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歲老人哭訴:走到生命盡頭才發現,原來親情那麼現實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

人活一世,我們不可避免地都要走到老年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里,作為老人的你早已失去了可以為兒女小家做貢獻的精力。

風燭殘年的你甚至需要兒女的照顧,在這時候,兒女是否有孝心就能一眼看出來。

那些在晚年時期能得到兒女妥善照顧的老人,會成為所有人眼中最有福氣的人。

而在晚年時連自己小家都自顧不暇的人大有所在,他們往往無暇分出精力去顧及年老體衰的父母,只能讓父母獨自面對年華老去給他們帶去的痛苦。

這無疑是屬於不孝的行為,只是迫於生活壓力的無奈才不得已這樣做。

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對父母的照顧完全是從利益出發,當觸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時候,父母理所當然就會成為他的選擇中最應該犧牲的那一個。

對此,鄰居70歲的黃奶奶就很有說法,她經常對着親戚朋友哭訴:走到生命盡頭才知道,親情是很現實的。

一:不能幫忙帶孫子,兒子也不願為自己養老

黃奶奶有兩個兒子,她沒有辦法把一個人分成兩半,去照顧兩家的孫子。出於這個考慮,黃奶奶從一開始就明確地告訴了他們,自己是不會插手他們養兒育女的所有事情的。

更何況她現在已經70歲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即使她想打破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也早已無能為力。

她以為兒子會理解她的決定,可誰曾想到兒子兒媳卻因為她不能幫忙帶孫子的這一件事情,拒絕為她養老。

因為不幫忙帶孫子,黃奶奶自己獨居在鄉下的小屋中,一個人默默感受時光的變化。在這期間,兩個兒子主動打給她的電話是少之又少,甚至到了不聞不問的冷血程度。

黃奶奶當然無比清楚兒子小家的想法,對此她只感到十分的涼薄和傷心,在他們這些老一輩的觀念里,養兒是為了防老。可現實卻給她呼了兩個狠狠的大巴掌 ,讓她被迫清醒。

他們算計着黃奶奶為小家的付出有多少,以此來衡量自己應該為黃奶奶付出多少,黃奶奶不能帶孫子,他們就連付出也不願意了。

可他們從沒想過,黃奶奶含辛茹苦養育他們成人,這中間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愛,這些賬又該怎麼算?

兒女這一生註定是對父母有所虧欠的,僅僅是兒時的養育之恩就已無法報答,又怎麼敢奢求父母更多的付出。

二:不願把養老錢全部交出,兒子卻怪自己自私

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事,讓黃奶奶徹底對兩個兒子寒了心。他們以買房子為由,試圖勸說黃奶奶把養老金全部交出,拿來幫助他們買房。

黃奶奶思及兩個兒子對她的冷漠,知道如果把養老金給了他們,自己晚年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下場,於是她直接拒絕了。

沒想到兩個兒子卻怪她自私,他們認為別人家的父母都是使勁地想貼補兒女,只有黃奶奶會這樣斤斤計較,就算守着養老金也不願拿出來,幫他們減輕經濟負擔。

兒子不孝,是黃奶奶晚年受到的最大的傷害,他們口口聲聲怪自己自私,卻從不反思他們的行為是否更自私。

都聽過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似乎父母如果不能對兒女予取予求,就是沒有做到本職。

可父母並不虧欠兒女什麼,有能力就多幫襯一點,沒有能力就把自己照顧好,本身也是對兒女小家的一種幫助。

如果成年後的兒女,獨立後的小家還是把老去父母的付出作為衡量自己付出的標準,這樣的關係讓人感覺有點悲涼。

當父母和兒女之間的親情走到了需要權衡利弊,計較付出的地步,這樣現實的親情並不能給老人的晚年帶去安慰。

傷害變成了這段關係中唯一的存在,兒子認為父母自私,父母也認為兒子自私,現實中的各種計較,只讓人覺得可悲可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