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小北
為人父母都盼着自己的子女能孝順,等自己到了晚年以後,父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當自己身體和生活遇到問題時,子女能幫助自己。
世上大多數父母都對自己都是無私的,他們對子女真心真意,雖然他們對子女很好,但子女未必會孝順。
一般來說,孝順的子女和不孝順的子女,完全是兩個樣子。孝順子女的表現和不孝順子女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作為父母,如果你發現子女有這兩種表現,那麼很可能等你晚年後不會孝順,要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受到傷害的只能是自己。
- 沒有禮數,不懂感恩
現在的父母大多數都特別寵愛子女,甚至會滿足子女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一切要求,以為這樣就能養出孝順的孩子,其實並不是。
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很可能不懂禮數,也不懂感恩。
他們做什麼事情只會考慮自己,長大了之後也只會把父母當成提款機,一旦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了,甚至會做出虐待父母的事情。
如果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你發現對方不懂禮數,不懂感恩,那麼就早早為自己做好準備,否則到了晚年就麻煩了。
看過這樣一個視頻,感觸很深。
有一對特別寵孩子的夫妻,他們對孩子幾乎是盡量滿足,只要孩子想要,他們都會給買。
孩子小的時候,朋友勸他們不要這麼做,否則孩子會把一切當成理所應當,一旦等自己老了無法滿足了,那麼孩子可能會不孝順。
朋友說得苦口婆心,但這對夫妻根本不聽,他們甚至覺得完全沒有問題,就算以後孩子不孝順,那麼自己也認了。
朋友看到自己的勸說無用,也就不多說了,因為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後來,這對父母年紀大了,孩子一點也不孝順,他對父母沒有絲毫感恩之情,好像這一切都是父母應該做的。
他們生病後,孩子也不來照顧,不僅如此他還嫌棄父親生病無法賺錢。
當孩子這麼說的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終於知道孩子不會孝順了,可是一切都晚了。
如果他們早知道孩子是這樣的人,那麼當初就不應該這樣溺愛孩子了。
為人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懂禮數,要讓他們懂得感恩,只有這樣他們長大了才會孝順。
網上看到一句特別扎心的話,小北覺得很有道理:
「對父母都沒有尊重的人,其實在內心之中,就從來沒有接納或者裝着父母,更不會去孝敬老人。」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子女是否孝順不用非得等到晚年,在你年輕的時候完全可以看出來。
說得再徹底一點,你想讓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 性格軟弱,沒有責任心
一個人如果性格軟弱,沒有責任心,那麼就是自私的,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只會考慮自己,完全不會考慮別人。
倘若你發現子女,是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那麼等你晚年以後他很難孝順。
因為,孝順本身就是一種責任,既然他不想承擔責任了,自然也就是不孝順了。
對於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子女,你就要早做打算,不要把指望他來養老,否則你會輸得特別慘。
沒有責任心,性格軟弱的子女,情商和智商都特別低,他們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父母的保護下,他們可能生活沒有任何問題,離開了父母的庇護,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很難。
也許,等你晚年的時候,他們也想過好好孝順你,但是卻有心無力,既然做不到,那麼又有什麼用呢?
到了晚年,如果他們做不到,你自己也沒有做好養老的準備,那麼晚年的生活定然會過得特別苦,這怨不得別人只能怨你自己。
聽過這樣一句共鳴度特別高的話: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安排好的人,自然無法做到負責整個家庭,無法孝順父母。」
也就是說,他自己都無暇顧及了,怎麼可能會孝順你呢?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晚年的時候,我們希望兒女能養老,但如果你發現子女有這兩種表現,那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唯有如此,你的晚年才會生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