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2022年06月29日23:41:08 娛樂 1284

1


現如今提到港樂,很多人會嗤之以鼻來一句「後繼無人」。


不知何時,唱衰港樂成了主旋律。很多樂迷對於港樂代表歌手,永遠停留在了陳奕迅楊千嬅等那一代。


這對一些新生代港樂歌手尤為不公平,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沒實力,而是缺少一個舞台讓內地觀眾看見。


今年內地音綜《聲生不息》起了個好頭,在宣傳老歌時,又不忘介紹新歌手。


要說人氣最高,曾比特算得上一個。


「着蓬鬆的爆炸頭,笑起來酷酷的。」這是大家對曾比特的初印象,看到舞台後,又被這位甜歌男孩的聲音驚艷。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紅了之後,很多人說他或許能成為像陳奕迅這樣的天王,成為港樂接班人。


或許是因為風格像eason、又或許是因他唱了《單車》...


其實,他不需被定義,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最新一期,他與李健合作,演繹了老歌《萬水千山總是情》。


原版汪明荃唱的是千般柔情,聚焦於人,更具人文情懷。


因為是同名電視劇主題曲,歌聲更需與影視劇契合,每次聽來,都會想到阮庭深與庄夢蝶的愛情故事。


而曾比特、李健版本則更脫離了個人化,轉而為宏大的群體情懷。



趙兆擔任製作人,表演以「薩克斯演奏」為引入,為歌曲注入了平和的情緒。


李健起嗓,他像輕柔靈動的水,慢慢流淌進觀眾的心扉;




曾比特續上,他是綿延巍峨的山,一股堅定的力量注入心頭。


兩人各有特色,李健音色優美,曾比特粵語純正,娓娓唱來,就足夠喚醒聽眾久埋的記憶。


兩人也互補互助,一個是成名多年的內地唱將,一個是初出茅廬的港樂新人,合作同時也是汲取對方優點的過程。


連網友都打趣地說:「果然是曾比特老師教的好,李健老師這次粵語近乎完美了!」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曾比特年輕,但他卻一點不怯場。


論舞台表現力,絲毫不遜於任何一個成熟歌手。


我看過一個後台花絮,他對舞台也有自己的理解。


他提出在表演中,加入一個轉圈圈的肢體動作。


李健笑着肯定他:「你隨意,你越活潑越好。」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這個設計後來在正式舞台也出現了。


曾比特的俏皮可愛逗笑了台下人,也使表演更歡快了幾分。


通過這一現場,完全可以見到曾比特的「老成」。


在演繹老歌時,他會格外注意以一些「新」的方式去呈現,這更好地讓內地歌壇見到香港年輕人的態度,在革新中致敬經典。



2


提到他在《聲生不息》的表演,《初戀》不得不說。



林志美版的《初戀》是含蓄的,懷情少女對心上人的想念,對愛情的嚮往。


頂着爆炸頭的曾比特,則唱出了一種熱情洋溢的「初戀」,是炙熱的愛與表達。


演繹這首歌,曾比特的表達很豐富。


前奏一段輕爵士的哼唱,將聽眾拉入他編織的浪漫氛圍里;




中間disco復古唱腔,不變老歌的經典本色;




以及融入了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的插曲(《Silent Open》),那一段出來,我人都要窒息了;




結尾是電吉他solo,伴隨着《Silent Open》收尾。


除了唱,還有曾比特的一段熱舞,使整段表演更有質感。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曾比特融入的東西很多,但多而不雜,因為他一環接着一環,情緒也在逐漸遞進。能有這麼穩的駕馭力着實不易。


《聲生不息》是曾比特上過最大的舞台,之前參加過香港的選秀節目卻遺憾敗北,也在酒吧、路邊表演過,面對極少的觀眾。


如今上內地綜藝,他野心勃勃,勢要將自己的「個性」展現出來,《聲生不息》這麼多期追下來,私以為他做到了。


寶藏男孩,相見恨晚。


除了《聲生不息》,據聞曾比特將參加另一檔熱度很高的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上綜藝,意味着更多的機遇和曝光,看似輕而易舉,其實他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



3


曾比特很小便與音樂結緣,中學時還參加過學校的合唱團。


雖然當「歌手」一直是人生目標,但他不得不面殘酷的現實。


父親在十歲時離世,母親含辛茹苦撐起一個家庭。


音樂,似乎是一個與普通人無關的職業。


可曾比特沒認命,為了學習音樂,以及幫媽媽分擔壓力,很小年紀便身兼數職,做過服裝店銷售,當過炸雞店服務員等等。


忙碌時,還曾在白天當聲樂輔導老師,晚上去做調音師。


後來2019年參加《全民造星2》選秀節目,獲得了第七不上不下的名次。


有一期比賽,他唱了首陳奕迅的《浮誇》,因表情太過誇張被導師郭偉亮點評:有點造作!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台上說著「造作」的郭老師,台下卻將曾比特推薦進了環球唱片。


有了這位金牌音樂人的幫襯,曾比特也順利出道,並發了單曲《我不如》。


曾比特生在廣東汕尾,卻在香港長大。他與大多數沿海城市的青年一樣,從小浸染在港樂文化中,喜歡林子祥張國榮梅艷芳等粵語歌手。


他始終記得梅姐的《將冰山劈開》,也喜歡看星爺的喜劇片,被裏面的情節感動。


剛出道就被捧成天王,他夠資格? - 天天要聞




所以每次被問到「如何看待港樂沒落」這樣的問題,他回答如是:


「我們有責任去把每一個年代都變成港樂的黃金時代。」


30歲不到,有着年輕人闖勁,他沒有說「重回輝煌」,而是一心想着再創新輝煌。


某種意義,這也是其他香港新生代歌手的願景。我們瞻仰那個輝煌年代,對當下卻不會自怨自艾,以前的巔峰俱往矣,最好的時代就是現在。


很多人說曾比特是「陳奕迅接班人」,我卻不以為然。


他只需要做第一個自己,世上不需要第二個陳奕迅。


我瞬間想到了《浮誇》里的一句歌詞:「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着如嘍啰。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那個曾經被嘲笑為「肥仔」的曾比特,今天終於被看到了。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胡歌訪台激發青年創作者靈感 分享影視經驗與熱情 - 天天要聞

胡歌訪台激發青年創作者靈感 分享影視經驗與熱情

知名大陸演員胡歌,睽違6年再度訪台,於今(12)日與台灣青年創作者進行了一場充滿靈感與啟發的對話。胡歌不僅分享了自己在影視界的豐富經驗,還為青年導演們注入了堅持與熱情的力量。他鼓勵年輕的創作者,要堅持夢想,即使過程辛苦,也要對這個行業充滿熱
明星、網紅、藝人「塌房」後的危機公關策略 - 天天要聞

明星、網紅、藝人「塌房」後的危機公關策略

在娛樂圈,明星的公眾形象是其職業生涯的核心資產。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明星「塌房」(即聲譽受損)事件時有發生。這些事件不僅對明星本人造成嚴重影響,也會對其所屬的經紀公司、合作品牌等帶來連鎖反應。因此,如何在明星、網紅、藝人「塌房」後進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