得太誇張了」「要是在街上見到我都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