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火了,有很多人都說男女主角太苦了,太可憐了。
我覺得,感覺這部電影「很苦」,恰恰是一種美好的事情,至少說明你沒有經歷過電影中悲苦的事情,相比較之下,你是「幸福的」。
一開始是因為我媳婦說是有一部電影很是感動人,把不少人都給感動的哭了,名字叫《隱入塵煙》,一部小成本電影,傳說只有女主角海清是專業演員,其他的都是農民出身,算是本色出演。
一開始並沒有打算看這部電影,但是對於這種演員的搭配感興趣,所以就和媳婦一起去看了一遍。
我是老老實實得坐在那裡,從頭到尾看了一整遍,覺得確實十分能打動人心。
兩個不受待見、無人關心的人,在親戚的強力撮合下湊成了一對,但卻相互取暖,相互愛惜,視對方如命,為了對方願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尤其是最後有鐵在貴英死後的所作所為,可以說直接擊中了觀眾內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眼淚忍不住地往外流!
這就是最樸素、最真誠的愛情啊!
同時這也是現在太多的人所想要追求卻不可得的東西啊!
可以說可歌可泣。
看過之後,覺得這才是真真正正的生活啊,相比較之下,那些都市勵志片、都市愛情劇、肥皂劇都顯得蒼白無力、虛假至極。
有誰能相信剛畢業還在實習的女生能夠住着大平層、開着名牌汽車、挎着名牌包包,用着頂級化妝品畫著精緻的妝容,上來就是幾十幾百萬的大生意呢?
這種人或許有,但絕對不是普遍現象!
回想起來,突然發現現在的影視劇裏面,早已沒有了真正的「窮人」的身影!
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彷彿汽車、豪宅、奢侈品、大餐、舞會成為了現在影視劇的【標配】。
而真實地:合租房、共享單車、電動車、公交車等卻逐漸消失,或者只是一閃而過。
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是「苦」的,在田裡耕作的農民是「苦」的,為了下一頓飯或者下一個月的房租、房貸而努力工作加班的人也是「苦」的。
一對住在客廳的老夫婦
但是現在這種信息逐漸被許多「假象」所淹沒了,就導致了這樣的一種現象:許多人事實上過得比較苦,但是被這種潮水一般的信息給沖淡了,反而有一種從影視劇中【尋找苦難】的需求!
其實生活中的苦難並不比影視劇中要少,反而是更多。
我是農村出身,在十幾年前,人們過得確實十分的「苦」。
我姥姥家有個鄰居,從小生活很貧窮,父親外出打工就再也沒有了音訊,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後來母親也死了。
剛剛成年的他處理好母親的喪事,東借西借湊錢買了一頭驢,給人拉磚掙錢,拉一車磚能掙3角錢,慢慢感覺日子有奔頭了,也娶了媳婦了,但是沒多久,毛驢不知怎麼就被葯死了。
他沒有辦法,一邊哭着,一邊殺驢,將驢分解完賣掉,繼續給別人打工養家。
生了女兒之後,老婆也死了,就一人撫養女兒,沒再結婚。
家裡窮,女兒也沒上學,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小混混,後來生了個兒子,但是小混混為了給兒子買玩具,偷東西被抓了,判刑十來年。
將女兒和外孫接回家,他看着自己的外孫,就像看着自己的生命一樣,年過半百的老人又開始了給別人蓋房子,給外孫掙學費......
他的外孫比我小十一二歲,現在估計也成年了,但是後來的事情我不知道了。
他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這些苦難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早就壓垮了,但是他仍然這樣生活了下來,鄰居們好像說過他說過的話:苦點就苦點吧,就當給孩子消罪孽了。
還有一個人,從小很聰明,但是有一次從高處摔下來之後就變得不正常,十來歲就背着麻袋外出流浪,沒有身份證、沒有技能、沒有正常交流的能力,在外流浪的日子可想而知。
我8歲的時候還見過幾次他回家,家裡只有老母親一人,沒有兄弟姐妹,老母親孤苦伶仃的每天坐在門口的小石頭上,天天盼着傻兒子能回來。
等我12歲左右的時候,就沒再聽說過他回家了,過了一年,他母親也去世了,就是坐在門口石頭上閉上眼的。
村長幫忙料理完後事,那家門再也沒開過,門口也沒有人去過。
或許是見過太多生活中的苦難,對於影片中兩人的經歷,會有更多的觸動,但並不覺得絕望,因為比他們更絕望的人都在努力地生活着!
有鐵和貴英的命是苦的,但是他們的苦又包含了一絲甜——愛情。
這種相依為命的感情是身處於苦難中人的最堅固的依靠!它能給予人無窮的力量,也會使人逐漸沉淪......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活的本質就是苦,嘗過一種苦,還有百般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苦,但是生活還是得繼續,還是得朝着甜蜜的方向去奮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隱入塵煙》無疑是苦的,但是如若你能感受到這種苦,至少說明你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