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2023年01月26日19:58:03 娛樂 1380

電影《流浪地球2》正在院線熱映,出現了一個挺奇怪的討論,部分影迷認為,沙溢角色在危急關頭喊,五十歲以上的飛行員出列,去執行核炸任務,這是在欺負老年人。在我看來,這真的是一個挺奇怪的討論。這個內容,是《流浪地球2》的敗筆呢,還是真正的點睛之筆呢?

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 天天要聞

我在對《流浪地球2》的嚴肅影評文章當中(已經發佈,平台可讀),已經闡明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這個橋段,實在是這部電影當中的點睛之筆:幾代人甚至於幾十代人的奮鬥,就是為了孩子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也是符合世界潮流觀念的。而部分影迷覺得,這個橋段竟然是欺負老年人,實在不妥。

是敗筆,還是點睛之筆?這其實就是一道非常簡單的中學文科題罷了。我不知道現在的高中生們還上不上哲學政治課,老編當年上學的時候,這門課是文科生當中考試的重點課程,就叫「政治」。這門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內容,權利和義務。我們當時也是讀書少,課上,老師講解說,權利和義務是共生的,有義務才會有權利,很多時候,權利和義務是分不開的,分不清的。

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 天天要聞

文科考試題當中,就經常有「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係分析問題,尤其是注重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其實,電影《流浪地球2》當中的這個「五十歲以上出列」就是較為典型的類似文綜題。我們不妨進行分析一下,希望要參加高考的文科生們,也注意一下,保不齊,這個題就會出現在高考當中。現在高考出題,與時俱進,出個應景的題,很正常。

在《流浪地球2》當中,沙溢角色代表五十歲以上的飛行員要求出戰,是他的義務,還是他的權利呢?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權利和義務共生的關係。在地球危在旦夕的時刻,每一位飛行員都有為地球而戰的義務。同時,為地球而戰,這一刻,其實已經不是義務那麼簡單了,而是每一位飛行員的權利。

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這是權利呢?因為在地球存亡的最後時刻,能夠為地球而戰,其實是頂級的人生榮譽。甚至於從哲學的角度上講,只有在這一刻,能夠參與到為地球而戰的活動當中去,才能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這依舊是中學文綜題。

人生當然有很多種價值,但人生也有終極價值,那就是集體,為族群,為人類文明做貢獻。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就是這個道理。人在這個價值上進行奮鬥,才會找到自己的價值感。所以,在地球生死存亡的時刻,要求為地球能夠繼續存在而戰,其實是沙溢角色在找自身存在的價值。

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 天天要聞

因此,沙溢角色這個時候要求為地球而戰,是要實現自己的價值,而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則屬於自身權利的範疇。五十歲以上的出列,其實是增進了這種自身價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意味着,年長的飛行員們要自我犧牲了,大家的自我犧牲,又不僅僅是炸毀月球那麼簡單,更是挽救了更多的年輕飛行員。這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有了更好的崇高感。所以,沙溢角色是在主張權利,同時實現自己作為飛行員的義務。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總是把享受和權利對等起來,把勞動和義務近似起來,總是覺得,行使義務是非常吃力的,非常讓人頭疼的,而享受權利,則是非常快樂的。這一點,在中學的政治課上,老師們就應該給孩子們講解清楚了。比如,勞動是權利,還是義務呢?勞動不僅是義務,而且是權利。這個題,非常簡單。

五十歲以上出列,是《流浪地球2》敗筆,還是點睛之筆呢,文科題 - 天天要聞

如果沒有受過這個中學教育,就容易覺得,五十歲出列,是欺負老人了。基於此,我才覺得,這是一個圍繞熱映電影《流浪地球2》展開的一個很奇怪的討論。這個橋段,是該片當中的點睛之筆。而這部電影,不僅有着充沛的視覺特效,而且有着非常不錯的人文視角,這樣的電影,非常適合春節檔全家觀看。(文/馬慶雲)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