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15歲從藝二人轉,35歲上春晚,她的表演個性鮮明且生活化,用做真實樸素的演出贏得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高秀敏登台春晚8次,與趙本山、范偉同台5次,曾演出過《包袱》、《將心比心》、《拜年》、《送水工》等小品,還有《金色海灣》、《半路夫妻》、《劉老根》等電視劇。
踏足影視圈30餘年,參演知名小品20多個,在春晚舞台上更是頻頻獲獎,事業發展屢創新高,在人際關係上卻備受爭議。
曾與趙本山、范明搭檔被稱「東北鐵三角」,沒想到最後與趙本山分道揚鑣徹底鬧崩,
與事業夥伴不合拍也就算了,她的感情同樣處於風口浪尖輿論不斷。
有過一段失敗婚姻,離異後情系已婚男士何慶魁,同居14年未領證卻也幸福着,甚至還得到了何慶魁原配諒解......
怎奈命運無常,在她46歲那年,突發疾病遺憾離世,留下女兒李萱的眼淚還有趙本山的遺憾,直到走到生命盡頭也沒能與趙本山和解。
在高秀敏離世17年後,女兒的堅持淚目,與趙本山之間又有着怎樣的糾葛?
1959年,高秀敏出生於東北三省之一的吉林,在一個名為四滿鄉的小地方長大,父母堅信多子多福,高秀敏排行老八,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養活八個孩子的同時,還要照料家中二老,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
高秀敏深知父母不易,體貼爸媽心酸,作為家中老幺,她得到的寵愛不比哥姐多,付出汗水卻不比他們少。
她性格堅韌好強,在文藝方面天賦異稟,只可惜貧苦的家境沒法為她的文藝之路提供任何幫助。
好在窘迫的處境並未掩蓋高秀敏心中的文藝之光,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是二人轉支撐她繼續走下去。
聽着曲,哼着小調,沉浸在二人轉世界之中的高秀敏,無懼風雨亦不怕苦難,堅如磐石的信念喚醒不屈的靈魂。
生活越是艱難,高秀敏想登上舞台大展拳腳的想法就越發堅定。
她長期營養不良,瘦到皮包骨頭,外表看上去萎靡不振,心中的點點星火早已成熊熊烈焰。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成功與否除了和實力有關之外,對於機會的把握也至關重要,身處窘境之中的高秀敏,更是無時無刻都在祈禱機遇的降臨。
1974年,當地民間二人轉團隊招新,聞聲而來的高秀敏早已做好充分準備,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如願被選中,成為一名民間二人轉演員,那年她才15歲。
爸媽對此很是高興,二人轉演員在東北三省是個比較吃香的職業,高秀敏有了工作,既可以為父母減輕負擔,還可以靠演出薪酬補貼家用。
她不僅孝順且上進的女孩,民間團隊資源有限,小小的縣城裝不下她大大的夢想,她想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為此,她一直默默努力,登台演出賣力,在表演和唱功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二三月努力,七八月會看到成果,高秀敏練就一身好本事,在不知不覺中她竟成團里最好的二人轉演員。
高秀敏知道自己是時候離開了,她唱功出眾,實力有目共睹,在理想轉態下,能輕鬆考進正規的文藝團體,
可現實很豐滿,理想很骨感,成年後的高秀敏多次參加文藝團體考試,表現良好,演出無可挑剔,結局卻不盡如人意。
原因無他,只因高秀敏家境窘迫,長期營養不良導致面黃肌瘦,形象不符合演員招募標準。
高秀敏宛如晴天霹靂,願望落空,多年心血付之東流,感覺人生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從......
