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2023年09月12日18:20:14 娛樂 1494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文|一道Talk

編輯|一道Talk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人物在電影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影片敘述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影片矛盾衝突的焦點。2011年法國影片觸不可及,由奧利維·那卡什導演,弗朗索瓦·克魯塞奧馬·希等人聯袂出演,並在首映後立刻成為票房冠軍。本片中的兩個不同階層的主角,在出身、教育、價值觀、生活方式、經濟和政治上,都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這部電影的敘述就是圍繞着角色的不同性來展開的,而在這些看似對立、矛盾的關係背後,又暗藏着一種和諧。這種和諧,既是角色間的相互成就,又是階級間和諧的一種美麗的訴求。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電影的主要內容及背景

《觸不可及》這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富有的白人菲利普,在一次跳傘時,身體癱瘓,妻子去世,身體殘缺,他的人生黯淡無光。他對愛情充滿了強烈的渴求,但他的內心深處卻有着一種強烈的自卑感。在眾多資歷深厚、學識淵博的「家庭護工」申請者中,他竟然選中了看起來「冷酷無情」的黑人德瑞斯,這兩個到處都有矛盾的「矛盾體」,開始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感人至深的友誼故事。德瑞斯的洒脫和隨和,與菲利普的拘謹和陰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他的樂觀和真誠卻給菲利普和他身邊的人帶來了一絲生機,菲利普的寬容和謙遜也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德瑞斯,讓他的生活從一開始的邊緣走向了另一條道路。影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極度反差,台詞的滑稽幽默,情節的平淡,感情的逐步發展,這一切都令人既想笑,又想發人深省。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經歷了很多次的變形。從時間上看,首先是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法國伯瑞香檳酒庄的副總裁,以他的身世為藍本,寫成了自傳第二次呼吸;2004年,他的自傳以《生死與共》的形式拍成了一部紀錄片;2008年這部紀錄片被改編為劇情片《觸不可及》,2011年12月在法國公映。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這段時間,法國人很喜歡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因此,同類型的優秀影片也有很多,比如丹尼·伯恩導演的歡迎來到北方,講述了一位剛到北部的郵局局長,經過艱苦的努力,消除了人們對地域之間的歧視,並認識了自己的好朋友安東尼,給北方帶來了無窮的溫馨和感動,本片着重展現了不同地域在普通生活中的結合;還有傑拉爾·烏里導演的虎口脫險,這是一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空軍的幾名飛行員,在法國一群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協助下,驚險而又滑稽地逃離了現場的故事,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同社會階級的組合。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觸不可及》這樣的影片,故事情節並沒有太大的波折,但卻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真實的情感和溫馨,採用「雙人轉」的方式,來塑造角色。法國對這種類型的喜劇片非常喜歡,講述的是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出生於不同的階級和地域,由於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截然不同,一次偶然的相遇,發生了一系列的矛盾,逐漸磨合,從對立走向和諧,最後變成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相比起之前的兩部影片,《觸不可及》展現的是在真實世社會中不同種族的組合,以一種很普通,很俗氣的劇情,打動了成千上萬的法國民眾。富有的白人老闆與黑人護工,這兩位在真實生活中可能從來接觸不到的人物,通過對對方的真誠與包容,超越了法國不斷增長的社會問題。在寒冷的冬天,在彷徨的法國的總統選舉前夕,這則故事就變得更加尤為可貴了。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導演的風格

《觸不可及》的導演奧利維·納卡什和艾里克·托勒達諾,在法國電影圈中,都是晚輩。兩人既是合作夥伴,又是多年的好朋友。最初的時候,兩個導演以短喜劇為主,到了1995年托勒達諾和納卡什,才有錢拍出了他們的第一部長片《我寧願我們還是朋友》,這也是一部「二人轉」類型的喜劇片,票房不錯,口碑也不錯,為他們之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2017年的無巧不成婚,2019年的《標準以外》,以及其他的雙人喜劇,團體喜劇等等。《觸不可及》作為二人在創作之路上的第四部長片,也算是二人在這條路上的又一次表演。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於當時法國特殊的社會環境與觀眾心理,以及兩位男主角的精湛演技,在嚴寒的冬季與彷徨不安的總統選舉中,不但帶給法國民眾一份溫馨與安寧,更揭示了社會普遍關切的議題,遠比一部影片所要傳達的意義要大得多。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物角色的對立與和諧

影片一開頭,兩個主角就像兩個相互對立的「矛盾體」一老一少,一病一健;一位是白人,一位是黑人;一主一仆;一位沉默寡言,一位活潑多話;一個是訓練有素的上流社會人士,一個是粗魯的小混混,兩個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但在這截然相反的背景下,又有着一種微妙的和諧。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一)彼此成全

