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跟我兒子復婚,你想怎麼出氣都行」兒媳:你不值得我去扶貧

對於女人來說,婚姻關係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幸福,也只有遇到對的人,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只不過人心很複雜,有時如願嫁給了愛情,卻會在婚後輸給了婆媳不和,以至於婚姻關係走向盡頭。

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確實如此,與人相處需要注重尺寸,親人之間也不例外,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令人感到輕鬆和愉快,但有些人卻不懂,特別是自私自利的人,經常打着家人的名義卻做着損人利己的事,一旦所得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就會露出醜惡的嘴臉,好像所有人都是欠他的,殊不知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只為了一己私利的人也註定會自取其辱。

徐蕾當初也是因愛而結婚的,本以為婚後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卻沒想到遇上個胡攪蠻纏的婆婆,把好好的一個家弄成一地雞毛。結婚前,本來說好的六萬彩禮,就被婆婆討價還價成三萬,和丈夫商量好要去酒店舉辦婚禮,又被婆婆以太貴為由,結果只在院子里擺了幾桌酒席,徐蕾期待了無數次結婚時的浪漫場面,因為婆婆的干涉最終幻滅。

至於退婚徐蕾也想過,但又覺得和丈夫有感情,也怕家人丟了面子,這才一再的妥協,所以硬着頭皮選擇了結婚,可她還是低估了婆婆的貪慾,隔天婆婆就以房子要裝修為由,讓兒媳把彩禮和嫁妝都拿出來用先,為了避免和婆婆的關係惡化,徐蕾再次選擇了妥協,可最後家裡只是簡單裝修下,壓根用不了那麼多錢,至於剩下的就全都進了婆婆的口袋。

也因此,徐蕾對她好感全無,婆媳之間開始爭鋒相對,但讓徐蕾沒想到的,是婆婆的臉皮之厚,明明上午兩人才吵了一架,下午她就能滿臉笑容地跟自己伸手要錢,好像之前的矛盾並不存在,徐蕾自認做不到這點,心裏始終有着一股氣,卻又無處發泄。

直到後來,或許是幾次三番跟兒媳要錢無果,婆婆便要求上交工資,徐蕾自然不同意,結果就被婆婆下了逐客令,丈夫從一開始的維護到最後的不作為,也深深傷透了徐蕾的心,兩個人最終以離婚收場。

離婚後,徐蕾開始了新的生活,她把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工作上,盡量讓自己去忘記以往的不開心,或許正如三毛所說的:有時婚姻也會使一個女性迷失自己,不然,世界上傑出的女性原應多得多。遠離了糟糕的婚姻關係後,徐蕾在事業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反觀丈夫因為婚姻破裂,也對前妻感到愧疚,整個人反而頹廢了下來。

唯一不變的就是徐蕾的前婆婆,後來她不知從哪得知徐蕾發了大財,又主動找了過來,還是那張笑容,但說出的話卻和以往差不多:兒媳,只要你跟我兒子復婚,你想怎麼出氣都行,我也保證以後再也不會幹涉你們的生活了。看着前婆婆那毫無誠意的態度,徐蕾知道,她為的才不是兒子,而是想把自己當成提款機,對她而言,尊嚴無所謂,利益才重要。於是冷冷地回道:不可能,你不值得我去扶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真誠,需要平等對待和互相尊重,但對於自私的人,卻只會以眼前的利益為主,哪怕沒有尊嚴也無所謂,只要有所得,底線和原則就可以踐踏,殊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卻會令人反感,不管換做誰都受不了,最終只會選擇遠離,甚至要求太多,還會自食惡果。

特別是倚老賣老的人,年齡越大卻越不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反而因此陷入了惡性循環而不自知,聽不得別人的意見,只會以自我為主,註定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也無法和家人和諧相處。#情感##情感事務所##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