好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藝術團領導是個愛才之人,不忍看高秀敏一蹶不振,猶豫再三後還是出言安慰:「秀敏啊,我看你天賦異稟,待到將來更長胖些,你在來報名。」
聽完這話,高秀敏心中的惆悵才減緩幾分,未能得償所願是遺憾,而永不言棄便是希望。
排練沒有停止,演出還在繼續,即便無人問津,高秀敏還是默默地努力着,
高秀敏在事業上沒有大展拳腳,感情上倒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遵從父母之約,秉承媒妁之言,19歲的高秀敏與帥小伙李雲啟領證結婚。
婚後不久,便生下了女兒李萱,在當時,已婚女性大多會為家庭放棄事業,選擇做家庭主婦,成照顧女兒的媽媽,體貼丈夫的妻子。
高秀敏則與眾不同,她不甘於此,她有鴻鵠之志。
日子一天一天過,女兒李萱慢慢長大,高秀敏的身材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她變胖了,運氣也變好了。
1982年,扶余市藝術團招新,聽聞消息,歷經多次失敗的高秀敏仍舊踴躍報名。
高秀敏實力無可挑剔,要說唯一的「缺點」就是瘦,本有168的傲人身高,奈何體重太輕,並不符合那時的審美。
發福後的高秀敏,憑藉精彩絕倫的表演殺出重圍,如願成為藝術團一員,
高秀敏業務能力極強,又肯吃苦耐勞,多次下鄉演出,很快便成當地小有名氣的二人轉演員。
因表現太過優秀,還被老鄉親切地稱為「小郭蘭英」,郭蘭英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是著名演員,更是知名女高音,還是首屆「金唱片獎」得主,說她是歌壇泰斗也不為過。
高秀敏能被賦予「小郭蘭英」稱號,其實力與魅力不言而喻。
能力得到展現,實力得到認可,她並未驕傲,高秀敏深知守住榮譽最好的方式不是炫耀,而是拼了命的努力。
1986年,低調又勤奮的高秀敏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這一年她才27歲。
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事業上取得了成就,在家庭上卻愧對丈夫與女兒,
常年在外演出,與家人聚少離多,偶爾回家一次也與丈夫聊不到一塊去。
情感無法共鳴,長期缺乏交流,感情逐漸冷淡,高秀敏需要一個真正懂她的人,
這個人不是她的丈夫,而是早已娶妻生子的何慶魁。
何慶魁比高秀敏大12歲,他在松花江河畔長大,家境貧寒以大魚為生,幼時調皮搗蛋,腦袋瓜子很是靈光。
喜好文學,在小品創作方面天賦異稟,擅長二人轉劇本創作,曾為央視寫了十多個作品,拿下6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
別看何慶魁成就輝煌,他的經歷極為坎坷,早年間在劇團打拚,想靠寫劇本、演二人轉謀生,
沒想到劇團倒閉,生活水平大打折扣,何慶魁一度陷入深深的迷茫,慶幸妻子張艷茹一直陪在他身邊,陪他度過艱難歲月。
在妻子的鼓勵下,何慶魁逐漸走出陰霾,開始了一邊賣菜一邊寫劇本的生活。
所謂緣分天註定,在命運的安排下,高秀敏與何慶魁在菜市場相遇。
大東北的冬天常年零下幾十度,迫於生計何慶魁不得不早起賣菜,冰冷刺骨的寒風凍得他瑟瑟發抖,
說來也巧,這一天一向忙碌的高秀敏罕見買菜,更巧的是她還走到了何慶魁夫婦的菜攤前,
四目相對的一瞬間,勾起了塵封多年的回憶。
在高秀敏15歲時,兩人便已相識,何慶魁才高八斗且閱歷豐富,一眼便看出高秀敏的不凡之處,還為她寫過一個劇本。
