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生活,不是摻雜《一地雞毛》

讀《一地雞毛》後感

人生就是無數小事的任意組合,無論是忘了放冰箱酸了的豆腐還是討好領導的可口可樂,都是人生活里、工作上的一部分。如果豆腐酸了,不要就好了,如果可口可樂可以帶來工作上的升變,那就給他好了。


工作是工作,學習是學習,生活是生活。既然工作了就好好當一個打工人,如果在學習中,就好好當一個讀書人,如果在生活中,那就好好享受快樂生活。而不是被瑣事絆倒,因為一點小事就帶來情緒上的感受,以至於工作無法專心,學習無法進行,生活也不開心。這沒必要,發生了就發生了,我們要去解決他而不是一邊解決他,一邊煩惱。這是情緒內耗,一個人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咱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煩惱這些小事。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等着我們去挖掘呢。


且,一個人的情緒是帶有主觀感受的,是感知覺對現實生活中的反映。其實,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感受不一樣,可能你開心,她不開心。你要讓自己覺得,這件事沒資格也沒必要影響到我,我還要去做其他事呢,可沒空煩惱這些。或者,你可以在工作上安慰自己,下班就可以吃好吃的啦~之類的。其實,這是需要、也是必要的。

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她操控.世界上沒有光帶情緒就能完成的事,還有能力。


思維整合

一類思維:開放向前,不斷思考,不斷整合,文體思維一路,萬事皆有聯繫。不隨意下定論,不隨意評判,不隨意否定,認真思考每一方面的合理性。二類思維:沒有靈性,但是善於讀書,向上向前,安心聽取上等思想,並實踐。三類思想:能夠順勢活着,思維來源於世俗智慧,可以輕鬆駕馭生活。四類思想:不學習,走走停停,但是願意在逆境面前改變。五類思想:全是慾望裹挾,沒有客觀的邏輯和是非標準,經常碰壁,卻不以為意,幸福靠慾望和客觀事實的撞擊產生的幸運。六類思想,不學無術,除了吃喝一概不知道。杠懟噴,永遠不過腦子的噴任何一個觀點,甚至自己說什麼都不知道。七類思維,貪嗔痴,沒有基本的良知。


快速實現一類思想需要有個智慧良善靈性的原生家庭長輩引路。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去思考,去發現。如果沒有,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入自我的思維攻擊和逃避心態。而末尾思維層次的人,過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生活寫照就是就是他們思維寫照的體現形式。正常人與他們在一起會感受到一股非常奇怪難受的磁場,愚昧無知難以溝通,思維也是斷層的,甚至與基本事實背道而馳。讓人「敬而遠之」。他們也許一直在那一層次里互相鬥惡,一生不得進步。


人類應該向著一類思維出發,整個心態是開放包容的,基本認知模型建立好,然後在生活中去接觸體驗細節,補充好「血與肉」。閱讀和旅行是兩個基本的思考方式,缺一個都會變得愚蠢。而專業知識的深耕,是讓自己人生充滿內涵的必要選擇,否則格局無法打開,整個人變的膚淺無知,沒有深度人生的能力。最後,還要會玩,靈感的來源在於身心環境合一,否則一切的「成功」都是孤立無援的,沒有進步可持續性的,只能拾人牙慧。父母的壓迫打擊遏制自由永遠都把孩子定格在第二層次,卻要孩子無限優秀,是非常愚蠢的方法論。內在深耕,審時度勢與世界一致,外在簡單隨和,缺乏哪一類特質,就去找到相應的自然環境感受彌補,否則終於一天,聰明會被自己的短板限制。一切看似沒有聯繫的事物都有些聯繫,看似高而不可得的事情其實就在腳下。放棄這種能力,反而生硬的生搬硬套,那麼就給李自己一個局限。


認知世界的模型更正對。專業的思考。去閱讀,整合邏輯。還要去不斷的體會。不斷聽取各方面論點,彌補哪怕細小的世界觀分歧。整個人的思維是正確圓潤且開放沒有死板壓抑性的,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當整體能力到達一定程度,那麼會非常快地感知到一切事物的內在邏輯,會非常快的接受創造新事物。那時候有了針砭時弊與事實共鳴的能力,會越來越快的掌握一切本質類邏輯,更加快的解決和研究問題。也許最好的學習不是生硬的拾人牙慧,而是提高自己的綜合「靈力」去實現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