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和劉炫廷同學第一次見面。吃飯的時候,他全程表現得就像是一個羞澀大男孩,嗯,一個白到發光的羞澀大男孩,常常不好意思地笑着,不多話,但是談到音樂有關的話題,就像被按動身上某個開關,「啪」一下,整個人就變得更加生動了。
所以吃完飯,往商場大堂門口走去的時候,我和炫廷聊起了他從墨爾本大學轉學到伯克利音樂學院,如今在創作上的想法,對於當下樂壇現狀的感受等等,男孩開始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想法——為何放棄了在家人看來更有前途的專業,放棄了在節目結束後看起來更多的機會,如何確立了自己一定要以音樂為職業的目標,以及為此付出的努力。
劉炫廷身上有一種很奇妙的混合魅力
——一方面,他如此謙遜,懂得自省,也迫不及待想把音樂上的理念跟更多人交流;另一方面,在劉炫廷的音樂里,「狂野」的說唱與電子節奏感,和「慵懶」的爵士混搭流行,常常如影隨形地表現出來,讓人在聆聽時,有着過山車般驚喜感受。
這樣的他,2019年參加《中國新說唱》,憑藉原創作品《無名之輩劉炫廷》一鳴驚人,拿下大洋洲總冠軍,最終摘得全國六強,接下來卻選擇暫時告別舞台,在三年時間裏從墨爾本大學到伯克利,從說唱愛好者到新生代唱作人,
他沒有着急地去發歌和演出,而是潛心學習,直到今年才正式發表了第一張全創作EP。
是的,2021年的《AFTER G.O.O.D》,是劉炫廷在2018年第一首正式發表的個人作品《G.O.O.D》之後的新生,代表着自己不忘初心,帶着成長之後的感受,回到出發原點,在這張唱片里,我們可以正式認識一個新的、鮮活的,經過沉澱釀造後進一步成熟的原創音樂人,劉炫廷。
第一首歌《G.O.O.D PT2.》就是對過去的重置和升級,不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澀,劉炫廷變得更加遊刃有餘,他將自己的內心完全敞開了,用作品毫無保留地表達了他從新說唱節目成名以來,這一路上最真實的心路歷程,有欣喜,但更多的是迷惘,掙扎,以及最終堅定的清醒。
歌詞以一副彷彿紙醉金迷的場景展開,美女如雲,「兄弟」環繞,無數人在唱着他的那首成名作《G.O.O.D》,然而他卻不斷地詢問着自己,
「Really G.O.O.D huh?」
真的變好了?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些一時的掌聲和金錢都不能讓他快樂——「我還想繼續保持學習,因為我渴望厚積薄發,而不是搞點fast money」、「哪怕只有我自己唱,我也會唱下去,唱下去」,歌曲在結構上設計了層層遞進的豐富延伸,劉炫廷的flow變化多端,歌詞犀利而一針見血地點破當下說唱圈諸多浮華表象,也不斷對自己進行審視和思考,其中「真正重要的是陪你成長進度的她,桌上的瓶里插着她曾經送給你的花」,自然流露出的單純更是令人動容,整首歌像一部講述劉炫廷自我成長的電影,如何抵禦一時誘惑,去追求一生意義,表達出了劉炫廷對待音樂的赤誠,他確實是用更優秀的作品,證明了自己的清醒與進步。
《ENERGY》《學不會》延續了劉炫廷一如既往的標誌性風格,迷幻電子和Autotune技術的運用拓寬了創作界限,強勁有力的節奏感Rap與富有性感張力的歌詞主題融合。劉炫廷和LVINo在《ENERGY》彷彿未來世界裏的天外來客,正用音符為能量,對眼前一切進行着符合自己心中理想的改造,《學不會》則是一場性感的告白,劉炫廷展現了更多自己在演唱上的實力。
《搖擺之夜》是我最喜歡的,整張EP里真誠而私密的作品,兩個版本形成了一種完美的呼應與互動,爵士樂成功把聽眾帶入到溫柔深情的氛圍中,優美鋼琴在月色下流淌,薩克斯的演奏帶着一絲憂傷,鮮明鼓點一下下敲擊心房,回憶的畫面慢慢在眼前閃過,從劉炫廷第一聲吟唱開始,就將聽者帶進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感性空間之中——「14歲我曾愛過搖滾,18歲我選擇了說唱,19歲我遇見了你,21再唱起melody。」「我想要對你負責,只好現在忙碌努力,想許你更好未來,哪怕你會對我賭氣」,男孩在溫柔的夜色中娓娓道來,緩緩訴說自己的故事,生活,夢想,還有年少義無反顧的愛情。
《I'M NOT THE GUY U WANT》可以看做劉炫廷在全新領域的一次嘗試,不插電版本的抒情歌,是對人聲演繹的挑戰,簡單純粹的吉他獨奏,伴隨着男孩溫暖柔和的聲線,劉炫廷用鬆弛自然的演繹證明了自己作為一名音樂人的深度與廣度,他在這首歌里的表現,跟開篇第一首歌《G.O.O.D PT2.》里的狀態已經有了巨大差別,但是如果我們按照順序一首首聽下來,會發現這樣的轉變過程自然而然,
《AFTER G.O.O.D》是劉炫廷與自己的私密對話,是歷經雕琢與沉澱後,渴望與聽眾分享的一張誠意之作,就像他自己說的,「曾經的劉炫廷886,希望你們喜歡新的這個」,而新的這個劉炫廷,懂得放棄一時看起來閃閃發光的名利誘惑,堅定地選擇在音樂這條道路上只用作品說話,他的音樂風格也早已不必局限於「說唱」本身,而是有了更多融合的可能性。
毋庸置疑的是,說唱音樂影響了包括劉炫廷在內的Z世代太多年輕人,讓他們選擇用這種態度極盡張揚的音樂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而經過國內說唱節目的發酵後,更是讓大批說唱音樂人湧入了市場,不過隨之而來的似乎並不是大量好作品的「井噴」,而是追逐市場利益的各種「迷失」,在這樣泥沙俱下的環境里,劉炫廷本人的選擇,以及他在音樂作品裏的成長,反而成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也許當下的他還沒有所謂大紅大紫的知名度,或是街知巷聞的「神曲」,但是透過他的第一張個人EP《AFTER G.O.O.D》,聆聽這六首風格鮮明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如今劉炫廷的音樂,在創作、製作、演唱上都有着縝密的構思,以堅實技術為基地,歌者本身極其真誠而強烈的情感抒發很容易就引發聽者的共鳴,而每首作品裏貫穿的許多精密小細節,又讓我們在他的作品裏,找到了華語樂壇實體唱片年代,那種一絲不苟的匠心精神。
那次北京相聚之後,我和炫廷也有了一次合作,那是他和巫詠歡HAPPY合唱的一首新歌《回來吧你Come back for me》,這首都市情歌小品里的炫廷,又有了新的變化,也在MV里本色出演一個在女朋友面前有些木訥,在音樂里卻可以滔滔不絕訴說心事的可愛大男孩,同樣給了我,以及很多人不一樣的感受。
華語樂壇打着「創作」旗號,拿出的作品卻是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的「複製品」已經太多了,剛滿23歲的劉炫廷,卻一步一個腳印地展現出了他的實力與潛力,當然,還有他白到發光的外形!這樣的劉炫廷,繼續踏實往前走吧,華語樂壇正需要這樣的新生力量,我們期待着,唱作人劉炫廷還會帶來的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