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夜讀】懂得「麻煩」別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學會求助,是一種智慧


當需要別人的幫助時,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顧慮: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很難張口向別人求助,總是擔心被拒絕。

其實,真正聰明的人,都敢於求助,擅長「麻煩」別人。在社會中,沒有人是「孤島」,我們不可能憑個人能力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你遇到的問題,別人那裡也許恰好就有解決方案。搞不定的時候,不妨麻煩一下別人。麻煩別人,不是偷懶,而是懂得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尋求幫助。

敢於求助,本身就是一種積極開放的態度,說明你願意敞開心扉向別人學習。也許很多機會,就隱藏在每一次的「麻煩」背後。
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網上曾有人提問:如何才能交到更多好朋友?一個高贊回答說:如果想要讓交情變得長久,那麼你得「麻煩」別人幫你,因為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很多人不敢麻煩別人,是因為擔心會遭人反感。其實,在求助的過程中,求助者並不是單純地找別人要東西,而是給予了信任和感謝之情;施助者也不是單純地付出,他獲得了尊嚴和人際信任感。有時候,敢於麻煩別人,非但不會成為對方的負擔,反而會提升對方的價值感,令對方對你好感倍增。

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結是建立在開始願意麻煩你上面的。當一個人開始心安理得地麻煩你和依賴你的時候,其實就是心底里開始需要你和喜歡你。

好的關係,就是彼此麻煩,彼此需要。

懂得「麻煩」別人,要掌握分寸


懂得「麻煩」別人,不意味着隨便「麻煩」別人。我們可以大膽求助,但不代表別人有義務來幫助你。向別人求助的時候,需要有尺度和界限,別把對方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

請人幫忙時,先自己尋求解決辦法,自己就能處理好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開口了;不要對他人提出無理的要求,不能讓人為難,更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當別人幫助了你,一定要懂得感恩。

中國有句老話說「禮尚往來」。沒有人願意一直被人麻煩,你幫我一次,我再幫你一次,互幫互助、以心換心才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聽過這樣一句話:「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吧。這也是我下雨時即使不帶傘,也不會被淋濕的妙法啊。」學會適時適度地「麻煩」別人,互利共贏,才能事半功倍。
來源:人民日報夜讀,綜合十點讀書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