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要學會和解

一位老者坐在一個小鎮郊外的馬路邊散心。這時,一位陌生人開車來到老者面前,他走下車問老者:「請問先生,住在這個小鎮上的人怎麼樣?我打算搬到這裡住。」

老者驚奇地看了一眼陌生人,接着反問道:「你先告訴我,你打算離開的那個地方的人如何?」

陌生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我住在那裡根本享受不到人生的快樂,所以我打算搬到這兒來住。」

老者聽完年輕人的訴說,唉聲嘆氣地說道:「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為住在這個鎮上的人,也和你們那邊的人的作風差不多。」

圖片來自網絡

這位陌生人聽完就離開了,繼續尋找他理想的居住地。過了一會兒,另一位陌生人也來到老者面前,詢問同樣的問題,老者也同樣反問他。

這位陌生人說:「哦!住在那裡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裡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但我正在尋找一個更有利於我工作發展的小鎮。我捨不得離開那個美好的地方,但是為了生計,我不得不尋找更好的發展前途。」

老者聽後,滿是皺紋的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他和藹地對那位年輕人說:「先生,你很幸運,居住在這裡的人都同你們那裡的人一樣好,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由衷地喜歡你的。」

圖片來自網絡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善於和不同的人相處,無論到何地,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於和不同的人相處,與任何人都會相處融洽。

一個人的力量有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同伴之間的合力就能夠匯成一條河流,源源不斷。每一位有事業心的人,要想開創一番成功的、偉大的事業,僅靠自己單槍匹馬是遠遠不夠的,往往需要團結不同的人,以尋求各種的支持,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

圖片來自網絡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出自‬《論語‬》

司馬懿說:「看人之短,天下無一人可交;看人之長,世間所有人都是吾師。」

在與人交往中分出不同的層次,做到既能交到‬知心‬朋友‬,又能‬結交各種‬不同的朋友‬,這算不算得上是一種比較妥善的辦法呢?

圖片來自網絡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過:「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而生活,也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放棄自己的心靈生活。人是群居動物,必然要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但人又生而孤獨,所以也要明白如何與自己相處。」

你有能力可以改變你自己的小環境,變成你自己喜歡的模樣。沒有能力那就學會適應這個大環境,畢竟生存法則擺在那裡,優勝劣汰。

所以人要學會和解。學會與他人和解,與社會和解,與世界萬物和解。與外界和解等同於與自己和解。和解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向上社交,是一種智慧;向下兼容,是一種修養;向內安放,是一種境界。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