在一群受過高等德瑞斯見應聘者太多,等得太久,就大喊大叫地闖進應聘者的房間,恥笑菲利普這個職業音樂家對流行音樂一竅不通,直言不諱的說他想要簽名領失業救濟金。不過,在眾多高教育和有豐富護理經驗的候選人中,菲利普卻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擇了一個剛剛出獄的小混混。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周圍的人都不明白,他說:「他總忘了我癱瘓的事情,他缺少同情心理,這是我最看重的。」其它面試者都在說菲利浦的身體有缺陷,迫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當德瑞斯發現菲利普的殘疾時,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像對待一個普通的人那樣,和菲利普說話。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看得出來,菲利普雖然是個殘疾人,但他並不希望被人用異樣的方式特殊對待自己。而他所要求的,卻是一個平等的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德瑞斯表面上看起來毫無憐憫之意,實際上卻是對一個有缺陷的人要表示友好和尊敬,因為在德瑞斯眼裡,他的缺陷就像是一個人臉上的一顆痣,沒什麼好驚訝的。菲利浦最需要的,就是他缺少的這種同情心。

(二)默契的配合

影片的一開始就非常刺激,德希斯和菲利普先生在公路上瘋狂飆車,因為超速而被交通警察攔住,但是菲利普「發病」的演技立刻讓兩名警察信服。隨後,德希斯和菲利普在一輛警車的帶領下,一路前行。調戲交通警察這種事,對於一個從貧民區出來的黑混混德希斯而言,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根本不會讓他的腎上腺素分泌有任何的提升。但對菲利普這種有錢人來說,卻是一種很少見的體驗,在上流社會的人看來,這種小把戲,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然而,菲利普卻一反常態,兩人心照不宣,用一種瘋瘋癲癲、口齒不清、頭不停顫抖的方式,把警察給糊弄過去了。兩個人的身份差距如此大的人,在戲弄警察時,他們卻像是心有靈犀一般,配合得天衣無縫,這不就是一種信任和默契嗎?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三)階層的和諧

德瑞斯喜愛流行樂,菲利普則喜愛古典樂,兩者之間的區別,不但表現在他們對音樂的品位上,而且還表現在他們的社會地位上。不過,菲利普在德瑞斯給他安排的生日宴會上,聽着那些他從未聽過的流行歌曲,心裏卻異常的開心,甚至還跟着跳舞。原本涇渭分明的階級界限,彷彿在這一瞬間被打破。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德瑞斯和菲利普,其實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一個屬於上層階級,一個屬於下層階級,兩者之間有着本質上的矛盾。從表面上來看,低級的音樂和高級的音樂是兩個極端,但在這裡,高級的人們並不討厭低級的音樂,反而很喜歡這種音樂,可以說是一種和諧。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四)內心的和諧

菲利普性格怯懦自卑,而德瑞斯則是個隨性大大咧咧的人。菲利普因為癱瘓而感到自卑,面對愛情也是怯懦,而德瑞斯卻主動幫他追求自己的愛情。德瑞斯「綁架」他和女筆友見面約會,讓他正視自己的感情,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這部電影中,菲利普的愛情貫穿了整部影片,從他們長達6個月的電話互不相見,到他們首次相見時的怯懦爽約,再到德瑞斯的「綁架」,迫使他和女筆友約會。可以看出菲利普對愛情的嚮往,但由於他太過敏感,加上他的自卑的內心,他不敢去見她。德瑞斯知道他內心的想法,於是他就在菲利普不知道的情況下,為他安排了一場會面。從表面上看,他們兩個人對待感情上態度形成了一種對立,而菲利普的愛情卻是在德瑞斯的幫助下才得以實現的,這不正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和諧嗎?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之所以觸不可及,是因為偏見 - 天天要聞

結語

《觸不可及》英語可以譯為 The Intouchables,這個單詞是用複數來表示的,所以我們就能夠理解電影名字所蘊含的意義了。很顯然,他說的是富翁菲利普和小混混德瑞斯,這兩個人是完全相反的存在,在現實中,他們是絕對不會接觸到的。這部影片圍繞着菲利普和德瑞斯的各種不同之處來敘述,菲利普和德瑞斯分別來自不同的階級,他們的家庭、教育、價值觀、生活方式、經濟狀況、身份以及他們的地位、命運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彼此之間存在着不可跨域的鴻溝。但是,這兩個看起來「觸不可及」的對立人物,卻處處成全幫助彼此,不僅可以接觸,還成了親密的、融洽的關係。而這種和諧正是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對於那個時代法國社會階層之間可以和諧共處的一種美麗的呼籲。

