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對愛情,要學會從容
劇中,光洙問宰烈,在愛情中愛得更深的一方是弱者嗎,宰烈說:「不是因為更愛對方是弱者,是因為不夠從容。」
「付出多少就想要得到多少的焦慮之心,我因為愛過了,所以幸福,沒關係。這才是從容。」
這就是宰烈在愛情中保持的原則,他不計較自己的付出是否有回報,只在意自己在愛情中的感受,關注的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幸福。
所以他沒有像光洙那樣的焦慮之心,光洙在追求自己喜歡的女生時把自己的地位擺得很低,即使知道喜歡的女生有了男朋友,還是會給她錢、對她好。
但他心裏又覺得不平衡,怨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女生的回報,又放不下自己的情感,所以他一直在糾結、在痛苦。
而宰烈的喜歡是拿得起、放得下,是那種站着和對方談感情的姿態,不會因為對方是自己愛的人就縱容對方無理取鬧。
他和海秀交往之後,在一次曖昧氛圍正濃烈的時候,海秀開玩笑說了一句:「要分手嗎?」宰烈嚴肅地告訴對方不要隨便開這種玩笑。
在後續差不多的氛圍裏面宰烈也開了一句分手的玩笑,看到海秀拉下的臉色,他問對方討厭這樣的自己嗎。
言下之意就是討厭就對了,所以不要再開這種玩笑。果然,後面他們兩人再沒有提過分手二字。
他尊重海秀心裏的創傷,也包容她的一些小缺點,但包容不等於縱容,就像他對海秀說的那樣:我愛你,但不代表你可以隨意對待我。
愛不是一味地包容,無底線的忍讓只會讓對方在錯誤的交往方式中越走越遠,等到無法再容忍的時候,愛早就消磨殆盡了。
愛一個人要學會從容,從容地面對對方的反應和投入度,不管是熱情也好,冷淡也好,你有選擇繼續或者放棄的權力。
如果你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可以選擇終止這段讓你不開心的感情,但別在計較里變得焦慮不堪、患得患失。
02
真正做到從心裏尊重對方、理解對方
宰烈在外是一個風光無比的暢銷書作家,但在家裡卻只能睡在衛生間,因為這才讓他有安全感。
海秀知道他這一癖好之後,並沒有覺得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她發自內心理解他那充滿創傷的童年,也打心底心疼他。
所以在他們第一次海邊夜宿醒來的早上,看着宰烈做噩夢醒來的樣子,她的第一反應是抱歉。
抱歉忘記了他只能在衛生間睡覺才踏實,所以回去之後,她還貼心地在浴缸里給他鋪好枕頭、被單,讓他好好補覺。
愛一個人就是應該這樣,因為愛,所以理解對方心裏的傷害,尊重對方的習慣。
可生活中有些人,知道了對方痛苦的經歷之後,在吵架的時候更懂得揭對方的傷疤。
就像海秀因為小時候親眼看見母親出軌的一幕,導致長大之後很難和男生有進一步的親密接觸。
海秀的前男友嘴上說著理解,但在吵架發泄情緒的那一刻,還是說出傷害海秀的話,認為對方就是不正常。
而宰烈的做法就是真正的尊重、理解,在看到海秀確實會產生出汗的過激反應時,他會詢問對方的意見。
他們面對彼此精神上的疾病,不會產生奇怪的想法,也不會在對方不願意說的時候刨根問底。
而這種態度,恰恰是我們面對一些有精神疾病的人該有的態度——不需要同情、憐憫,只要把對方當作正常人看待就夠了。
很多人總說想要一段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的關係,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因為大多數人真正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心情,而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就無法真正做到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
我們要明白,再親密的關係也有自己的隱私空間,當對方不願意傾訴的時候,閉上嘴巴也是一種尊重的表達。
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別人眼裡的「小怪癖」,沒必要用怪異的眼神看待,更沒必要在言語上逞一時之快去傷害對方。
如果他剛好是你的戀人,只要他沒有傷害別人,沒有危害到社會,那又怎麼樣呢?
