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二姨,千方百計想讓我嫁給二溜子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彤陽 編輯|小辰

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大家好,我是小米團隊的彤陽。


我的好朋友小燕,逃離上海後,在老家呆了2年半,又逃回了上海,在家鄉,比工作更難的是她的相親經歷。


其中有一次真的太奇葩了,親戚、血緣、婚姻如一團亂麻,糾纏不休,把她嚇壞了,趕緊找工作,回上海。


這件事是這樣的……


小燕從上海回家後,因為身體原因休息了半年,沒去找工作。


在這段時間裏,她媽媽也沒讓她閑着,小燕和我一樣大,95年的,那會兒(2019年)24周歲,在老家那邊已經算是大齡女青年了,她媽自然放心不下,張羅着給她找個好歸宿。


雖然小燕媽媽着急給她找對象,但是這個對象的質量,是嚴格把關的。


她給小燕找對象的標準很清晰:先看人品,男孩子人品一定一定要好,否則免談;人品過關了,再看其他。


但這個時候,小燕的二姨,忽然給小燕介紹了個對象,這讓母女兩人都很警惕,畢竟二姨坑她們,也不是第一次了……


01


小燕媽有兩個妹妹,但關係都不是很親。


小燕媽是家裡老大,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都在外打工,小燕媽在14歲前,都是寄養在別人家。後來父母回鄉發展,才把小燕媽接回來,那時候,她兩個妹妹,一個8歲,一個6歲了。


兩個妹妹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從來也不知道自己有個姐姐,所以小燕媽被接回家後,就遭到了激烈的反抗,日子比在寄養家庭更困難。


到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完全修復,只不過是大家都長大了,懂事了,也就維繫了表面的平和。


其中小燕媽的二妹,也就是小燕的二姨,和小燕媽一直不對付。


在小燕媽沒回來時,二姨是家裡老大,能發號施令;小燕媽一回來,她就變成老二,心裏就尤其不爽,處處都明裡暗裡和小燕媽頂牛比較。


上學的時候和小燕媽比成績,後來比工作比老公。


小燕媽小時候寄人籬下,早熟,心性也通透些,上學的時候,不和二姨爭,處處讓着她,二姨一路都壓小燕媽一頭,這讓她自尊心得到滿足,和小燕媽的關係好了很多。


工作後,小燕媽離開原生家庭,工作能力展現,很快升了小領導;而二姨幹了幾年一直是小職員。這時候,兩人關係又僵住,二姨時不時冷嘲熱諷一番,小燕媽聽聽也就算了。


直到,兩人分別結婚。


二姨先結婚,老公是小領導,獨子,家裡條件不錯,到處有幫襯。


小燕媽後結婚,找的老公一窮二白,在縣裡工廠當工人,還是家裡老大,背後拖着一家子人。小燕媽卻看中他人好,有擔當。


和親戚鄰居聊八卦時,小燕聽說,她媽結婚那天,二姨笑得臉上都要開花了,忙裡忙外殷勤地替小燕媽張羅,逢人就說,小燕爸家裡條件不行,但人好老實,以後踏實過日子就行,實在過不下去了,還有她來幫襯,如果將來沒工作了,就跟着她老公幹。


結果一語成讖,小燕爸在小燕出生後,工廠倒閉,下崗了。


不過小燕爸不僅老實,腦子還好。


結了婚,有了家庭重擔,他就意識到在工廠那微薄的工資是養不了家的,非長久之計,於是下班後自考成人大學和建築相關的證書,工廠倒閉後,小燕爸立即去了浙江下工地。


一開始錢賺得少,而小燕媽為了帶小燕,也辭職了,沒有經濟來源,一家人過得摳摳索索的。


這時候二姨來往很頻繁,經常帶點吃的來,還告訴小燕媽,小燕爸如果工地上混不下去了,可以來她老公在的公司。


二姨一直以為小燕爸是去工地搬磚,但事實上小燕爸是去當工程師的。小燕爸媽都是悶頭幹活的人,當時小燕爸自考的時候,也沒和別人說,所以現在要解釋很麻煩,小燕媽懶得說,就這麼一直讓人誤會着。


五年後,小燕爸干出來了,一個月賺到的錢是二姨老公的五倍。


從此之後,二姨見到小燕媽,臉又青了。



02


時間很快過了十幾年,小燕和二姨的女兒都長大了,比較就進入下半場。


兩個小孩學習成績都差不多,二姨的女兒大小燕3歲,考了公務員,去年和同事結了婚,她這邊的大局已定,現在就看小燕了。


其實,比較的從來都是二姨,小燕媽很淡然,對小燕沒有很大要求,只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早點安定下來,所以才急着幫小燕找對象。


