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韓國娛樂圈可是沒少「偷」中國文化,可卻只會生搬硬套,鬧出不少笑話,最近韓劇《王后傘下》大結局的一段台詞就又惹來群嘲,再次暴露了他們淺薄無知。
《王后傘下》是近期在韓國熱播的一部古裝宮斗劇,劇情本身就十分可笑了,主線竟然是「九子奪嫡」,女主角身份是王后,瞎編了一通她幫助自己兒子奪位,美其名曰架空,本質捏造歷史,完全忽視了他們明朝屬國背景,離譜連韓國學者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站出來指責劇組。
當然,劇組肯定是不會反省的,更是在結局丟了把大臉,越沒什麼越要吹什麼,上來就是一句「果然還是我們的食物最好吃」,接着借角色之口說出了這麼一段話:「就算端出山珍海味招待國外使臣,他們還是喜歡吃辣白菜,也總會打包回母國。」
國外使臣?
網友也是立馬察覺出了不對,就算是架空歷史,但所謂國外使臣不就是指的大明朝么,吹噓辣白菜都懶得說你們什麼了,反正韓國古代也確實沒吃過好的,但拉明朝使臣下水就純屬心裏沒數了。
對於韓國劇組這種做法,網友也是又無語又覺得好笑,瞬間想到奧運會他們抗議沒東西吃的傳聞,思維模式真是一模一樣,只能請他們左轉小料區了……
這些年韓劇也是沒少抹黑明朝,又是攻打大明又是活捉朱棣,就他們常年把電視劇當史實的德行,經歷了這麼多年自欺欺人,除了極個別清醒的人之外,估計從上到下就兩種狀態,要麼揣着明白裝糊塗,要麼信以為真夜郎自大,以至於全員對於「偷文化」都是理所當然的狀態,絲毫不感覺羞愧。
不過換了角度看,他們也是挺成功的,一方面完成了自我洗腦,一方面也讓部分中國觀眾「脫敏」了,哪怕明知他們又是抹黑又是偷竊,照樣追劇跟風盲目吹捧。
《王后傘下》可不光在大結局翻車了,他們盜用漢字和中國宮殿名,還抄襲《甄嬛傳》,結果熱搜照樣上,絲毫不受影響。
《財閥家的小兒子》為了展示角色深沉設定讓人寫漢字,定睛一看「殺雞焉用牛刀」直接寫成了「殺雞焉用午刀」,這種錯誤放到國產劇上早就被嘲諷出圈,可換到韓劇身上就選擇性忽略了。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出面列出韓劇種種「優點」再來個不用在意細節,你說韓劇劇情無腦情節有bug,他就來一句韓劇什麼都敢拍,你說韓劇又偷文化又抹黑中國,他就要攻擊國產劇題材受限,總之就是韓劇處處好國產劇全部爛。
實際上,市場反饋比某些觀眾更清醒,韓劇海外影響力正在逐步衰落,國產劇固然存在缺點,但認真計較起來,可不一定輸給韓劇呢。
最後必須要說,某些觀眾對於國產劇過於嚴苛了,這一點在評分網站上就有體現。
——《王后傘下》評分都能有8.2,《如懿傳》就只有7.5,這種對比甚至讓人覺得《王后傘下》的無知台詞有了另一種含義,有些人確實就一心只想吃泡菜呢……
也是希望大家能公平對待韓劇和國產劇,你可以誇韓劇,也不用非要維護國產劇,只是沒必要事事攻擊捧一踩一,就像喜歡吃泡菜沒什麼不好,但有人一邊吹噓泡菜美味一邊嫌棄中餐不健康,那就很有問題了。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