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丨《我們這十年•一日三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2022年11月02日13:05:23 娛樂 1369

□ 陶奕萱

「禮讚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迎慶黨的二十大優秀影視劇展播活動重點項目、浙江衛視「新時代劇獻」《我們這十年》正在熱播中。劇集立足中國這十年輝煌成就,用11個單元劇的形式講述「我們」的故事,在充滿煙火氣的視角里,升騰起一個真實的中國;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展示了中國這十年輝煌發展的橫切面。

其中的單元劇《一日三餐》,通過裊裊升起的煙火氣,有聲有色地記敘了過去十年發生在舌尖上的故事,走進生活、貼近百姓、手法細膩,但又立意高遠、眼界宏闊、刻畫到位,把歷史進程中改革創新的巨大能量充分地激發了出來,不斷彰顯出前所未有的中國之變和時代之變。

劇評丨《我們這十年•一日三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天天要聞

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五更爬、半夜起—這是蔡五味的一天。手工研磨兩年以上的珍珠米,水洗三遍,再泡上兩個小時,蔡五味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好食材的原味發揮出來。這是普通手藝人的初心。日夜兼程,守着這份初心,他不過是想給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在清晨送去一份溫暖,一份煙火氣。他用老手藝的堅持,把至味醞釀人間,用一份腸粉證明初心不變,用一日三餐詮釋人間煙火。

一份物美價廉的腸粉,是蔡五味的執着,也是周圍食客每日的期盼。天氣漸涼,最需要一碗人間煙火,暖心暖胃。新時代氣象萬千的大好時光,主要是從蔡五味的早餐店展開,通過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的普通故事逐漸呈現出來的。這裡有退休幹部閆伯、有退休工人白叔、有退休演員丁娘娘,有人民監督員「老醋」,他們各有不同的生活經歷,都對美好生活有着熱切的嚮往。熱愛生活的人,也許都是從一日三餐開始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各有所趣,卻共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吃五味叔做的腸粉,幾乎天天吃,永遠吃不膩。

透過這一碗碗有滋有味的腸粉,我們可以咀嚼出他們生活中的味道,也可以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看到社會的發展給他們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比如,丁娘娘遇到樓下卡拉ok廳低音炮聲大擾民的問題,開始時求門無道,後來在隱藏的人民監督員老醋的幫助下,有關部門主動上門解決,正是「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所以,他們每天聚到一起,能一掃愁容,吃得開心、談得開心、玩得開心,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日三餐》也因此散發出了濃郁的生活質感和時代氣息。

劇評丨《我們這十年•一日三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天天要聞

以小結構展示大視野

電視劇的結構並不複雜,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就是抓住五味叔和女兒蔡雲兩人的不同經營理念進行對比。一個是做腸粉變老的,一個吃腸粉長大的,他們本應都對腸粉充滿深情,卻因此分道揚鑣。蔡雲常年在五星級酒店當總監,見慣了達官顯貴們揮金如土、觥籌交錯的天價飯局,已經一點點忘記了初心,丟失了本性。五味叔堅持做物美價廉的平價腸粉,蔡雲卻認為要做專門為領導們縱情享樂的高檔消費,他們之間的矛盾集中在把店名由「一日三餐」換成「皇家鮑翅」之時突然爆發,不可調和,也因此各走各路。一個是街邊小店, 一個是高檔酒樓,彼此毗鄰而居,經營理念卻天壤之別:一個是把街坊鄰居作為重點,滿足新老顧客熟悉的口味;一個是把請客吃飯的領導當作財神爺,妄圖從飯局中賺得盆滿缽滿。

隨着社會風氣的根本轉變,「皇家鮑翅」因此變得門可羅雀,而「一日三餐」依舊門庭若市。比起「皇家鮑翅」的戰戰兢兢,一日三餐才是腳踏實地。這是因為腸粉的根在街頭巷尾,腸粉的魂是老百姓,老百姓的需要才是最為廣闊的市場。《一日三餐》通過一座餐館的興衰和轉型,反映出「八項規定」給中國政治生態帶來的新氣象,全景式地呈現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的美好歷程。

劇評丨《我們這十年•一日三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天天要聞

以小細節體現大意境

《一日三餐》將美食這個環節做得紮實充分,看似展現的是「舌尖上的腸粉」,但逐步呈現的是「八項規定」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改變。這種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對所要講述的故事做了最大限度的藝術提煉與濃縮,擯除了說教,擠掉了水分,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被打動。這種將暢敘歷史性轉變的發展趨勢轉換為細膩生動的具體細節,於尋常處見奇崛,寓宏大時見精巧,正是這個單元最大的亮點所在。

