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談感情,但它也是一場博弈,其中的地位懸殊關乎女人能否在婚姻當中過得舒心幸福。
「錢」,很多人談之色變,覺得愛情就應該是純粹的,怎麼能和錢這樣世俗的物質掛鈎。
然而事實上,錢貫穿於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我們可以對它保持鄙夷的態度,但卻不可以沒有它,因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裏,沒有錢真的寸步難行。
友情飲水飽,戀愛時候的兩個人可以不用為錢發愁,哪怕是居無定所,哪怕是風餐露宿,只要有喜歡的人陪在身邊也甘之如飴。
可是婚姻不再如此,貧賤夫妻百事哀,婚姻若是沒有錢,那便意味着散場。
所以,人世間的所有感情都離不開錢,尤其是婚姻。
為什麼好的婚姻,女人一定要學會談錢?
案例:在沒有踏入婚姻之前,在沒有成為一個媽媽之前,她也和所有沒有踏入婚姻這座圍城的姑娘們一樣,覺得兩個人相愛就夠了,沒必要通過錢來衡量一段感情。
直到寶寶出生後,作為一個全職帶娃的寶媽,她這才意識到,婚姻里談錢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沒有出去工作,所以也就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在婆婆的眼裡,她是一個只知道花自己兒子錢的人;
在丈夫眼裡,自己是個只知道手心朝上的人,一天在家裡只有照顧孩子這一個清閑的任務;
在朋友眼裡,自己是一個享福的人,每天不用出去工作,只需要在家看孩子就夠了,這是多少女性都羨慕不來的。
可是,她們只看到了全職寶媽不用去工作,卻看不到她們背後的艱辛。
因為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每一次開口要錢丈夫都沒有好臉色,還陰陽怪氣地說錢不好掙,他絲毫不記得當初是他自己要求讀者不去上班的,他說自己會養她一輩子。
除此之外,丈夫還和異性玩曖昧,明目張胆,她很生氣卻又沒辦法,因為自己的心在孩子身上,自己身上又沒錢,不能離婚,也不敢離婚。
她很後悔自己當初辭掉工作,假如現在自己有錢,有經濟來源,局面會不會就不一樣了。
通過這段糟糕的婚姻,她才意識到,女人想要擁有一個好的婚姻,就必須要學會談錢。
不要為了家庭,為了任何人去放棄收入來源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裏面的金智英面臨著和讀者一樣的情況,那時她很迷茫,明明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怎麼到頭來還是成為了別人眼裡的一無是處。
後來,金智英開始在電腦上寫書,當了一名作家,實現了兒時的夢想,也有了經濟來源。
雖然他的丈夫心甘情願地養着她,從不曾有任何怨言,但是在金智英看來,錢一定是自己掙得,花起來才有意思。
在一段婚姻里,我們不能因為男人的一句「我養你」,而天真地相信對方可以為自己付出,人性都是黑暗的,沒有人能夠做到毫無怨言地一直為一個人付出,哪怕是最親密的關係。
若女人選擇在經濟上依附於一個男人,不去工作,不去和社會接觸,那麼當男人不再願意付出金錢的時候,等待女人的就會是萬丈深淵。
我們可以相信愛情,但同時也要相信人性的黑暗,人是會變得。
可能當初無怨無悔的人,後來就會哀聲哉道,所以心如果有棲息地的,那一定是自己的內心才是最可靠的地方。
因此,女人永遠都不要為了家庭,為了任何人去放棄收入來源,這是女人在婚姻當中的底氣。
錢,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一個蘋果,一個梨,你喜歡吃蘋果,但是對方只給了你一個梨,這時候如果你有錢的話,那麼你可以為自己買一個喜歡吃的水果,甚至更多。
但若是沒錢的話,你就知道吃不喜歡吃的梨,且不敢有任何怨言,因為那是別人買的,而你沒錢。
在婚姻當中,一個女人實現了經濟獨立,那麼她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哪怕是婚姻不幸福,她也可以選擇放棄,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不必因為沒錢而委曲求全,忍氣吞聲。
依附於別人的事情總歸是不可靠的,因為我們沒辦法保證這份依附是不是可以長久地維持下去,但若是依靠自己,那麼我們將會擁有永遠都不會逝去的底氣和勇氣。
所以,與其寄希望於別人,倒不如讓自己成為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