要麼分開,要麼像海秀和宰烈一樣,接受彼此。
03
學會向身邊值得信賴的人求助
電視劇《SKAM》中有個觀點我很喜歡: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嶼,唯一一座通往其他島嶼的橋樑,就是語言。
如果我們互不言語,就只能成為一座座孤島。
這個社會一直在告訴我們必須要堅強、要強大,靠豬豬會跑,靠樹樹會倒,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當我們習慣性地將自己武裝得很強大時,可能就忘記了,有些困難不是非要一個人扛。
在宰烈小的時候,他和媽媽經常被繼父毆打,即使周邊的人看到他們的狼狽,也沒有人願意出來幫助他們。
這讓他的身體和心理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他一步一步走到作家這個光鮮的地位,他也暗暗發誓絕對不要再讓別人看到他的狼狽。
於是當周邊的人拿出視頻證據給他,他也不承認江宇是自己的幻想。
最初愛人和身邊的好友都向他伸出援手,但他拒絕了他們的幫助,選擇了逃避。
直到後面在海秀的堅持之下,他終於相信了這個殘忍的事實,傷痕纍纍地跑到海秀的住處對她說:「海秀啊,幫幫我」。
他終於明白:這一次,只靠他自己是無法從幻覺中走出來的。
他第一次向身邊的人發出了求救的信號,他要依靠別人的力量完成自我的救贖。
這一幕真的很打動我,因為可能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像宰烈一樣,從不願意麻煩別人、依靠別人,寧願硬扛也不願意開口求助。
又或許有人說求助了沒有用,所以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幫得了自己。
可宰烈和海秀也不是一開始就遇上了就能互相救贖的,因此,即使求助沒有用,也不要當成是自己錯,總要繼續試一試,人總得心存希望。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有的時候,給別人一次機會,也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04
愛情不是為對方放棄什麼,而是要做成什麼
我很喜歡宰烈說的一句話:愛情不是為對方放棄什麼,而是要做成什麼。
寫作是他的工作,所以即使和海秀交往之後,他也不會為了海秀放棄自己固定的寫作時間。
他會和對方認真地討論兩個人的見面時間,在工作的時候,他希望彼此不要互相打擾。
海秀尊重他的寫作規律,也理解、同意他的做法,所以在海秀想為了陪他治療而放棄自己的安息之年計劃時,宰烈的態度是拒絕的。
他不希望海秀放棄自己每隔七年休息一年的計劃,而且當時的他們正處在海秀全家強烈反對的時候。
他希望海秀先好好孝順自己的媽媽,按照計划去留學、去旅遊都可以,一年內不要聯繫,即使聯繫他,他也不回應。
如果一年後兩人心意都沒變,起碼對海秀的媽媽也有個交代,那時才可以繼續心安理得地在一起。
聽起來理智得有點不現實,但成年人的愛情就需要這種理智。
生活中那些為了愛情放棄學業、事業、家人、自己朋友圈的人都應該學習這種理智。
這不是不愛,正因為愛,為了長久地在一起才不應該隨便放棄自己的原則、習慣,能夠妥協的底線就會一直退讓,那麼總有無法滿足對方的時候。
只有彼此都有自己的原則和清楚對方的底線,才能更好地在愛情的規則里和對方相處下去。
所以如何理解愛情呢,應該就像宰烈說的那樣吧:
愛情會帶來幸福、激動、悸動、開心和勇氣,也會帶來痛苦、怨恨、悲傷、絕望和不幸,但愛情還會給予你戰勝那些的力量。
到了這樣的程度,才算是愛情。
作者 | 艾達 天馬行空的水瓶座,學計算機的教育從業者,業餘愛好看書、看電影,順便研究兩性相處之道,堅信人生的幸運是自己爭取而來的。
本文的插畫,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及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