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知,對待子女偏心,會留下三種遺憾

01

有人說「十根手指有長短」,父母對待子女不公平很正常。

不可否認,做到絕對的公平很難,但若是對待子女帶有自己的私心,那就不是為人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有些父母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給了子女生命,含辛茹苦將他們養大,自己對待他們什麼態度都是情有可原的,作為子女只有接受和理解。

至於不被愛的原因,很多父母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比如說因為你是女兒,或者說因為你是哥哥,甚至說你不乖。

這樣的說法看似合情合理,也有利於家庭的穩定,因為從小給子女灌輸了「等級觀念」,讓不被愛的子女認為自己不被愛是合理的。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也會有自己的情感需求,當遭受的不公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時候,對公平的渴望就會越來越強烈,這時候,父母的每一次偏心都會加劇父母和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很多父母年輕的時候,只看得到自己的付出,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有權利對待子女偏心,並理直氣壯地合理化自己的偏心行為。

但是人老了,從子女的依靠成為了子女的累贅,不得不反過來依賴子女的時候,就會發現,對待子女的偏心並沒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發展,無論是子女的兄弟姐妹間的感情,還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都落得個一地雞毛的下場。

回過頭看才知,對待子女偏心,會留下三種遺憾:

02

第一,導致子女間兄弟姐妹不和

兄弟姐妹不和,很多父母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感傾向去維護一方,責備另一方。

父母往往認為自己這麼做是對的,就因為自己是父母,有絕對的權威,但其實子女需要的不是父母主觀的判斷,他們需要的是基於客觀事實上的判斷。

所以,父母這樣的行為,不僅不能夠化解子女間的矛盾,反而會加劇矛盾。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人口興旺,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生得越多越好。

其實兒女眾多的家庭,若想興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平。

雖然難以保證絕對的公平,但要有這樣的心,而不是理所當然地偏心,否則只會導致子女間兄弟姐妹不和。

兄弟姐妹間不和,就會離心,各有各的打算,都不會將心思放在維護家庭利益上,反而盤算着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時候,成家就不成家,最終承受痛苦的還是父母。

人老了,最需要的就是家庭溫暖,經營了一輩子的家,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的家,就因為自己對子女的偏心對待,導致家成了一個空殼,一點溫情都沒有。

生兒育女,最失敗的莫過於讓兒女處成仇人。

03

第二,子女和父母心生隔閡

有些父母對待子女偏心,更多的是考慮到自己的晚年,他們認為人老了只能依靠兒子,而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了,指望不上了,所以潛意識裡認為對兒子好更划算,更值得,而對女兒則是各種索取。

但是區別對待子女,其實是斷了自己的「後路」。

因為子女是否孝順父母,是否能夠成為父母的依靠,不是看是兒子,還是女兒,而是看有沒有將父母放在心上,而這一點又跟父母如何對待子女息息相關。

雖然父母和子女之間有法律上的責任關係,但若是沒有情分,依據這樣的關係維持的親情也是冷冰冰的。

鄰居老奶奶就過得很糟心,她原本指望兒子給自己養老,從小到大什麼好的都留給兒子,對女兒卻總是各種要求和索取,她認為這是做女兒的本分和責任,不料老了,當她被兒子嫌棄趕了出來,想要投奔女兒時,女兒卻表現得很冷漠。

她理直氣壯地說女兒有贍養她的義務,最終女兒也願意照顧她,但從來不願意跟她多說一句話,也從來不對她有好臉色,還經常無視她,這讓她很難過。

沒有人能夠保證兒子還是女兒能夠給自己養老,畢竟誰都有難處,但是可以肯定,只要你真心愛子女,公平地對待子女,那麼晚年生活多半不會差。

雖然子女有贍養父母的責任,但也有自己的情感訴求。

不被父母愛的人,得不到的不僅僅是父母的偏愛,還有面對人生的底氣。

不被父母愛的人的人生路,往往比較曲折,要比他人走更多彎路,吃更多的苦頭,甚至受到許多不必要的傷害,這些都會讓彼此之間形成難以磨滅的隔閡,並不是義務和責任就能輕鬆抹去的。

04

第三,對子女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越是偏心對待子女的父母,越是沒有格局。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子女的未來就有多大的可能性。

當父母偏心對待子女的時候,其實就是將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強加給子女,所以,在這樣的家庭裏面,被偏愛的子女,往往自私自利,毫無感恩之心。

這樣的子女,長大以後,總要獨立面對社會上的各種挫折,這時候再也沒有父母的偏心庇護,將會走得更艱難,也更容易誤入歧途,難以獲得成就。

而不被父母所愛的子女,往往表面要強,內心缺愛,渴望愛,容易在感情上被他人所利用,吃虧。

雖說子女長大了,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似乎成年以後的人生好壞,跟父母沒有關係,但是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是一輩子的。

在父母的偏愛下長大的子女,成年以後往往缺乏共情,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

而不被愛的子女,往往需要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輩子的時候來治癒自己。

為人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子女長大以後能夠成為一個獨當一面,有用的人,也只有這樣的子女才能成為父母萬年的依靠。

所以,別等老了才知道,偏心對待子女,是會對子女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響的。

若是子女連自己都過不好,又哪來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年邁的父母呢?

05

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算父母做得再不對,那也是為子女好,那也是對子女有生養之恩,做子女的理應無條件包容和原諒。

但是,任何關係都需要相互尊重,對待子女偏心,本就是對子女不尊重的表現,更多的是將子女當作是自己的附屬物品,只能任由自己來決定命運和賦予權力。

這不是愛,而是自私,這樣的愛,只會給對方帶來傷害,自然難以得到感恩。

當一個人老了,還能看到子女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對待子女應當盡量公平,這也是給自己的晚年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