二姨忽然過來給小燕介紹對象——她老公大領導的兒子。


小燕媽一開始是有警惕的,去打聽了下,得知對方家裡條件不錯,男生的爸爸很有權勢,媽媽在太太圈裡的名聲也很好,男生在他爸爸麾下工作。


男生那邊的關係,和小燕媽的交際圈有點遠,往細里打聽需要時間,小燕媽本來想先等等,打聽清楚了再見面,但二姨每天一個微信電話,在小燕媽耳邊催:男生很搶手,晚了就被別人選走啦!快點!快點!!


二姨是個急性子,小燕媽習慣了,沒多想,覺得見見也不虧,於是安排兩個孩子見面。


見完後,小燕不喜歡,覺得男生不着調,聊天的時候,當著她面抽了兩根煙,說話有點油。小燕媽聽說了這些後,就知道絕非良人,線上拒絕了這樁事。


沒想到,第二天,二姨帶着男生媽媽,直接登門拜訪!


男生媽媽很漂亮,看得出生活優渥,優雅富態,拿了很多禮品,還一個勁地誇小燕,說小燕漂亮能幹,她很喜歡,兒子也喜歡,想繼續交往。


男生媽媽太熱情了,甚至有點卑微,連小燕媽都有點懵,不明白怎麼回事,只能陪笑招待。


男生媽媽走了後,小燕媽越想越不對勁,聽男生媽媽說話,好像見過小燕似的,還熟得很,能說出小燕行為習慣上的小細節,比如說小燕怕火,不敢下廚房,這件事小燕媽沒對外說起過。


但問題是男生媽媽不應該見過小燕啊,相親時倆孩子家長都沒去,如果說是二姨告知的也不對,小燕媽很保護小燕,在她這個二妹面前,很少說小燕的事,更不要說小細節了,那男生媽媽是怎麼知道的?



03


這件事細思極恐,小燕媽不安心,就四處打聽。


最後終於知道,小燕剛回來那幾天,二姨頻繁邀請小燕去她家做客,有時候只邀請小燕,有時候邀請一家人。


畢竟是親戚,走動是常事,小燕一家都應着去了。


哪裡知道,二姨早有預謀,在家裡到處裝了攝像頭,請小燕去她家,就是為了悄悄拍小燕一家,然後拿着視頻去給男生家裡看。


在見面前,小燕一家早已經被對方審視過。


小燕媽媽知道後,氣憤地在微信上,告訴二姨她知道錄像這件事了。二姨大方承認,還說自己也是為了幫小燕找個好人家呀。小燕媽於是鄭重且嚴肅地向二姨回絕了這門親事。


沒想到,二姨和男生媽媽還是不放棄,再次登門想說服小燕媽。


小燕媽想,可能是線上說不夠嚴肅,於是把人請進來,當面明明白白地說,這門婚事不合適,然後送走了兩人。


兩次被拒絕,二姨不高興,臨走前嗆小燕媽,說小燕年紀這麼大了,難嫁,而且男方條件多好啊!媽媽和善,一定不會為難小燕,爸爸又那麼有能耐,小燕嫁過去就是富太太,怎麼還拿腔拿調呢?


小燕媽媽也不爭,淡然回答:感情的事情,不合適就是不合適唄,沒什麼拿腔拿調的。


之後男生媽媽不來了,二姨就自己來,小燕媽媽也是放進來過一次,鄭重拒絕,後來二姨又不請自來好幾次,小燕媽門都沒開。


二姨見狀,就換了思路,到處說兩個孩子相處得很好,都準備結婚了,企圖這樣架着小燕結婚。


小燕非常惱火,她媽媽倒是淡定了,嘴長在別人身上,怎麼說是他的事,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要什麼。


