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代的社會發展地越來越快,人與人的相處也越來越「快餐化」,所以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夫妻因為過不下去而選擇離婚。
但是對於一些有孩子的家庭,大多數父母都認為孩子跟着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就算凈身出戶也要得到孩子的撫養權。
但是事實上,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就一定能讓他過得好嗎?
同事白然前兩年就離了婚,她覺得孩子跟着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選擇凈身出戶奪得了孩子的撫養權。
剛開始獨自照顧孩子時,白然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樣可以給他最好的生活。但是到接下來面對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時,白然卻懵了。
本來以為只要拿着上班的工資,省着點用總會夠過日子的,但是孩子在學校總會時不時就要交一些書本費等,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花銷,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想讓孩子維持好的生活品質更是難上加難。
這也讓白然重新開始思考自己當初拚命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正確性。
其實對於有孩子的媽媽們來說,這些情況下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1)個人資產不多,應付不了孩子的開銷
如果自己的資產不夠多,還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傾盡所有,其實是很不明智的。
即使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孩子也是跟着自己受苦,並不能給他提供優質的生活和更好的教育。並且媽媽還得出去工作來維持生活,那也會忽略對孩子的照顧,對孩子和自己來說都是很辛苦的。
(2)跟着爸爸生活得更好時
可能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句歌詞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大部分人覺得父母離婚後孩子跟着媽媽一起生活才是最好的。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愛和母愛都一樣重要。不管離婚是因為哪一方的過錯,都不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以如果離婚後孩子跟着爸爸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那媽媽又「何樂而不為」呢?爭奪孩子撫養權也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並且有人照顧和疼愛。
媽媽們應該往遠處看,懂得適時放手。不要一味「犯傻」地想要把孩子留在身邊讓他們跟着自己挨日子。
其實當夫妻離婚時,女性不要「天真」地認為錢這種身外物不要也可以,在現實中錢才是能起到實際作用的。
如果媽媽們在爭奪到孩子的撫養權後卻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撫養孩子,那麼很可能會被收回撫養權。
所以媽媽們在離婚後應該從男方那兒獲得一些財產,然後繼續工作或者做一些理財投資,實現經濟獨立後再接回孩子,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也就是說,只有保證經濟獨立才能更有底氣和能力要回孩子的撫養權。
如果媽媽們離婚時不知道該不該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可以結合以上幾點做出考慮。要記住,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擁有更好的生活。
【寫在最後】:
你認為夫妻離婚後,孩子跟着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