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2024年1月23日新民晚報第t20/t21版:2024上海兩會特刊
2023年11月14日,「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調查推選結果揭曉,閔行成功榮膺首次推出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直轄市轄區)」殊榮,成為全國3個上榜的直轄市轄區之一。
在閔行工作生活幸福嗎?是的。正如閔行區區長陳華文在今年元旦獻詞里說的,2023年,閔行發佈全市首個區域性綜合交通規劃,一批老舊住房改造項目加速推進,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讓更多新閔行人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這一年,閔行提升優化教育、醫療、養老、托育服務水平,一批基礎教育學校建成開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晚門診」全面開設,新增一批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食堂、普惠性托育點……2024年,閔行將加快建設創新開放、生態人文、宜居安居現代化主城區,工作生活在閔行將更幸福。
幸福瞬間一
我對新家很滿意
2023年夏天,吳涇小區95—97號樓首批居民回搬。96號的陳師傅是舊改首批獲益者之一。陳師傅曾經有一屋子書,因為家裡小,全都一摞一摞壘着,現在他的書解放了。走進他的新家,是寬敞明亮的客廳,迎面兩個大書櫥,大部分書已上架。「小房間居住,大屋子做客廳」,陳師傅非常開心,「書有了着落,還多出了衛生間和廚房」。兩年前可不是這樣。狹小陰暗的衛生間擺滿了洗衣機、面盆等,好幾家一起用,偶爾還會混合廚房的味道。舊改後,廚衛乾淨整潔,陳師傅非常感慨,「我沒出一分鈔票,改造成這個樣子,我已經很滿意了,老感謝額!」
吳涇小區2500多戶人家迎來舊住房成套改造的機會
龍吳路5530弄吳涇小區建於1958年,有2500多戶,當時按蘇聯式的房屋建造,大部分房屋面積狹小,多為一梯6—8戶,最多10戶,60%以上廚衛共用。經過60多年的風吹雨打,破損老化,環境髒亂且陰暗潮濕。小區有1700多戶居民廚衛合用,這些年他們最大的願望是「醬油私有制,廚房能轉身」。他們的願望正在實現。
2023年閔行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吳涇鎮龍吳路5530弄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全速推進,全面完成莘庄鎮小梁薄板不成套房屋居民異地安置,七寶九星村、顓橋中心村、浦江召稼樓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進,建成徵收安置房68萬平方米,安置在外過渡群眾近1800戶。「美麗家園」開工超100萬平方米,房屋主體修繕完工80萬平方米。為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台,為45個老舊小區高層住宅完成消防設施改造。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認定人才公寓房源1.2萬套,建成人才驛站22個。
2024年閔行將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全面完成吳涇鎮龍吳路5530弄老舊住房成套改造居民簽約工作,加快七寶九星村、顓橋中心村、浦江召稼樓等城中村建設步伐,啟動浦江杜行老街、華漕諸翟村等城中村改造。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深化七寶老街、莘庄老街等片區更新方案研究,推進友東路片區、七寶中春路沿線、梅隴新中心等產業園區成片更新改造。加大動遷收尾基地的攻堅拔點工作。
幸福瞬間二
我在馬橋有了一張床
閔行區首個新時代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位於馬橋鎮中青路588弄。這裡共440張床位、138套房源。來自山東臨沂的物業從業者蘇元寶就租住在這裡。
閔行區首個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一個床位每月只需500元
來上海打拚15年,蘇元寶租過月租金1000多元的城中村,也合租過老舊小區月租金3000多元的一居室。來閔行工作後,公司安排他入住了新時代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與其他3位同樣從事物業工作的室友合租一間房,每月只需500元一個床位。
房間里有獨立的衛生間、廚房,有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還有書桌可供工作學習。「和以前相比,現在住得真舒服。」蘇元寶說,「我每天晚上可以和兒子視頻。有時候下班回來晚了,還可以去公共浴室洗澡,不會打擾別人。」
「一張床」就是一個家,這裡為建築施工及環衛、綠化、快遞、醫護等行業一線職工,定向供應價格公道、服務到位的租賃住房和床位,努力讓廣大城市一線勞動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城市生活更有溫度。這也是閔行進一步加大公共服務類重點行業企業一線職工住房保障力度的積極探索。
近年來,閔行圍繞「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完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結構。截至2023年,全區已累計籌措保租房房源6.5萬套,上市供應4.4萬套,居全市第二。「十四五」期間將籌措7萬套、供應6.2萬套,佔全市60萬套指標的1/8。
2024年,閔行還將供應保障性租賃住房9200套,建成徵收安置房21萬平方米,安置在外過渡群眾1400戶。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台。完成80萬平方米「美麗家園」建設任務。
幸福瞬間三
都市裡的村莊很美
庭院里,白牆黑瓦映襯下,寬敞的露台搭配露營風的裝飾,一隻橘貓在曬着太陽;林地里,鄉間小河環繞,樹木高聳,鳥雀築巢,一派安逸景象……這裡是位於閔行區浦江鎮匯中村的「棲村」。它把原本村委會的辦公地和一片沒人走的林地,打造成了開放式田園空間。圍爐可以煮茶,林間能夠露營,滿足都市青年對鄉村生活的美好嚮往。
你可能很難想像,「棲村」所在的匯中村曾經的樣子。匯中村和匯東、匯南、光繼、正義、永豐6個規劃保留保護村,區域總面積15.15平方公里,是離上海中心城最近的成片規劃保留保護村區域。一直以來,這片區域由於建設用地較為分散,產業布局、增收渠道和鄉村風貌都相對落後。可以說,這裡的滯後發展是閔行的「最短板」。如今,躊躇滿志的青年來了,現代農業的龍頭企業也來了,令人振奮的一攬子振興計劃也來了。
浦江鎮匯中村是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
近年來,閔行以加快城鄉轉型發展為主攻方向,推動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2023年,閔行區委把「加快城鄉轉型,建設大治河南部新時代鄉村振興示範區」作為一號課題。在浦江鎮大治河以南的6個規劃保留保護村,閔行將在這裡打造大治河以南新時代鄉村振興示範區,發展現代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構建和美鄉村,走出一條具有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特點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