對此高秀敏很是感激,對何慶魁頗有好感,而命運無常,十三年後再度相遇,28歲的高秀敏已成藝術團副團長,40歲的何慶魁卻成了靠賣魚謀生的小販。
何慶魁心中五味雜陳,高秀敏內心同樣很不是滋味,看着衣衫襤褸,雙手凍得鐵青的何慶魁,她決定為他做點什麼。
沉思片刻,她真誠說道:「何大哥,你劇本寫那麼好,想請你也給我們寫一個,我承諾給你200塊,表演結束還有首演費。」
何慶魁甚至不在乎酬勞,他多年無人問津,於一個作者而言,能有平台展示自己便是最大的慰藉。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抓住機會馬上向高秀敏推薦早已完結的劇本《誰娶誰》,
當時劇團幾乎沒人看好這個劇本,受到外界質疑,就連一向自信的何慶魁也有些氣磊,
好在高秀敏始終如一地相信和支持何慶魁,便為此積極排練,甚至還帶着《誰娶誰》去參加小品比賽。
比賽結果打臉眾人,小品得了獎,何慶魁得到了證明,重新拿起了編劇的飯碗。
高秀敏知名度更上一層樓,演出不斷,甚至還被受邀出演影視作品。
1990年,高秀敏與知名演員劉威一同出演講述東北農村變遷的電視劇《月牙溝》,在劇中扮演「柳翠雲」一角,
電視劇便未大火,不過高秀敏的演技卻可圈可點,把樸實大氣的東北女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伯樂遇上了千里馬,優秀演員邂逅了天才編劇,在何慶魁幫助下,高秀敏前途一片光明,
為讓自己再無束縛,乾脆直接辭去藝術團工作,立志與何慶魁聯手闖出一片天地。
如此一來,高秀敏忙碌更勝從前,演出增多了,休息變少了,回家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
與丈夫聚少離多,認知圈子相差甚遠,感情逐漸淡漠,婚姻不再是避風港,反而成為彼此的束縛,
為了結束痛苦,李雲啟打算還高秀敏自由,不願在強行維續這段已不再幸福的婚姻。
1992年,高秀敏與李雲啟協議離婚,女兒由她撫養,婚姻結束也成她事業巔峰的開端。
高秀敏並未因離異受到影響,反而勢頭正勝,她渴望登上更高的舞台,何慶魁也成為她離不開的左膀右臂。
聽聞深圳舉辦「全國小品大賽」,何慶魁為高秀敏量身打造小品《包袱》,
經過多次打磨排練,高秀敏滿懷自信踏上了前往深圳的火車,
高秀敏表演功底深厚,何慶魁劇本編排精妙絕倫,強強聯合金獎自然手到擒來。
拿下小品金獎,高秀敏贏得大量掌聲,獲得諸多關注,甚至還得到了央視賞識。
1994年,高秀敏首登春晚,以小品《密碼》技驚四座,拿下出小品類節目三等獎。
春晚首秀成功,高秀敏人氣資源倍增,陸續出演了《金色海灣》、《黑土地的黃棉襖》等電視劇,
知名度顯著提高,不過讓高秀敏走上事業巔峰的還是與趙本山、范偉兩人的合作。
1997年臨近春晚,趙本山與范偉卻愁眉不展,原因是為春晚準備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需要改劇本。
需要在不改變原本的精彩內容的情況下,又要讓節目能過審,難度可謂不小,趙本山對作品要求極高,找了多位編劇依舊沒能滿足要求。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那個神一般的男人何慶魁出現了,他三下五除二輕鬆搞定劇本,還在春晚小品節目評比上榮獲二等獎。
趙本山慧眼識珠,知道何慶魁是個難得的人才,想要繞過高秀敏單獨將何慶魁招入麾下基本不可能。
何慶魁所有創作幾乎都是圍繞高秀敏進行,毫不誇張地說,高秀敏就是他的靈感來源,
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微妙,互為伯樂,彼此需要,彼此欣賞。
