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請陳貝兒。」白岩松的話音剛落,一席紅色禮服的陳貝兒,笑吟吟地登上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的頒獎舞台。
在那之前,大家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TVB娛樂主播的身份上。
從TVB娛樂主播,到感動中國人物,43歲的陳貝兒是怎麼做到的?
01
陳貝兒,祖籍揭陽普寧,1979年出生於香港,家境優渥,童年在加拿大度過。父親陳永鎬在香港娛樂圈是鼎鼎大名的演唱會金牌監製,像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鄧麗君這樣的天王巨星們都跟他有過不少的合作。
從小就跟在爸爸身邊的陳貝兒,和許多明星都很熟絡。哥哥張國榮送她公仔、分小零食給她吃,梅艷芳還把自己的「舞台戰衣」給她穿。小貝兒就是在明星們的寵愛下,在演唱會後台的亂竄中漸漸長大。
陳貝兒從小活潑可愛,好奇心強,對於新鮮事物都想一探究竟。甚至,就連她的父母都認為她很「八卦」。按理說,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下,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陳貝兒,完全可以依靠老爸的資源,輕鬆地成為新一代天后。
可她偏偏喜歡主持這一行當,一直把美國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里(Oprah Winfrey)一直當作她的偶像。為了夢想,陳貝兒考入了加拿大歷史悠久的名牌大學,西門菲沙大學,在傳理系主修新聞與教育專業。學有餘力時,她還曾在當地電台做兼職DJ。
在求學期間,陳貝兒品學兼優。海外留學的經歷,拓展了她的思維,拓寬了她的視野,使她成為處事從容、樂觀豁達的女子。這一切都為陳貝兒後來的事業發展奠定了「不靠爹」的基礎。
2003年,陳貝兒大學畢業。她從生活多年的加拿大又回到香港,在香港有線娛樂新聞台做娛樂主播。值得一提的是,她可是香港第一代娛樂新聞主播。
曾經有人問起過陳貝兒,做娛樂主播是不是依靠父親的關係?她笑着說:「如果是這樣我就做歌手了,這樣會不會快點啊?」
其實,陳貝兒的父母從小就教育她要學會自強自立,凡事要靠自己。父母做榜樣,身體力行,良好的家教使得陳貝兒更加謙遜,嬌生慣養在她身上一點都看不到。不想依靠父親資源的陳貝兒,硬是靠着一股狠勁,獨自勇敢地在香港娛樂圈拼出一方天地來。
然而,娛樂主播並不是像很多人看起來那麼亮麗光鮮。沒有前輩的傳幫帶,沒有經驗可借鑒,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石頭過河」。
每次採訪前,陳貝兒都會花很長時間來準備資料,做足案頭工作。有時要採訪國際明星,或者去國外報道國際影展,為了更好地與採訪對象溝通交流,她就苦學各國語言。為了跑新聞,她常常不能按時吃飯、睡覺。有人說她是「拚命三娘」,而正是這股狠勁兒,成就了她的事業。
尤其是採訪木村拓哉的那一次。
02
在她工作的第二年,老天就送給陳貝兒一份禮物。陳貝兒被台里安排去戛納電影節採訪日本明星木村拓哉,因為其行程變故,臨時被告知,媒體訪問的環節全部被取消了。所有的記者都散了,只有她一直在酒店苦苦等候。幾個小時過去了,陳貝兒的身姿出現在木村拓哉的眼帘,最終木村被她的誠意所打動,陳貝兒拿到了獨家專訪。
從小就見慣大明星的陳貝兒心態很好,只見她面帶微笑,用一口流利的日語和木村拓哉聊得十分投機,木村大為讚賞她的專業能力,臨別時,兩人還「拉勾」約定下次來香港再見。為此,陳貝兒在圈內名聲大噪。
就在陳貝兒和木村拓哉「一勾成名」後,陳貝兒接受訪問時曾表示,採訪固然難忘,但是能夠體會到做娛樂記者的艱辛。她說:在工作中要學會等待,並享受到得來的滿足感和成功感。自己很幸運!
陳貝兒在20出頭的年紀從新聞娛樂主播做起,靠着自己豐富的知識、紮實的語言功力,以及過人的反應能力,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事實證明,她確實做到了。
僅做明星的訪問已經不能滿足羽翼漸豐的陳貝兒了,她更希望做一些特別的訪問專輯。幼時的好奇心,使她時刻保持着一種強烈的新鮮感,於是就誕生了紀錄片《嫁到這世界邊端》。
這些採訪對象不再是明星,而是素人。她將鏡頭對準了這些香港女孩,講述她們為了愛遠走天涯、曲折離奇的故事。節目播出後,陳貝兒更是憑藉獨有的親和力和共情力收穫了不少好評。
她和採訪對象同哭同笑,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故事氛圍里。紀錄片的整個拍攝過程,也是陳貝兒經歷成長和蛻變的過程。
其實沒有人知道陳貝兒這幾年經歷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她在鏡頭前失態落淚是為什麼?