劇中有三個細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五味叔不斷搖磨米漿的鏡頭。這是為第二天早上的腸粉提前做好食材準備,他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把米漿磨好,因此,畫面反覆多次地出現了這樣的特寫鏡頭,入木三分地描摹了這個從米到漿的過程,看上去好像是他要兌現自己把好的食材原味發揮出來的諾言,因為許多人的日子都是早晨從他的一份腸粉開始的,如果不能發揮好食材的原味,不僅是對原材料最大的失禮,也是對顧客的最大不敬。事實上這個細節,還有隱喻的言外之意,就是五味叔所說的「做人要有良心,腸粉就是良心」,他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確保祖傳的腸粉服務顧客不變形、不變味、不走調。在他看來,這是習慣,也是情懷,更是責任。二是那盆極具象徵意義的映山紅。這是老醋留在五味叔店裡的一盆花,一開始,這盆映山紅枝繁葉茂。「皇家鮑翅」酒樓開業後,蔡云為了給酒樓包間增加生動的色彩,把它搬到了高檔的餐桌上,希望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沒想到,葉子很快就黃了,沒有了精氣神。這也隱喻着映山紅被放錯了位置,這裡的奢靡之風不適合它的成長。八項規定實施之後,它被老醋噴醋殺菌給救活了,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和調理,又重顯枝繁葉茂,開出了紅艷艷的花朵,這就代表着八項規定的成果,也說明只有回到人間的煙火中,才能恢復它的勃勃生機。通過一盆花的命運,折射出八項規定改變了黨風,然後影響政風、民風,使得整個社會風氣產生變化,這是培根育魂的一個過程。三是有重要意義的三頓飯,分別是豪華酒樓的奠基宴,寓意着腐敗問題毀壞了黨和國家的群眾根基;領導的升遷宴,展現出黨員幹部需要的定力與初心;老人的壽宴,寓意着國家民族的長久不衰。三頓飯拉開十年的時間,來體現出「八項規定」的得人心得民心,黨風政風的改變。在劇中,諸如此類的細節還有很多,編導通過這種剖石取玉的精益求精和以小博大的匠心獨運,撥動了許多震撼人心的藝術之弦。

劇評丨《我們這十年•一日三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天天要聞

在有滋有味的「一日三餐」中,一家酒樓的幾番轉身巧妙帶出十年來「八項規定」對於群眾生活的改變。正是該劇強烈的現實屬性、普通人視角與氤氳的煙火氣,讓作品有了與群眾生活深切的共振。《一日三餐》以精妙的小切口、煙火氣的表達,打開了「我們這十年」的非凡圖譜。

作者系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21電編專業學生,指導教師:丁莉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共起生命之舞:舞劇《孔雀》將在羊城迎來第7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共起生命之舞:舞劇《孔雀》將在羊城迎來第700場演出

7月9日-12日,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經典舞劇《孔雀》將再度亮相廣州大劇院,並將在此迎來自公演以來第700場的演出。這部融合東方美學精髓與現代舞蹈語彙的巔峰之作,自問世以來已巡演全球數十個國家。該劇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持續刷新着中國現代舞劇的演出紀錄。此次廣州站演出,藝術家們將為觀眾呈現...
ABB機械人 :用AI解決「痛點」問題 - 天天要聞

ABB機械人 :用AI解決「痛點」問題

創新應該來自問題的發現者,並且要盡量走近客戶、走近真正的問題源頭。文|錢麗娜ID | BMR200410多年前,ABB就開始研究AI賦能的電氣化和自動化解決方案。時至今日,ABB集團機械人與離散自動化事業部總裁安世銘建議「區分人工智能的過度炒作和實際應用,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實際價值和現實應用的或許才是最為重要的」。2025年「...
78歲汪明荃回應「羅家英四度患癌」:尊重其放棄化療的決定;羅家英此前稱最多剩9年壽命 - 天天要聞

78歲汪明荃回應「羅家英四度患癌」:尊重其放棄化療的決定;羅家英此前稱最多剩9年壽命

7月6日,78歲的汪明荃接受採訪時回應老公羅家英四度患癌並放棄化療,「很平常的事!這個病情發展很慢,未來也會有很多新葯,我尊重他的決定。」提及周驄、雪妮、唐佳相繼離世,汪明荃表示都是認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不想說太多,很難過,「永遠懷念,真的很捨不得他們。」1987年,粵劇《穆桂英大戰洪州》的導演邀請羅家英出演...
央視記者直擊丨美得州洪災破壞力巨大 清理工作仍在進行 - 天天要聞

央視記者直擊丨美得州洪災破壞力巨大 清理工作仍在進行

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得克薩斯州洪災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當天宣布,得州全州範圍內已有41人失蹤,此外還有更多未能得到確認的失蹤者。這次罕見的洪災,使得州中部克爾縣及周邊地區的許多公共設施和建築、車輛都受到嚴重的損毀。央視記者 劉旭:在這條道路旁就能看到被洪水衝擊街道嚴重受損的景象。可...
今晚,國足戰韓國,央視終於轉播了! - 天天要聞

今晚,國足戰韓國,央視終於轉播了!

7月7日晚,中國男足將在韓國龍仁市龍體育場迎來東亞杯的首場比賽,對手為東道主韓國隊。據央視網預告,今日19時央視體育頻道(CCTV5)將轉播這場比賽。久爾傑維奇:希望能有好的開始面對已經晉級美加墨世界盃的對手,國足代理主帥久爾傑維奇表示,這是檢驗國足球員和球隊備戰的好機會,全隊會全力以赴打好比賽。「本次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