目前,大治河以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已編製完成。2024年,閔行將全面開展大治河以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啟動浦江匯南村、光繼村和正義村「三村聯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有序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大治河以南新時代鄉村振興示範區將有實質性的推進步伐。
另外,2023年,閔行圓滿完成第八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第三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5座初雨調蓄池開工建設,完成10公里河道綜合整治,實施79個小區雨污水混接整治,水質均值優Ⅲ類好水佔比超過72%。新建各類綠地100公頃、立體綠化3萬平方米、綠道30公里、口袋公園30座,環城生態公園帶梅隴生態公園、春申公園和南外灘公園建成開放,古美公園打造成為全國首個城市傢具公園。制定落實區碳達峰實施方案,出台「無廢城市」建設方案。
幸福瞬間四
社區食堂飯菜真香
在莘庄鎮春申社區食堂,「15元老年套餐」里包含一大葷、一小葷、一蔬菜、米飯。「15元老年套餐」區域每天大約有12種菜品,居民可以自行挑選組合。天很冷,買汏燒很麻煩,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在閔行,很多老人選擇社區食堂。家住附近的劉阿姨在春申食堂辦理了老年優惠卡。她說,「平時就我和老伴兩個一起吃飯,自己做飯麻煩。老年人在社區食堂用餐還能打折,實在是太好了。」
春申社區食堂的「15元老年套餐」很受歡迎
2023年,閔行新增養老床位600張、綜合為老服務中心5家、社區老年助餐場所20個、專業型日間照護中心8家,完成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改建181張、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1150餘戶,虹橋鎮敬老院獲評全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
今年,閔行將持續優化養老托幼服務。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新增16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0個社區老年助餐場所、6家專業型日間照護中心,改建3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完成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1000戶,為1.8萬戶獨居老人安裝「一鍵通」應急呼叫,探索失獨等特殊老年人社會監護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任務,推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深化幼兒園托幼一體化建設,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力爭達到95%,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5%。
另外,今年閔行將全面提高教育醫療服務水平。以德育「第一課堂」為抓手,推進思政一體化建設,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成一批高質量基礎教育設施,推進示範性學區集團建設,實施新一輪初中強校工程,加強特色高中創建,鞏固提升「雙減」成效。深化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優化醫療資源規劃布局,加強閔行中心醫院、市五醫院能力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提升社區全科診療、專科建設、康復護理、口腔防治等能力水平。推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建設。加快中醫傳承創新發展,推動80%社區衛生服務站、20%村衛生室規範設置中醫閣。落實第六輪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便捷就醫」數字化轉型場景應用。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新增2家醫療機構開業運營。
幸福瞬間五
閔行博物館展覽很精彩
如今,在小紅書、b站等社交平台搜索閔行博物館,網友分享的各類攻略、打卡、蓋章、曬文創的內容琳琅滿目。其中有一位「博物館小迪哥」專做閔行博物館相關內容,在全網已經有了近10萬的粉絲。
這個賬號的主人,就是閔行博物館宣教部主任、「90後」講解員徐迪。2023年,圍繞着閔行博物館「漢·無極——長沙馬王堆文物精品展」「漠北鋒鳴——鄂爾多斯青銅器文物精品展」「萬曆那年——明十三陵萬曆文物特展」等重量級大展,他的講解視頻總能把枯燥的展品說明,轉化為一個個歷史小故事、硬核考古內容或趣味高冷知識。
元旦前,閔行博物館又迎來了《相遇海昏侯——西漢劉賀墓精品文物展》大展,「小迪哥」也策划了一系列乾貨滿滿的內容,帶領觀眾透過閃耀的良金美玉、莊重的青銅禮器、博大的儒學經典等文物,體會先祖的智慧與靈氣,領略大漢侯國的氣度與風範,感受中華文明的悠遠與燦爛。
過去一年,不僅閔行博物館的高水準大展不斷,閔行市民的文化生活還有更多精彩——全年閔行共建成6家城市書房、12家「一間美術館」,原創話劇《大江北望》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高質量舉辦上海湖畔國際音樂節、上海合唱節、江南吃貨節等活動,獲評全國首批全民閱讀推廣城市。
今年,閔行將聚焦「人文之城」建設,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在文化事業方面,將加快建設春申湖四島、馮遠美術館等重大文化設施,優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和功能,建成一批家門口的文化新地標,推出一批公益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推動公共文化設施錯時延時開放。做優「一書一世界」閔行全民閱讀品牌,培育扶持上海國際插畫藝術節,推出一批文博精品展陳。
未來,閔行還將繼續用心辦好民生實事,圍繞安居、就業、環境、交通、醫療、教育、養老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關鍵事,制定實施民心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形成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和服務模式,持續強化公共服務供給。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