就在紀錄片《嫁到這世界邊端》第一季的發佈會上,陳貝兒當眾公開宣布,自己和丈夫已辦好了離婚手續,對方沒出軌,兩人和平分手。她在鏡頭前悲傷拭淚,再美好的感情也敵不過七年之癢。
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剛開始很多人感到驚訝,以為這是一場豪門的炒作。
03
事情果然如此嗎?
2011年,陳貝兒在一次活動中擔任主持人,有一位黃太太見她漂亮又有才華,特別喜歡她。在進一步了解之後,便將自己的兒子香港物流業富商黃國棟介紹她認識。兩位年輕人一見鍾情,很快就步入了婚姻殿堂。陳貝兒漸漸地減少了工作,將重心轉向了家庭。
但豪門的闊太生活不是陳貝兒想要的,她不想做老公籠里的金絲鳥,更不想做個花瓶主播。她還是想走出直播室,去看看那些需要被關注的殘障兒童以及遠嫁的女性。於是,她匆匆結束婚假,又一心撲在了工作上。甚至不乏遠赴歐美,出差時間長達數月。
時間久了,夫妻間的感情自然就會慢慢地變淡了。說到底,陳貝兒的主場還是在搞事業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將嫁人作為人生的歸宿,而是去挖掘自身的潛能,讓人生變得更有深度和廣度。
三年《嫁到世界這邊端》做下來,陳貝兒對生活有了更多地感悟。談起婚姻,她說:「雖然婚姻有點不如意,但我覺得那不是失敗或污點。」
離婚後的陳貝兒重新振作起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忙碌更加充實。通過到各地拍攝節目,讓陳貝兒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原來生活不止有愛情,還有夢想。然而,陳貝兒做夢都沒有想到,情場失意,職場得意的她,竟然能在一夜之間紅遍全國!
04
4年後,陳貝兒華麗轉身。2021年,陳貝兒成為了脫貧攻堅題材紀錄片《無窮之路》的主創之一。其實,這部紀錄片播出之前,內地很少有人知道陳貝兒。因為拍攝《無窮之路》,陳貝兒獲得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並且是唯一入選的媒體人。
當她看到一些外國媒體詆毀中國只用10年脫貧是吹牛,她覺得作為一個媒體人,一定要親身經歷才知道真相,不能只看別人的報道。於是,陳貝兒攝製組一行5人,用了三個月時間,從熱帶雨林到雲貴高原大峽谷,從大漠戈壁到川藏高原,行走幾千里,跨越全國6個省份、14個曾經貧困落後的地區,沉浸式感受和記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看不出,溫柔恬靜的陳貝兒的確是個「狠人」。為了拍攝懸崖村扶貧搬遷的原因,陳貝兒兩次攀登天梯,爬到1500米懸崖峭壁之上。一共來回一萬多級,十幾個小時。在烈日下爬鋼梯,連嚇帶累滿臉通紅。有恐高症的她身體一度抖得不行,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身縛鋼索滑過怒江,感受鄉村醫生的辛苦和危險。陳貝兒一面說「怕」,一面還要手持攝像機體驗「隨時會喪命」的溜索時,所有的彈幕都給她打出了「勇敢」二字!
陳貝兒在丁真的家鄉理塘,因4000米的高原反應,躺在醫院吸氧時,哭着責備自己不夠堅強,呼吸困難的她還不忘交向同事交代接下來的拍攝工作。
去年《無窮之路》播出後,引發了社會上的熱烈反響和討論。尤其是在香港年輕人當中,被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所震撼。接着,陳貝兒又帶上了老夥伴們,拍攝了第二季,如今正在播出的《無窮之路2:無價之保》口碑也不錯。
和第一季的脫貧攻堅不同,第二季將鏡頭對準了「環保」,守護綠水青山記錄我國生態重建之路。為了追尋每一個環保故事中的人和物,陳貝兒說:去年爬天梯,今年爬天山。
她們拜訪可可西里的「守護者」和「繼承者」,到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余村,到長江,了解「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去海南,了解當地保護珊瑚的情況,赴內蒙古布齊沙漠,看看那裡幾代人如何治沙……
祖國的每一處變化都在深深地吸引着陳貝兒,即便在拍攝過程中遇到惡劣的環境,陳貝兒和他的團隊都不曾退縮。去無人區穿7層衣服3條褲子,在高原上患了低溫症……這些都阻止不了陳貝兒繼續拍下去的信心。
陳貝兒說她希望可以作為一個橋樑,把她眼睛所見耳朵聽到的一些故事,透過鏡頭傳遞給觀眾,說好中國故事。
《無窮之路》還特意製作了英文版,就是想讓世界看到我們國家扶貧最真實的樣貌。
被人民日報、央視接連點贊,從光鮮亮麗、採訪巨星的娛樂主播,到深入貧困地區,為底層大眾發聲的知名媒體人,陳貝兒獲獎的確是實至名歸。
陳貝兒將上天交給她的公主劇本,活生生地演繹成了職場大女主的角色。她不養尊處優,活得勇敢、真實,獨立清醒後,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她不辭辛苦,探求真相,帶着真誠用心去感受,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是最好的共情。所謂的底氣,一定是自己給予的。
在涅槃重生後,陳貝兒說:「新時代女性最重要的是獨立,要相信自己,不要小看自己,你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讓光芒發放出來。」
作者:書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