在離異後,高秀敏與何慶魁便捅破了那層薄紙,從搭檔升級為戀人,
趙本山一眼看破兩人關係,於是並未以「挖牆腳」的方式帶走何慶魁,而是向高秀敏拋出合作的橄欖枝。
當時趙本山如日中天,說他是東北小品第一人也不為過,高秀敏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與他合作。
1998年,高秀敏、趙本山、范偉三人首度同台登上春晚,以小品《拜年》為觀眾帶來不少歡聲笑語,
三人均是當年首屈一指的小品演員,演技精湛再加上有編劇何慶魁的扶持,
作品質量自然無可挑剔,7年合作5次,陸續為觀眾帶來《將心比心》、《賣車》、《心病》、《送水工》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節目精彩口碑也好,沒有想到三人的合作會止步於2004年春晚,「東北鐵三角」分崩離析的真相讓人唏噓不已。
走紅後,三人時常組團商演,粉絲買賬商家欣喜,原本可以實現共贏,可在利益分配方面出現了問題。
趙本山威望最高,毫不意外地成為「東北鐵三角」中的c位,不僅在小品中金句台詞最多,在商業演出中更是拿走了最多的酬勞。
對於分配不均,高秀敏心裏早有異議,只不過一直沒有說破,范偉則是比較佛系,給多少就要多少,表面風平浪靜,實際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滿。
2003年,高秀敏老家舉辦文化節,領導對趙本山極為賞識,委託高秀敏請趙本山前來參加,並且願意支付20酬勞。
能為家鄉人做事,高秀敏自是無比驕傲,二話不說就把這事應了下來,臨走時還拍着胸膛表示:「領導你放心,這事我就包在我身上了,由我出面他不會收錢的。」
趙本山如約而至,現場人山人海,表演精彩絕倫,聽着台下雷鳴般的掌聲,領導對此頗為滿意,隨即拿出20萬給趙本山當勞務費。
在高秀敏看來,她與趙本山關係匪淺,趙本山大概率不會拿這錢,讓她沒想到的是趙本山二話不說,便把20萬收入囊中。
高秀敏覺得趙本山這樣做不厚道,讓自己在領導面前很沒面子,她也是個直腸子,當時就追上去想要趙本山給個說法。
趙本山當時就懵了,他認為演出結束拿應得酬勞這無可厚非,隨即認真的說道:「秀敏,這事你沒提前和我說不要錢啊,要是不給錢我也不會要,給錢了我就順手拿着了。」
高秀敏聽完心裏憋着一肚子氣,這邊氣還每消,又聽到了趙本山對范偉同樣分配不均,此事為「東北鐵三角」分崩離析埋下伏筆。
趙本山帶范偉到四川商演,觀眾熱情高漲,演出座無缺席,一連演出7場,拿下40餘萬演出費。
趙本山一人獨攬42萬,只給了范偉7000,范偉選擇隱忍,可高秀敏卻忍不了,脾氣一上來就找趙本山理論一番。
「本山大哥,你這做的不對,范偉是你的搭檔,只給7千不合適。」
趙本山不以為然,反駁道:「妹子,你這麼說也不對,我帶他出名,反過來還想掙我的錢?想掙錢上別地去,別找我。」
聽完趙本山的話,高秀敏失望至極,很快便做了一件打臉趙本山的事。
高秀敏主動邀約范偉一同商演,總酬勞3.5萬,高秀敏極為大方直接給了范偉1.5萬。
一人給一半,一人零頭都不給,立馬形成鮮明對比,趙本山得知後,心中很是不悅,此後便與高秀敏減少來往,直到2004年徹底鬧崩。
趙本山是春晚常客,為春晚籌備小品《送水工》,原定女搭檔是知名演員宋丹丹,
遺憾的是在排練階段,宋丹丹有事來不了,臨時找一個演技出眾又靠譜的女演員如同大海撈針。
為保節目質量,趙本山無奈只能向曾經的老搭檔高秀敏求助,在大是大非面前,高秀敏並未計較太多,直接就答應了。
不過,在排練階段問題不少,趙本山與高秀敏摩擦不斷。
高秀敏為人仗義,在排練結束後,搞商演的好姐妹遇到了大麻煩,所接商演嘉賓臨時有事,導致演出不能繼續。