遇到的人問小燕媽,孩子什麼時候辦喜酒,小燕媽都會一次次解釋:沒成,不合適。


也有人會勸,男生家條件這麼好,還這麼看中小燕,不如就成了吧,小燕媽這時候會調侃一句:人家不是看上我閨女了,是看上我老公了。聽到這裡,明事理的人就懂了。


小燕媽媽這點很厲害,非常值得我和小燕學習,無論別人怎麼說,不太容易受影響。



04


從這件事後,小燕家和二姨家徹底淡了,過節也不再走動。


小燕說,她媽媽因為這件事很傷心,沒想到自己的親妹妹,竟然這樣千方百計地使壞,為了比她過得好,將她踩在腳下,竟然不惜用小燕一輩子的幸福開玩笑。


二姨是個什麼想法呢?看到小燕爸的事業,就知道自家老公怎麼也追不上了;又看到小燕媽給小燕找對象的質量那麼高,明白小燕多數會比自己女兒嫁得更好。


這裡多說兩句,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有能力。小燕媽全職太太也做得非常出色,一方面離職後自己工作上的朋友沒斷;另一方面,小燕爸事業蒸蒸日上,小燕媽和小燕爸朋友的太太們相處很好,交際圈超廣。


朋友多了,門路也多,為小燕介紹的對象,條件都不錯,有金融碩士,還有中科院的博士。只是小燕還沒有遇到合適的。


這樣比下來,二姨在小燕媽面前,算是全盤潰敗,讓她沒辦法接受。


二姨從小心高氣傲,什麼都要爭第一。現在年齡漸長,外面的世界卷不動了,那就一定要在家裡拿第一,不能讓其她姐妹比她過得好。


幾年前,二姨給她長得很漂亮的妹妹(也就是小燕三姨)介紹了個老公,也是千方百計架着三姨結的婚,結婚後男人兩手一攤,不管不顧,每天只知道打麻將,還問老婆要錢。三姨忍無可忍離婚了,現在一個人帶着孩子,日子過得很艱難。


這或許給了二姨一個靈感,小燕媽的命門在哪?小燕的幸福啊!如果小燕結婚了過得不好,那小燕媽還能安生嗎?


當然這個司馬昭之心,也不能明擺在檯面上說,要想個法子,讓自己目的得逞,同時又不被戳脊梁骨。


一個絕妙的鬼點子來了——想辦法讓小燕嫁給她老公大領導的兒子。


男方家裡條件看着很好,男生媽媽也出了名的脾氣好,不明真相的人,都會以為她這個二姨當得太稱職,給孩子介紹了個條件這麼好的對象。



05


但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


後來小燕媽媽去打聽過這件事,發現在相親的前幾個月,男生媽媽查出癌症。男生爸爸在外面彩旗滿天飛,還有兩個私生子,男生媽媽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忍耐忍出病的。


兒子和他爸一個樣,非常不着調,在外面玩得很野,女朋友一茬一茬的。工作上,掛名在他老爸麾下,其實也就拿份工資,天天不去上班。


男生媽媽知道自己的病麻煩,她萬一撒手人寰,孩子老爹是靠不住的,就想快點為孩子找到個依靠。


然後,她就相中了小燕。看中她什麼呢?老實沉默,懂事,會照顧人,做事勤快(小燕去二姨家,會主動做家務),是個能持家的好媳婦。


還看中小燕爸,有衝勁,有本事,希望將來成親後,這個岳父能代替他爹照顧兒子;也看中小燕媽,是有頭腦的,做事周全,知道他們家都是踏實的人,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兒子進去了,有托底。


但小燕一旦嫁過去,多數就是重蹈男生媽媽的覆轍,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內心滿目瘡痍。


而且按照小燕的倔脾氣,不可能忍得了一輩子,講不定到時候也要鬧離婚,那樣就更加是一地雞毛、不得安生了。



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裏感嘆,小說真是源於生活。這種害己害人的思維,竟然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其實我和小燕都不理解,二姨為什麼要這樣做,小燕家過得好點,有哪裡不好嗎?遇到事了,還能互相幫襯。


這種鉚足了勁打壓身邊人,只想要自己冒頭的想法是為了什麼呢?快樂沒人分享;遇到問題了,四目一看,無人能幫,不凄涼嗎?


或許,嫉妒會讓一個人面目全非吧。


就拿小燕二姨來說,只要不起比較心的時候,她還是蠻好相處的,為人熱情,幹活麻利。但虛榮心和比較心一起,人好像魔怔了一般,做出些讓人傷心又匪夷所思的事情。


這個世界很複雜,成熟可能就是要在光明與黑暗中找到平衡。不好認為人都是壞的,那樣的世界太絕望;但也不能認為人都是好的,那是聖人,不是凡人。


只要是凡人,大約身上都有個別按鈕,開啟了,就會魔怔。我們要時刻去覺察,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蝕了自己。


在做好自己的同時,我只想說,遇到這樣的親人,就遠離吧,親人也是看緣分的。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