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關於電影,關於音樂,關於遊戲,關於世界萬物。
導語
《七人樂隊》由導演杜琪峰發起,原意旨在致敬香港電影的黃金菲林時代。
電影原名《八部半》,邀請八位名導(洪金寶、許鞍華、吳宇森、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峰、林嶺東、徐克),抽籤選取不同年代,拍攝八個獨立短片。故事背景由20世紀五十年代一直到未來。
最終因為吳宇森導演身體問題,無奈退出項目,《八部半》改名《七人樂隊》。
也由此電影少了七十年代故事,七個導演的七個故事風格走向非常個人化,不像之前的《我的》系列。
電影的排片非常可憐,首日上映票房也就90萬。而且粵語配音的場次更是少之又少,在我的城市應該周末就一場。
雖然各部分水平各異,還是希望喜歡港片、有港片情節的影迷觀眾可以去支持一下。
1、練功
第一個短片是由洪金寶執導,洪金寶兒子洪天明出演的《練功》。
《練功》就是單純的練功,可以說是洪金寶的小傳記了,過於白開水,單純的追憶過去。
鏡頭一次次給到小演員的辛苦練功,派出小師妹監視和取巧偷懶還是能讓人一笑。很可惜的就在於最後就如此平淡地結束了。
香港武師是香港電影全盛時期的牌面,如今伴隨着資本離開香港,導演北上撈金,武師徹底沉寂。
近期還能一看的就是陳木勝導演的遺作《怒火重案 》,也是打戲尚可文戲一般。《怒火重案》也是拿下了第40屆金像獎的四項大獎,雖然被批過於情懷,依然可以說是水平之作。
真的對武師感興趣的話,還是去看一看《龍虎武師》吧。
2、校長
第二個短片是由許鞍華導演執導的《校長》,講述六十年代裏一位不苟言笑的校長背後藏着一段曖昧隱晦的愛。
校長吳鎮宇始終嚴肅含蓄,卻在深夜看到一則龜兔賽跑故事新編放聲大笑。面對淘氣的三人組,也是溫柔妥帖處置。
許鞍華導演的作品非常注重文學性。校長一直在寫的那封信,不斷提到「松梅竹菊」。
我想在校長眼中,松梅竹菊都不如那個在角落獨自美麗的野草——女老師。這株野草有一天如曇花一般,在深夜華麗綻放。
同時電影里有着許多老港片式的小細節。女老師一直照看的花;淘氣小朋友的甜湯,為老師搬來的擋板;女老師為校長多加的米飯。
多年以後,師生再聚,校長身形佝僂拄着拐杖。曾經的學生也都成為大人,出入社會許久,卻不見女老師。
校長和女老師之間的故事藏在校長的沉默中,女老師的死因在墓碑上的番禺二字中。
還是熟悉的許鞍華,不喜歡的人大抵會覺得無聊吧。
3、別夜
《別夜》的導演譚家明,香港新浪潮主將。也是這七位導演中我最陌生的一位。
《別夜》是我在七個短片中最糾結的,不能說好還是壞。好在電影語音,壞在演員演出。
八十年代裏一對青春愛侶,因為女方居家移民被迫分離。故事設定很符合那個時代,回歸前夕不知未來會如何,兩人的感情又隱隱映射着大陸、香港和英國的關係。
故事舞台就被放在一個被搬空的房間里,很喜歡綠色的牆面設計,和後續女生房間的粉色形成強烈對比。最喜歡的就是兩個人分別靠在牆上,被門檻牆體的線分割。
情慾表演大膽熱烈,很可惜兩個演員的演技和台詞功底屬實有些尬。就靠着導演能力與攝影技巧吧氛圍往上烘托。
兩人衝出封閉空間站上天台,情緒到達頂點。飛機在頭頂掠過,留下兩人耳鬢斯磨愛欲纏綿。
之前的爭吵被拋至腦後,就在這時結束在救護車的長鳴中。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走了之後,很快就不會記得香港。譚導的隱喻,盡在不言中。
4、回歸
八爺袁和平執導的這部分名叫《回歸》。是七個短片中最直白的一部分。
元華老去的功夫高手,喜歡吃腸粉練功夫。孫女喜歡被人喊英文名吃漢堡。
爺孫倆少不了摩擦互動,一個教功夫防身,一個教英文識字。最終還是失敗告終,孫女還是離開香港。
三年後,元華已經不再健碩杵起拐杖。孫女一家三口卻突然回歸。
拋開複雜的意式形態表達,將地域選擇與文化認同轉化為親情來展現。
擔任武指一生的八爺沒有拍功夫,拍親情。還是想給香港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找一個答案。
