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去年12月,周星馳在社交平台曬出一段衝浪視頻,引發熱議。
視頻中,周星馳身手敏捷,踏浪前行,看上去全不像花甲之人。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短短几秒鐘的視頻,重新勾起大家對周氏喜劇電影的懷念。
而說到周氏喜劇電影,我們總會聯想到一個詞——「無厘頭」。
無厘頭的最大特點,是「反崇高,反精英,反邏輯,諷刺調侃一切」。
正因為有無厘頭,才有了愛吃雞翅的唐伯虎,在青樓做長工的包龍星,從街頭混混到功夫大佬的阿星……
有時覺得,無厘頭既成就了周氏喜劇的風格,也很容易讓人忽略電影本身的思想深度。
那麼,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思想深度呢。
我總結出兩點:與底層人共情,對惡人慈悲為懷。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01 與底層人共情
電影《美人魚》里,劉軒在別墅開豪華派對。
一群女孩圍在他身邊,各種討好,只為了能獲得些許好處。
李若蘭看不下去了。她走過去,卸下手腕上的表,扔進泳池,然後衝著那群女孩說,誰搶到表,表就歸誰。
一開始,女孩們不屑一顧。但是,當得知那塊表價值800萬時,她們立刻扔下劉軒,跳入泳池搶表。
李若蘭的本意,是想讓劉軒擦亮眼睛看清楚那些女孩的真面目。
然而看到這一幕後,劉軒非但不生氣,反而慷慨激昂地說,那些女孩都是「努力奮鬥的年青人,我很尊敬她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富豪竟與底層人共情?
這聽上去不可思議。這確定不是在「損」劉軒嗎?
周星馳說,並不是。
看完電影后半部分,我們才知道,如今揮金如土的劉軒,原來是苦孩子出身。
他少時家貧,一次,爸爸撿回一隻雞腿,專門留給了他。那隻雞腿,成為他灰暗童年裡唯一的光,以至於他成年後仍念念不忘。
藝術來源於生活。
劉軒吃雞腿這個橋段,源於周星馳幼年時的真實經歷。
周星馳童年時家境貧寒。一次,他故意把雞腿扔在地上,想讓捨不得吃雞腿的媽媽去吃。沒想到,媽媽看到後卻怪他不愛惜食物,不由分說地把他打了一頓。
多年後,頭髮花白的周星馳說起這段往事時,眼神從興奮到悲憤再到暗淡,其內心的屈辱和失落仍可見一斑。
「自己苦過,方知他人的苦。」
正因為有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才讓周星馳對雞腿有一種執念。電影里,劉軒吃雞腿吃到淚流滿面,並不是在搞笑,而是真情流露。
此時,劉軒的背後,站着少年周星馳。周星馳是在借劉軒之口,抱慰兒時的自己。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至於把美女搶表說成是「年青人努力奮鬥」,這也不是諷刺。
而是周星馳在底層摸爬滾打多年後,深知底層人的艱辛,他是借台詞表達自己對底層人的敬意,與底層人深度共情。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電影《新喜劇之王》里。
如夢是個戲痴。為了拍戲,她甚至能頭頂血淋淋的菜刀回家吃飯。諷刺的是,她的所有角色,都是龍套。
更讓人無語的是,有一次,劇組為了省錢,竟然給她全身上下塗滿了白粉,讓她扮演一尊雕像。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最早看到這個情節時,我以為這是周星馳編出來的橋段。
幾年後,無意中看到一則新聞說,有些劇組為了省錢,真的會讓群眾演員「出演」雕塑。
我大吃一驚。
原來,電影里的這個橋段,並沒有誇張,而是我們所身處的魔幻現實世界的寫照。
你用心看就會發現,周星馳電影里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它們看似荒誕,卻能映射出現實世界的醜陋與荒誕。
周星馳是從底層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正因為他成名前就見識過人間百態,成名後的他才會把每一部電影的主人公,都定格於小人物。
他的電影,一邊講述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一邊透過小人物的離奇經歷,帶我們重新審視這世界的美與丑,善與惡。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02 對惡人慈悲為懷
羅曼·羅蘭說,「靈魂的最美的音樂是慈悲。」
周氏喜劇如果只停留在和底層人共情層面,那麼票房可能很好,但電影未必能成為經典。
