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每天吃10多個雞蛋吃到吐,「吃得越多,姐姐活得越好」

口述\苗英及家人

整理\京牌攝影人

村子裏的雞蛋都進了小丫頭的肚皮

一個,兩個,三個……小雨嫣不停地吃着奶奶剛煮好的雞蛋,她還記得2020年8月初,爸爸在電話里說的話。「姐姐現在生命垂危,只能做移植手術,我和你媽媽做配型都不合格,全家的希望只有你。」小雨嫣告訴自己要用最健康的身體為姐姐完成這次「換血」,而在村子裏最有營養的就是雞蛋,除了家裡三隻母雞每日的產量,更多的還需要拜託親朋往家裡送。好在村民們都非常理解小雨嫣家目前的情況,有人曾戲言:「村子裏的雞蛋都進了小丫頭的肚皮。」

媽媽苗英清晰地記得有一次她接通語音聊天,小雨嫣用稚嫩的聲音說道:「我就想姐姐快回來,我還要給她梳頭髮呢。奶奶說一天吃五個就可以,可是姐姐特別危險,家裡如果治不好就會永遠失去她。大人們都在為姐姐忙,我只是吃雞蛋,我吃得越多,姐姐活得越好,吐了也沒什麼。」血濃於水的親情在小語嫣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她只盼望為姐姐「換血」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2020年11月,小雨嫣在奶奶的陪伴下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一路上奶奶始終在想一個問題,孩子每天吃十多個雞蛋甚至吃到吐,真的能讓姐姐若萱活着嗎?不管怎麼樣,也要試一試吧,畢竟孩子給家裡帶來了那麼多美好。「她才14歲的年紀,捨不得,怎麼能捨得啊。兒子告訴我本來9月份就要做移植手術,可是家裡之前能賣的都賣了還欠了很多錢,再借錢太難了。這不?孩子拖了3個月才再次湊夠錢繼續治病,可這之後怎麼辦啊?」老人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用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含淚又說了數句捨不得。

姐妹終於相見,姐姐容貌和性格大變

經過舟車勞頓,小雨嫣總算看到了久別的姐姐,令她驚訝的是,姐姐已經不是往日心中的姐姐,無論是外貌還是性格都和以前大相徑庭。「姐姐,你知道嗎,我每天都吃好多雞蛋,爸爸剛剛還誇我很努力,沒了頭髮也沒事,不愛說話也沒事,只要姐姐能好好的。」小雨嫣的話讓姐姐若萱難得笑了一次,全家人在此時此刻也看到了一絲希望。

小雨嫣的天真爛漫換來了姐姐久違的歡笑,可是她想不通姐姐為什麼變成這樣,只有媽媽手機里這張姐姐化療前的照片,才能讓她感覺到印象中的姐姐。雨嫣並不知道,早在2020年3月初,姐姐就因為生命垂危被下病危通知送往山西省腫瘤醫院ICU搶救,最終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雨嫣更不知道,姐姐已經經歷過不知道多少次的骨穿、腰穿、化療、抽血、輸血…….受盡了常人一輩子也沒有受過的罪。幾個月來的「求生之路」只有姐姐自己知道被粗針扎入骨髓的那刻有多疼。

如今展現在小雨嫣面前的是一個從飽受疼痛到想逃離,最終已經麻木無感的姐姐。「妹妹不哭。」雖然姐姐若萱身體非常虛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但是看到妹妹突然失落流淚的表情,她一直重複着這幾個字。姐妹倆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同一個屋檐下成長的她們此時此刻多了許多用語言無法表達的情感。

姐妹倆的「血液」順着冰冷的機器融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初,小雨嫣知道為姐姐進行造血幹細胞回輸的日子越來越近,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雨嫣吃到了比雞蛋還有營養的深海魚和鵪鶉蛋。天真可愛的孩子卻不知道這是什麼,飯後還問媽媽能不能再吃點雞蛋,要不營養跟不上就救不了姐姐。媽媽苗英在一旁心情很複雜,這句看似無害的話刺痛了她的心,她覺得自己是個無能的媽媽,孩子們長這麼大了還沒吃過這些東西。

幾天後姐妹倆的「血液」順着冰冷的機器融合在一起,小雨嫣順利完成了她此行的使命。姐姐隨後進入隔離倉,不到一周的工夫狀態大有好轉,姐妹倆經過短暫的相見又將分別。臨走時,妹妹一直挂念着姐姐,於是在前一晚整整視頻對話了3小時。姐姐說:「妹妹,姐姐現在感覺很好,還能和以前一樣多陪你說話了,你能留下來一直陪我多好。姐姐害你跟爸爸媽媽吃不好睡不好,還得天天跟着跑醫院,你的小身體還受了好多痛苦,姐姐將來一定會報答你的。」

2020年1月26日,小雨嫣在家鄉給姐姐打來語音,8歲的她用大人的語氣告訴姐姐:「媽媽跟我告狀了,說你又不好好吃飯。姐姐你不要多想,除了爸爸媽媽,還有妹妹陪着你。我還小為你做不了什麼,但我願意用我的一切換你好好的,哪怕再抽我十次骨髓都願意。你知道嗎?回來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沒有姐姐,這個家不能沒有你。我也會好好努力學習,期望將來有更多的地方幫到你!姐姐,你好好在那裡治病,一定要好好吃藥,聽醫生的話,我跟爺爺奶奶等你回家!」

行善是美德,助人是功德。您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台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台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