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四十年的生活

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個偏僻的村莊,家裡兄妹三個,一個姐姐一個弟弟,我是老二,都說老二比老大精比老大滑,而我恰恰相反,弟弟小,全家人都疼弟弟,包括我也是。

爸爸媽媽都是四十年代的人,媽媽是初中畢業,在當時算是有文化的,爸爸屬於文盲,只上到二年級,不過爸爸頭腦聰明,會來事,十七八就當家了,爸爸運氣也好,當時生產隊有推薦進工廠的名額,爺爺當時是個小隊長,大家就推薦爸爸進了縣城的工廠,幹了幾年,爸爸心靈手巧,轉成了正式工(吃商品糧),當時轟動了整個村,人人都羨慕。爸爸和媽媽結婚以後,就包產到戶了,爸爸在外面上班,當時在村裡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我們姐弟三個從小也沒受多少苦,家庭條件在村裡屬於中上等。

長大以後,農村的條件也改善不少,姐姐考上了大學,我初中畢業以後就不上學了,當時弟弟也上初中,媽媽爸爸供姐姐弟弟也吃力,我就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姐姐大學畢業以後,搞了一個南方的對象,當時家裡不同意,太遠,可是姐姐非去不可,沒辦法了,只好同意,當時弟弟也考上了大學,我就供弟弟上學。姐姐走了以後,媽媽想姐姐每天哭,天天兩個眼都腫着。當時自己就想,一定要留在媽媽身邊,陪伴她們。

所以,到我搞對象的年齡,我也不想走遠,爸媽說什麼也不讓我走遠了,有介紹鄰村的媽媽就不應,也不跟我說,本村的才讓我見見,見了幾個本村的,當時,爸媽也不挑條件,也不看家庭,只要是一個村的就行,自己稀里糊塗的也就應了,定了一年就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