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定有7部新電影大片持續上映,總票房將近有15億左右。
相比往年來說不是很理想。其中《萬里歸途》斥資2.5億,上映8天累計票房破10.82億,領跑第一,足足領先票房第二的《平凡英雄》1.3億票房近10倍。其餘票房低得慘淡。
其實這幾部真人出演的電影很受眾人關注的,都是一部正能量產生共鳴的劇情,只是票房滑下讓人惋惜。
最近,湖南操場案鄧鈴火了。她非常關注國慶檔的新影片,並以娛樂圈新人的身份,頻頻在網上向整個娛樂圈發起了建議和提問,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圍觀。
有人簡單梳理了一下鄧鈴近段時間的發文,發現她主要關注點是票房和高額宣發費。她覺得對比上億的投資,花幾千萬宣發費,實際票房才幾千萬,宣發費用得太不值。
在鄧鈴看來,片方花了高額宣發費,卻驅動不了觀眾觀看影片,這是負責寫宣傳稿作者的責任,娛樂圈缺乏靈魂級的宣傳稿寫手。
鄧鈴說,如果可以把觀影人寫進電影院看電影,那就是影視圈的神筆馬良。
電影票房不給力和宣發有着一定的關係,但是,票房上不去不應該責任全部都由宣發承擔,更不應該由寫宣傳稿的作者承擔。要知道,成就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是需要多個方面的,好的宣傳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真正能把觀眾寫進電影院看電影的是編劇,優秀的編劇能寫出引起觀眾共情的劇情。觀影后的好評也是驅動觀眾進電影院觀看電影的重要力量。
比如前不久上映的《隱入塵煙》,這部片子排片少得可憐,卻靠着好口碑成功實現了逆襲。宣發稿也不是不重要,但還沒重要到影響電影票房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