參考文獻

張文紅 2013《解讀法國電影 < 觸不可及 >》,《電 影文學》第 4 期。

焦 暘 2013《從敘事學角度賞析法國電影 < 觸不可 及 >》,《電影文學》第 21 期。

薛睿韜 2016《難以觸及的情懷——解析法國電影 < 觸不可及 > 的人文意蘊》,《電影評介》第 14 期。

車槿山 2017《真假之間——解讀法國電影 < 觸不可 及 >》,《上海藝術評論》第 5 期。

李利平 2018《大他者視角下的文化認同——電影 < 無法觸碰 > 解析》,《電影評介》第 14 期。

徐煜暉 2019《亂世有佳人——淺析主人公斯嘉麗的 人物特徵》,《漢字文化》第 18 期。

余雅雯 2019《淺析 < 小鞋子 > 里苦難生活中的人性 之光》,《漢字文化》第 18 期。

吳若菡 2019《論陀思妥耶夫斯基 < 卡拉馬佐夫兄 弟 > 中底層人物書寫》,《大眾文藝》第 16 期。

(通信地址:210037 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暑期檔追劇季,讓優酷白夜劇場陪你「牛氣一夏」 - 天天要聞

暑期檔追劇季,讓優酷白夜劇場陪你「牛氣一夏」

盛夏的蟬鳴已拉開帷幕,空調房裡的冷氣嘶嘶作響,手邊冰鎮西瓜的清甜沁人心脾——這熟悉的夏日場景里,怎能少了一部讓你「上頭」的好劇相伴!當視頻平台激戰正酣,短劇風潮席捲而來,如何在茫茫劇海中精準鎖定「不踩雷」的精品?或許你可以優先考慮一下由牛欄山獨家冠名的《白夜劇場》。 作為近年來中國視聽產業備受關注的...
百萬點贊即處決!電影《惡意》新預告片考驗網絡人性 - 天天要聞

百萬點贊即處決!電影《惡意》新預告片考驗網絡人性

暑期檔備受期待的懸疑犯罪電影《惡意》,今日發佈「指尖惡意」版預告片。只要點擊鼠標、敲擊鍵盤,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換作是你,如何選擇?影片由陳思誠編劇、監製,來牧寬、姚文逸執導,張小斐領銜主演,梅婷、陳雨鍶、楊恩又主演。該片此前點映口碑全線飄紅,貓眼點映評分9.5分,微博大V推薦度98%,點映及預售總票...
夢回《頭文字D》!周杰倫喊「高橋涼介」打網球,陳冠希回應「我怕你又贏了我」 - 天天要聞

夢回《頭文字D》!周杰倫喊「高橋涼介」打網球,陳冠希回應「我怕你又贏了我」

7月2日,據媒體報道,陳冠希在社交平台曬出周星馳、周杰倫合照,「我最愛的兩位巨星!」周杰倫在下面評論:「出來打球了,高橋涼介,不要怕。」陳冠希隨後回復:「我怕你又贏了我,藤原拓海。」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夢回《頭文字D》!」「記憶回來了」。7月3日,@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官方曬出周杰倫的採訪視頻,作為溫...
輿論質疑下東方甄選與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俞敏洪道歉 - 天天要聞

輿論質疑下東方甄選與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俞敏洪道歉

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7月3日上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東方甄選與水木年華成員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一事發佈了一份聲明,並為此道歉。俞敏洪在微博發佈的事件說明聲明中稱,幾天前繆傑找到東方甄選,說看到貴州榕江水災內心很難受。繆傑是榕江的榮譽村長,相當於自己的家鄉,希望通過東方甄選平台來幫助榕江賣農產品,並把銷...
抽成40%卻不擔責?「月嫂突發心梗」事件中家政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律師解讀 - 天天要聞

抽成40%卻不擔責?「月嫂突發心梗」事件中家政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律師解讀

7月2日話題#月嫂在僱主家工作時心梗無人擔責#衝上熱搜榜引發關注據報道湖南長沙44歲月嫂潘女士5月底接到家政公司派單前往僱主家中幹活6月11日潘女士在僱主家幹活時突然昏迷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為急性心梗做了心梗血管搭橋手術花費醫療費兩萬餘元視頻截圖事發後僱主協助送醫並墊付部分費用而家政公司孕媽咪以「中介性質」拒絕擔...
歌手岑寧兒7月4日成都追光|封面福利 - 天天要聞

歌手岑寧兒7月4日成都追光|封面福利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憑藉《追光者》成功破圈的女歌手岑寧兒來成都了!7月4日晚,岑寧兒「好久不見」亞洲巡演成都站將在CH8冇獨空間舉行。 岑寧兒在李宗盛的鼓勵下開始彈吉他寫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