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歲,到老年才發現,親戚遠沒有我想像的有情,親情原本很冷酷

來自樊阿姨的自述:

我叫樊書勤,今年68歲,老家在東北的一個小縣城。

我的親戚,像我同輩的,大多數都留在了老家,只有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發展。


當年,我中專畢業後,跑到離家1000多公里外的一個三線城市找工作,在一家醫院裏當了一名藥劑師

後面,我在醫院裏遇到了來拿葯的老公,聊天的時候,覺得彼此比較投緣,就留下了聯繫方式。

老公是區教育局的公職人員,他的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家裡只有兄弟兩個人。

我和老公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彼此都比較滿意,後來就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我和老公,在我們這個城市的工作都是比較不錯的。

像我老公,親朋好友家裡,有孩子上學,轉學的都會找到他。

我老家不少親戚家的孩子,也都會因為我老公這樣的方便條件,紛紛找上門來。

求我老公幫忙,讓家裡的孩子,都進到我們城市來讀書。


我在醫院裏的人脈也是不錯的,所以剛結婚的時候,老公家的很多親朋好友,也會因為大病、小病找到我們,讓我們幫忙。

我老家的兄弟姐妹,還有那些個親戚,有病的時候,也都會從小縣城過來找我安排就醫。

對於我和老公,兩邊的親戚,無論他們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兩個人都會全力以赴,出錢出力。

所以,那些年,我們家可以說是門庭若市。

我和老公不光對親戚朋友掏心掏肺的,全力以赴,對自己的一雙兒女就更不用說了。

兩個孩子小時候,都是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他們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受過委屈。

後來兒女畢業後,一個去了杭州,另一個去了武漢

他們結婚的時候,我和老公都是傾盡所有,為他們付了首付,在發達城市買了房子。


可是,後來我家裡卻發生了變數,我老公在56歲那年,突發心梗,手術沒有多久便去世了。

從此以後,我家裡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

沒有了我老公這棵大樹,親朋好友來家裡辦事的人少了。

以前和我家特別親的那些親戚也不親了,有的甚至是慢慢和我斷了聯繫。

只有少數親戚,還需要到醫院找我辦事的,還會有一些來往。

兩個兒女去了外地以後,開始的時候,還會經常回家過節過年。

後來,他們覺得麻煩,都是兩、三年回家一次,平時打電話的時候也不多。


我55歲退休後,因為人走茶涼,沒有了醫院裏的人脈,我家從此徹夜冷清下來。

我一個人就在孤單寂寞中,過了十來年,這段老年時光,讓我深刻感悟到:親戚遠沒有我想像的那樣有情有義,親情其實很冷酷。

我65歲那年,跳廣場舞的時候摔斷了腿,在醫院裏住了二十多天。

在此期間,幾乎沒有親朋好友去探望我,更別說去護理我了,可是,當年我和老公都是全心全意的幫忙他們。

那時候,我們不是給他們的孩子辦上學、轉學的,就是幫他們入院,遇到有困難的親戚,都是把錢借給他們就不要了。

可輪到我住院的時候,老公已去世了,我也退休沒什麼用了,讓我感覺到了人情冷暖。

我養病的4個多月的時間,在醫院裏,請的是護工,回家後雇的是保姆,哪怕是一雙兒女,對我也很冷漠。


女兒還好一些,知道我生病後,馬上就給我轉了10000塊錢,還會每個星期給我打一次電話。

兒子直到我出院回家,才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安慰了我一下,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從我退休後的這十幾年,真是讓我感覺到了人間冷暖,也不得不承認,親情的冷酷。

隨後這兩三年,九十多歲的公婆相繼去世了,我和大伯哥家都分到了一筆不菲的遺產,我就得到了一套門市房和幾十萬的現金。

我的兩個兒女得知我分到了遺產之後,突然就和我近乎了起來,對我比以前多關心了好幾倍。

經常給我寄吃的用的,沒事就會給我打電話,問候我的身體狀況,反倒讓我覺得有些不自在。


我在老家的一個遠房侄子,和一個遠房外甥女,本來是好多年不和我聯繫了。

卻突然和我熟絡起來,他們經常進城裡來看我,還給我送吃送穿的,讓我不知道他們的意欲何為。

後來,我才知道,我的遠房侄子,和他老婆離婚後,就凈身出戶了,一個人在外打工,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他幾次表示,以後想要給我養老送終,我都沒敢答應。

我那個遠房外甥女也一樣,她想在我們這地方開個大酒店,想讓我幫忙出錢,我也沒敢答應。

因為我都有了這方面的經驗,以前親戚朋友沒少幫,等到我和老公落套了,他們全都無影無蹤了。

我現在就是很猶豫,覺得親情不可靠,不知道還應不應該再幫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