周星馳自己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的電影結尾,總會把主題從「懲惡」升華到「揚善」的層面,讓人們走出影院的時候,依然能有所回味。
《西遊降魔篇》里,孫悟空對陳玄奘說,五百年前,自己手拿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路砍到蓬萊東路,三天三夜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孫悟空以為陳玄奘會被自己的武力值嚇到,沒想到,對方的關注點卻是,「三天三夜不眨眼,你眼睛會不會幹?」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種錯位的雞同鴨講,很可笑。
但從這個細節里,恰好能看出,陳玄奘是從「人」的角度看問題的,他對萬物(包括像孫悟空這種「魔」)都充滿了慈悲心。
同樣的情節,也出現在《美人魚》里。
當劉軒坐在街邊攤,邊啃雞腿邊回憶自己的凄慘童年時,珊珊聽着聽着,輕輕拿起紙巾,幫他擦拭嘴角的油。
本來還沉浸在悲傷情緒中的劉軒,瞬間就呆住了。或許,他的生命中,還從來被人這樣溫柔地對待過吧。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功夫》的結尾,更是如此。
經過一番惡鬥,火雲邪神見識如來神掌的威力後,大為震撼,於是他問阿星,這叫什麼功夫。
阿星望着他的眼睛,真誠地說:「你想學啊?我教你。」
火雲邪神聽完這句話,突然間含着淚低頭認輸。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一個人願意主動把絕技傳授給別人,只能說明兩點∶
一,他內心純良。
二,他知道即便對方學會了,也依然不是他的對手。
火雲邪神正是領悟到這兩點,才熱淚盈眶地臣服於阿星。
古人說「仁者無敵,勇者無懼」,指的正是周星馳電影里的主人公。
這些主人公,表面傻裡傻氣,骨子裡都很善良,很正直,很勇敢。看完整部電影,你會打心底里由衷地讚歎他們,愛上他們。
就像《西遊降魔篇》里的段小姐,當別人都在嘲笑陳玄奘時,唯獨她,卻看出了陳玄奘的「好」。
其他驅魔人捉妖,都是為了名利。陳玄奘捉妖,一不為錢,二不為名,就是想讓老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段小姐說,真正的大勇之人,未必是武功最高強的,但他們一定是內心有大愛的人。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要真正看懂周氏喜劇電影,觀眾必須也要有像「段小姐」那樣的慧眼才行。
03 心懷仁愛,以人為本
「憑着愛,我信有出路」。
這句歌詞,唱出了周星馳電影的靈魂。好電影,打動人的永遠是細節。周星馳的電影里,很多細節都透着「愛」。
《西遊降魔篇》里,段小姐識字不多,怒撕《兒歌三百首》後,她花了三天三夜時間,把一張張碎片拼了回去。
最後,當她親手把冊子遞給陳玄奘時,封面上竟然有一個大大的繁體字版本的「愛」。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每次看到這個細節,我都會在心裏向星爺豎起大拇指。
諸如此類的細節,在周星馳的電影里不勝枚舉。
影帝梁家輝說,周星馳的《美人魚》能做到同時把他媽媽和他女兒逗笑,又能讓她們看完電影后若有所思。
他說:「試問,有哪個中國導演能做到這一點?」
周星馳的電影里,確實有一種罕見的真誠與正氣,還有些純凈的孩子氣。這些特質,讓他的電影明顯區別於其他港片,能喚起觀眾內心的童真與善念。
做演員時,周星馳不得不受制於導演,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拍片。
千禧年後,周星馳從「演員」成功轉型為「導演」,從此他對自己的電影有了更多話語權。
此後,他依然在拍喜劇,只不過,這些喜劇已不再是王晶拍的那些無厘頭了。
這時,他的所有電影的內核,都成了《醜小鴨》,主人公都遵循「英雄之旅」的路徑——從一文不名的小角色,一步步歷經考驗,最終成長為拯救民眾的大英雄。至此,他的每一部電影里,都透着人性之光。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或許不該稱為「喜劇」 。
他的電影里,無厘頭只是佐料。他真正想表達的是,熱愛生活,努力奮鬥,改變命運。
多年過去,周星馳頭髮白了,內心卻從未改變。他一直是那個面朝大海忠於自己的少年。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全文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台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