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世事流轉,我們忘了一切

愛不是恆常的

不必執著

恨也不是固定的

不必在意

可能有人會覺得,沒有愛恨就是沒有立場,甚至是冷漠的表現。事實上,當我們平等看待眾生時,不僅可以放下仇恨,還能對眾生具足無二無別的慈悲,不會厚此薄彼。這非但不是冷漠,反而是大慈、大悲、大愛。

眾生因為我執,就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我執只是自己的錯誤設定,以此作為輪迴的支撐。有了這個參照標準,我們會覺得,哪些人和我有關,哪些人和我無關,從而形成親疏遠近等一整套關係,再由這些關係發展出愛恨情仇。事實上,這些支撐和參照都是莫須有的,本身都是出自錯誤設定。

我們應學會從輪迴的眼光看待愛恨情仇。就今生來看,愛的人愛得如膠似漆,難以割捨;恨的人恨得咬牙切齒,勢不兩立,怎麼可能平等?這就要從輪迴的角度思考。

生命不是從今生開始的,還有無始以來的過去。現在所愛的人,可能是往昔仇人,也曾做過傷害自己的事;現在所恨的人,可能是往昔愛人,也曾愛得死去活來。只不過世事流轉,我們忘了這一切而已。

即使不說輪迴,僅從現世的變遷來看,愛恨情仇也不是固定的。相愛者反目成仇、對立者化敵為友的反轉,生活中常常都在發生。所謂的愛和恨,都只是當下的一種情緒,愛不是恆常的,不必執著;恨也不是固定的,不必在意。這些思考都在幫助我們建立舍心。

如果去除我執,從緣起的眼光看待,我們和他人乃至一切眾生之間的關係都是扁平化的,並沒有所謂的中心。我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宇宙有中心嗎?法界有中心嗎?

舍心的修行關鍵在於去除我執,這樣才能去除中心,進而去除圍繞中心而建立的關係,以平等心面對法界眾生。只有在平等基礎上,我們才能將慈悲和隨喜擴大到一切眾生,建立廣大且無分別的慈悲和隨喜。

和平等心相應的,還有平衡、平靜、平常,這些都是心的本來狀態,也是生命中最為珍貴的品質。當我們回歸本心,就能平等無別地看待眾生,如如不動地面對世界。

—— 摘自《四無量心的觀修》 ——