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可以說全網都在播放刀郎新歌《羅剎海市》,都在討論、評論、分析《羅剎海市》的源動力與對整個娛樂界的殺傷力,褒之者眾,貶之者寡,大有一曲《羅剎海市》,看透全世界、罵遍所有人之勢。
但是,我們想說的是:《羅剎海市》之火,不可能長久,要不了多時,必將塵歸塵、土歸土而斷崖式熄火、冷卻、被棄。甚至,可能會來一波批判《羅剎海市》的輿情反轉。
理由有以下幾點——
1.雖然《羅剎海市》的歌詞確實反映了不少的社會現實,掀開了歌壇醜陋,但是,它所傳播的理念,終歸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對社會對民眾的負面影響太大太大。
毋庸諱言,社會需要批評、需要揭露的陰暗面確實存在,也不少,但是,歌曲具有心理疏導、教育啟發、政治宣傳功能,其總體屬性應當是積極的、向上的、光明的,但《羅剎海市》所呈現出的卻全然是消極的、陰暗的、罵街的情緒渲泄,並造成了着實大的傳播與影響,不對它「剎車」與「滅火」,才是怪事。
2.《羅剎海市》挑起社會對立,給和諧社會蒙上了「不和諧」陰影。
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年前,《羅剎海市》的作者刀郎與娛樂圈幾位特定明星出現了情緒抵觸。因此,《羅剎海市》一出世,加上歌詞中使用了一些帶有傾向性的「諧音梗」以及「拆字梗」,立即引來眾多網友解讀為這是對特定明星的一系列批評和指責(即所謂「復仇」),甚至導致特定明星的一些社交媒體評論區一度被網友攻陷。
3.自媒體對《羅剎海市》過度解讀,事實上已經引發了網絡騷亂甚至是網暴行為,如果不及時管控與制止,僅僅作為一首歌的《羅剎海市》將成為網絡暴力的「介質」和「罪魁禍首」。在大力整治自媒體亂象、清朗網絡空間的今天,必將不被官方和社會所允許與容忍。
所幸,刀郎以及眾多網民解讀所指的特定明星,都沒有被網絡輿論裹挾到這場爭論之中,特別是刀郎並沒有依從輿論傳播的「當事人不會把所有的內幕都爆料出來,而是抻一抻、等一等」規律,不斷添加佐料讓輿論對立重新熱起來。
歌曲《羅剎海市》引發的輿情風暴,該按下「停止鍵」了,每個網民都應當肩負起維護網絡清朗空間的責任,別因自己的某種小心思就隨意表態,如果表態引發輿論大戰甚至是網暴,在讓別人承受無妄之災的同時,災殃也許會累及自己……
當今社會,最需要的就兩個字兒:和諧!
結論:《羅剎海市》的自身熱度以及因其而挑起的輿論熱度,均將很快偃旗息鼓而塵歸塵、土歸土。
作者|耳尖風控研究員 悟一
審核|汪小嘉
耳尖風控,專註輿論風險評估8年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