你的漢堡還不錯,我的功夫亦不賴,互相理解,未來才不會有隔閡。
5、遍地黃金
遍地黃金》初看有一些杜琪峰導演《奪命金》的味道,時代機遇下埋藏着重重危險。
香港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與中外衝撞交匯之地,遍地黃金毫不為過。
《奪命金》里三位男主原本關聯不大,為貪慾糾纏在一起,最後一地雞毛。而《遍地黃金》里主角三人的故事歷程頗有警世箴言感覺。
剛剛畢業工作的同學三人,在樂心冰室里討論是否借錢入手,偶爾間見證了老闆娘的浮虧波動。結束在陰差陽錯間將菜品編號錯報成股票編號,互相訕然苦笑出門分開。
三人再次碰頭時相約攢局買房,多年以後三人依然沒有太多變化,依然是小職員。
隨着新聞畫面的播出,SARS的背景被揭露。房屋中介話筒另一邊房價一跌再跌,最終房主被喊上隔離的大巴。
03年SARS時期的香港的緊張與不安穿過銀屏流淌出來,在看新冠以來的香港,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片尾三人走出冰室,店主叫喊着讓疑似家庭走。那個畫面實在太有杜導的風味,三人熟稔又疏離。
「我們是不是太恐懼了?」這句話看似是對的。08次貸危機後,香港股市隨着大陸企業赴港上市,徹底V字上漲最高時破3萬點。樓市也在SARS結束後,香港旅遊興盛,房價一翻再翻。
《遍地黃金》的故事靈感也源於同為老股民杜導的周遭故事。同學三人沒有重蹈《奪命金》的主角覆轍,杜導想帶給香港人一些慰藉與希望。堅韌與樂觀就是香港精神的一部分,他們愛着香港。
只是諷刺的事,因為時局動蕩恆指如今已經攔腰砍半,因為新冠旅遊業重創房價如條鹹魚,不經唏噓。
6、迷路
《迷路》是離現在最近的一個短片,抒發了林嶺東導演對香港的真摯情感。
從英國回到香港的任達華,好像還活在過去。香港的過去與現在相互交織印證,現代城市向上發展吞噬天空,傳統香港依然留在漁村裡。
不會用智能手機的任達華奔走在複雜的香港街道,問路時路人都講着普通話指路。兒子用微信給爸爸發定位,卻還是尋不得。
回到漁村的任達華接待路過旅行的新香港人,講述祖屋的過往,抬頭看爸爸的畫像還在那裡,好似從前。
林嶺東在追思過去的時候也不經感嘆「不發展怎麼會進步。年輕人,將來是你們的世界,由你們做主」
最後我還是忍不住往其他方向思考,任達華是老香港,兒子是國際化的新香港,可是香港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香港。曾經的特殊地位隨着發展被減弱,不思感恩的亂港分子意圖破壞香港。
7、深度對話
徐老怪的《深度對話》真的是瘋狂玩梗,全片都在調侃參與《七人樂隊》的其他幾位導演。
老怪還是老怪在命題作文里玩出了花,原本以為只是簡單的醫患身份對調。
沒過多久劇情反轉,醫生患者好像都是神經病。畫面一切,又好像單向玻璃外的才是患者。
最後再次反轉,阿Ann和徐老怪出鏡,這居然是應該戲中戲。這個短片也是現場笑聲最多的一段,對經典元素的調侃讓港影愛好者一本滿足。
8、香港電影何處去??
《七人樂隊》因為上映時間的巧合被誤以為是《我和我的……》系列之一。實際上並不是,故事上期七位導演的鏡頭切角也更為細小,故事演繹的手法各有不同。
但其實深究鏡頭背後,七個故事講述的仍然是香港人的香港故事,依然是曾經的香港精神,香港影人依然愛着香港。
香港影人近年北上的成績不能說盡如人意,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已過的聲音甚囂塵上。但我覺得事物是發展的,香港電影在時代變遷中需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菲林不在,港影更新。最後還是推薦一下《七人樂隊》場次排片實在很少,能看粵語版還是看粵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