商業演出違約是大忌,輕則口碑崩盤,重則賠到千家蕩產,為讓演出能繼續進行,只能打電話向高秀敏求助。
春晚小品已經提交審核,高秀敏覺得時間比較充沛,於是便打算幫好姐妹度過危機,連夜乘車前往通化。
不巧的是,高秀敏前腳剛走,央視後腳就通知改動節目,趙本山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直打電話催高秀敏回來對稿。
解決了好姐妹的困難,高秀敏卻給自己招了一身麻煩,與趙本山之間的關係本就微妙,
她私自外出,在加上排練遲到,趙本山對她意見很大,一直在挑她的毛病。
高秀敏對趙本山分配不均的事情本就不滿,再被挑刺後,她當即發火,大怒道:「我就這樣的人,你愛用不用,不用拉到。」
趙本山氣憤不已,為大局着想並未選擇直接翻臉,《送水工》如願登台春晚,而屬於「鐵三角」同台時代徹底落幕。
鐵三角接散後,趙本山御用編劇何慶魁也與高秀敏一同遠走高飛。
高秀敏與何慶魁一直形影不離,感情深厚,遺憾同居14年還不是正式夫妻。
未能領取結婚證,主要原因還是何慶魁原配張艷茹不同意離婚,她自知留不住何慶魁的心,也就默許了兩人同居。
張艷茹為何慶魁生下三個孩子,何慶魁亦是知道對張艷茹虧欠良多,也就同意了不離婚。
他與高秀敏同居14年,兩人攜手走過風雨,共享榮譽,即便未婚但也幸福。
只可惜一切幸福都止步於2005年。
2005年8月,何慶魁人生遭遇重大變故,十天之內失去至親至愛。
兒子何樹成不幸車禍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他泣不成聲,更糟糕的是還沒等他緩過來,
陪伴他14年的「愛人」高秀敏在十天後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46歲。
高秀敏離世後,趙本山前來送她最後一程,在葬禮上泣不成聲,高聲呼喊:「老妹啊,哥來晚了。」
短時間內接連失去兒子,喪失「愛人」的何慶魁,更是哭到幾度昏厥,范偉與趙本山只得將他扶到床上。
同樣喪失愛子的張艷茹更是不計前嫌,並未因「情敵」高秀敏離世而開心,而是安排最小的兒子前來為高秀敏披麻戴孝。
而高秀敏親女兒李萱反應則截然相反,在母親葬禮上表情自然,並未展露悲傷之色。
還被眾多網友吐槽「不孝」,實際上並非如此,親人剛離世那會兒,並不是最悲傷的時候。
最難過的往往是在未來的某一瞬間,子欲孝而親不在,想見卻只能靠回憶,這才是最痛苦的。
2022年,高秀敏離世已有17年,身死事事消,與趙本山的恩怨隨風而去。
與她同居14年的何慶魁早已回到妻子身邊,自大兒子離世後,何慶魁不忍妻子張艷茹在外奔波,便接到家裡一起住。
張艷茹也有大格局,能理解丈夫與高秀敏的那14年同居生活,如今兩人感情很好,生活狀態極為穩定。
而曾在葬禮上被嘲「不孝」的女兒李萱,則一直沒有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
逢年過節堅持母親上香,心裏也一直記掛母親,還代替母親全國巡演,如今李萱已結婚生子。
丈夫為不知名男演員,兒子活潑可愛,眉眼間還有幾分高秀敏的影子,離世太早不能看着外孫長大,想必也是高秀敏一大憾事。
高秀敏在小品上天賦異稟,曾為觀眾帶來諸多精彩演出,她的離世是文藝界的損失,更是觀眾的意難平。
如今,趙本山與范偉還有何慶魁已重歸於好,唯有沒能與高秀敏和解,想必這也是趙本山的遺憾,那句「老妹,哥來晚了」包含多少無奈與自責。
相處之道,將心比心足以,除生死之外無大事,遇事還得看開點,多點理解少點矛盾,這樣才能活得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